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ST Microsite
美輸中縮水版AI晶片沒人要,誰是最大獲益者?
近期DIGITIMES有幾則報導與評論,談及NVIDIA推出特供中國的2度降規AI晶片H20,但中國客戶意願缺缺一事。值得探討的是,商業潛力龐大的中國內需市場缺口,究竟會由哪家半導體業者得利呢?2023年10月,美國商務部BIS更新先進計算晶片和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管制規則,規範總算力及效能密度(總算力/晶粒面積)上限,受限制晶片包括NVIDIA的A100/A800/H100/H800/L40S系列、超微(AMD)的MI250/MI300系列,以及英特爾(Intel)的Gaudi2系列,之所以中國客戶對採購H20意興闌珊,是因為大語言/多模態基礎模型,已然成為兆級參數的軍備競賽,以H20組建的AI算力叢集,難以支持這般規模的訓練任務。中系業者的因應之道有四,一是透過各種管道購買更多的A100等受限晶片/模組/板卡;二是透過各種管道購買更多的受限繪圖晶片/板卡;三是自研AI晶片;四是購買中國國內業者的AI晶片。解法一是建制算力最理想的解方,解法二是沒魚蝦也好的應對作法,但從日前圖森未來被疑偷運NVIDIA A100晶片給中國遭美方阻止並調查,以及阿布達比人工智慧/雲端服務集團G42出脫所投資中國公司股份及切斷中國供應鏈這兩事例看來,美國的圍堵力道只會愈來愈緊。解法一與解法二或早或晚會遭斷糧,並非長遠之計。解法三為雲端業者自研晶片,中國AI公有雲有阿里雲、百度智能雲、騰訊雲與華為雲等四大巨頭,真正僅供自家雲端服務使用而未對外商業販售者,僅有騰訊採12奈米製程的紫霄,但其與阿里平頭哥的含光800均為AI推論晶片,非供AI訓練使用。歸納解法一、二、三後可發現,針對雲端/互連網業者及伺服器業者需求的商業AI訓練晶片,才是中國AI算力產業鏈的發展關鍵,參與者包括雲端業者旗下的華為海思、百度崑崙芯及騰訊持股21.37%的燧原科技,以及海光、寒武紀、沐曦、天數智芯、璧仞、摩爾線程、登臨等業者。會脫穎而出接收這龐大市場缺口的業者,我認為有2個條件:一是在晶片層次,取得中國擁有先進技術的晶圓代工廠、封測廠與記憶體廠的策略性支持;二是在硬體/軟體/應用層次能建立完整的供應鏈/生態系。對獨立的晶片業者來說,即便取巧推動「類CUDA平台」模式,我認為仍具有高度挑戰性,而在大集團旗下,擁有雲端/互連網龍頭業者在後強力支持的業者會更有機會,這其中我最看好華為。華為與中芯的先進晶片合作,已然成為中國突破美國封鎖的關鍵所繫,海思昇騰910b採中芯7奈米N+2製程,下一代昇騰920則可望推進至5奈米,成為中國內部與NVIDIA H100算力落差最小的晶片。若從生態系角度來看,華為自己在伺服器主機板上除了AI晶片外,也包括鯤鵬CPU、基板管理控制器(BMC)晶片、網通晶片、與SSD控制晶片等。在其上有對標NVIDIA CUDA+cuDNN的CANN(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混合式運算架構,支持主流的PyTorch及TensorFlow及華為自己的昇思MindSpore等多個AI架構,更上層也有完整的算法開發與應用開發的軟體堆疊。華為伺服器硬體合作夥伴包括華鯤振宇、神州數碼、清華同方、寶德計算機等業者,以及多家應用軟體與SI業者。觀察其客戶名單,已拿下包括百度、科大訊飛及360等指標性雲端/互連網/AI公司及三大電信業者。此外,中國各地都在積極建立AI計算中心,多數的標案均由華為昇騰方案得標,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廣州、杭州、重慶、成都等重點城市等。在外有美國管制難出海,內逢經濟疲軟影響籌資的大環境下,再加上建立軟硬體生態系的高門檻讓業績拓展無法一蹴可幾,中國新創AI晶片業者普遍面臨營運上的挑戰,2023年陸續傳來寒武紀與摩爾線程裁員、壁仞科技2位創辦人離職的消息。相較之下,作為中國事業範疇最廣、掌握雲端服務/電信網路到終端裝置、軟硬體垂直整合程度最高、公司也最賺錢的華為,看來是最有底氣接收美國管制下所讓出中國算力市場缺口的業者。若中國政府想要與NVIDIA CUDA脫勾,建立起全然自主可控的算力生態系,除華為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2024/2/21
CES 2024展前瞭望:各類AI百花齊放、落地應用關鍵一年
2024年1月4日,CES主辦單位美國消費者科技協會發布名為「What Not to Miss at CES 2024」的新聞稿,揭露CES 2024 四大科技主軸,列名首位的是人工智慧(AI),若檢視2023年年初同一時間的會前新聞稿,所列舉的科技主軸分別是「Automotive and Mobility」、「Digital Health」、「Sustainability」、「Web3 and Metaverse」、「Human Security for All」,AI根本未列入其內。如此正好反應出由ChatGPT所點燃、突如其來的科技新浪潮,其勢頭是多麼的「兇猛」,該如何看待2024年的AI發展呢?疊加在過去AI基礎上發展的生成式AI回頭翻閱我過去的演講簡報檔案,2017年就在談「AI的下一步」,探討從雲端延伸到邊緣的趨勢,這是當時的熱門研討會主題,同樣的議題在2023年又成為顯學,預期也是2024年的發展熱點,這6~7年的時間發生什麼樣的改變?若就終端裝置來看,在手機領域,高通(Qualcomm)在2015年發表的Snapdragon 820,晶片內部便配置Hexagon 680 DSP,能執行1,024位元的向量運算,可作為AI推論引擎之用;在PC領域,英特爾(Intel)於2017年11月發布的Gemini Lake處理器,搭載第一代GNA(Gaussian & Neural Accelerator),作為語音處理與噪音抑制等背景工作負載的低功耗AI加速器。就邊緣運算來看,在生成式AI這波熱潮前,包括雲端、伺服器、網通、產業電腦等業者,都已提供邊緣運算解決方案,用以收集與處理應用場域端的數據,尤其這幾年5G的普及與2B通訊服務市場重要性的提升,更推波助瀾邊緣運算的發展。在演算法與應用方面,傳統的機器學習如迴歸模型或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已普及多年,近10年主要基於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特徵萃取/物件辨識技術興起,從人臉辨識、人員管理、瑕疵檢測、醫學影像判讀、到自動駕駛與交通監控等各類應用均已逐步普及。在AI導入的效益上,根據McKinsey 2022年12月發布的AI Survey報告〈The state of AI in 2022—and a half decade in review〉,在其受訪企業中,導入AI的比重從2017年的20%,提高到2022年的50%;在效益上,2021年調查結果顯示,降低成本最明顯的領域來自供應鏈管理,有52%的受訪企業表示受惠,而促進業績成長的最明顯領域來自行銷/銷售領域及產品/服務開發領域,各有70%的受訪者表示有實質效益。2024年的AI發展,並非建立全新的基礎建設與生態系,而是在此已具備雲端—邊緣—終端協同發展及各類落地應用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推動以大型語言模型(LLM)為主軸之生成式AI的應用落地。生成式AI發展新態勢在AI發展上,有幾個從2023年延續至今方興未艾的趨勢。從整體生態系來看,LLM軟體與服務堆疊(stack)可分為3層,底層是各大模型及其集散平台(如GitHub與HuggingFace);其上一層是各類LLM開發工具,如prompt工程與管理工具;最上層是包括文章寫作助理、程式撰寫助理、內容與創意生成、搜尋助理等終端應用程式。ChatGPT帶動基於LLM之生態系的蓬勃發展,接下來的發展應會類似iOS與Andorid生態系的發展般,Open AI/微軟(Microsoft)與Google會各有其生態系,而現以Meta LLaMA系列為主力的開源社群也會有其生態系,從2023年11月Open AI開發者大會推出GPT Store及客製化GPT「GPTs」,及2023年12月Meta、IBM與英特爾、超微(AMD)及Linux等公司與機構合組開源AI聯盟,已可窺見升溫的生態系競逐態勢。從模型來看,可見快速走向多元分化的趨勢,這包括針對泛用需求或特定工作任務、針對雲端/邊緣/終端不同場景的模型、或針對不同垂直領域或語系進一步強化等態勢。接下來這些在基礎模型上百花齊放的衍生模型,甚至可能如AppStore般發展出Model Store的商業模式。例子之一,是基於Meta 開源的LLaMA 2,已衍生出包括中研院、台智雲及多個中國大陸業者與機構進行中文優化的版本。例子二是華為雲2023年7月發布針對產業需求的盤古大模型三代,該系列模型包括「5+N+X」3層架構,最底的L0層包括自然語言、視覺、多模態、預測、科學計算等五個基礎大模型;中間的L1層包括政務、金融、製造、製藥、礦冶、鐵路、氣象等N個產業大模型;最上的L2層則是X個細化場景模型,例如輸送帶異物檢測、颱風路徑預測等。另一趨勢是生成式AI已逐漸從大語言模型朝向多模態模型發展。過去的多模態大模型作法是以既有的語言模型或是經預訓練可提取語意特徵的圖像模型為基礎,再使用多模態訓練數據增加新的網路層訓練,建立多模態模型。例如GPT-4除文字外,也可接受圖像輸入便是採此作法。Google在2023年12月所發布的Gemini,則是從一開始便使用多模態數據進行聯合訓練所建立的大模型,可無縫理解與推論各種模態的輸入內容並進行輸出,無論是文字、程式碼、聲音、圖像、或視訊內容。當大模型成為各家網路/雲端巨擘及眾多新創的主要戰場時,可預見接下來會有更多原生多模態模型問世。科技硬體業最關心的則是模型小型化與AI on Device的趨勢。Meta 於2023年7月公布的LLaMA 2除了70B版本外,也包括已可搭載到終端裝置的13B與7B兩版本。法國於2023年5月成立的獨角獸新創Mistral AI,在2023年9月發布開源的Mistral 7B,主打僅7.3B的參數模型,宣稱在所有基準測試結果優於Llama 2 13B,而Google的Gemini Nano版本則是先「蒸餾」大模型,然後進行4-bit 量化的微型模型,針對低記憶體容量與高記憶體容量終端裝置,區分為1.8B與3.25B兩個版本,且預告將首先搭載於Google的Pixel 8 Pro手機上。AI on Device的理想是走向AI Everywhere / AI on Every Device,2024年可說是生成式AI落地到各類終端的首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的高峰在2017年,約達14.2億支,而PC銷售高峰在2011年,約有3.6億台規模。近年除因疫情紅利,在2020~2021年創下高成長銷售佳績外,其餘時間都處於市場成熟幾無成長的狀況,AI PC與AI手機成為寄望所在。在物聯網裝置上,先前tinyML基金會定義tinyML規格,希望在MCU平台上,使用mW等級以下的超低功耗,在Always-on及電池供電的邊緣裝置執行邊緣運算。如今包括像是智慧音響、汽車智慧座艙,或是各類機器人等,也都因生成式AI帶來功能與應用的提升,有機會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既有硬體產品外,也誕生一些基於生成式AI的新興硬體產品,如由美國新創業者Humane所推出的無螢幕穿戴式AI裝置AI Pin、另一家美國新創Rewind AI推出掛脖的Rewind Pendant裝置。在台灣,募資平台上也有Plaud Note智慧錄音卡的項目,運用ChatGPT,將錄音內容轉成逐字稿並整理重點。總之,2024年將是生成式AI在過去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發展基礎上,進一步加成與匯流的一年,也是各種硬體、軟體與服務大規模教育市場與測試市場水溫的一年,著重在建立早期採用者的族群與市場規模,是生態系演化、業者高速競合,期待、宣揚、亮點與失落交雜的精彩一年!
2024/1/9
2024年產業展望:從汽車市場變化看中國車業崛起
2023年是中國大陸汽車產業崛起的關鍵里程年。一方面在中國國內市場國產品牌市佔率首次過半,一方面趕超德日,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2024年我們將見證其進一步擴大戰果,全球各地市場的汽車/電動車品牌競爭,也將陸續出現洗牌的情況。國內市場首次市佔過半中國輕型汽車市場佔全球1/3規模,電動車市場佔全球近6成,中系業者只要在中國國內拿下顯著市佔率,在全球就能取得規模市佔率。從整體汽車市場勢力變動來看,中國國產品牌2016年的市佔率為40.7%,其後於2020年來到最低點的35.7%,其後便逐年提升,2021與2022年市佔分別為41.2%與47.3%,2023年前11月合計市佔率進一步提高至51.7%,11月單月市佔率更已高達55.3%,預計2023全年可破52%市佔。外資合資品牌長期以來以生產與銷售為主,在研發與決策上多受制於海外母廠,而隨中國國產品牌業者在電動車與ADAS、智慧座艙功能與規格上推陳出新,且產品區隔上覆蓋包括豪華車在內的各個價格區隔,而隨品質與功能規格提升,中國消費者逐漸對國產品牌有更高的接受度時,市佔率消長之勢便一去不復返。在自主品牌崛起的過程中,德國除外的歐系品牌及韓系品牌是先被洗刷出局的業者,2022年便已各拿不到2%市佔率,日系與德系業者則在2020年市佔率分別拿下24.1與25.5%的近年新高,其後便逐年下滑,至2023年11月僅守住15.6%與18.7%市佔率。2023年以日系業者的下滑最為明顯。若檢視2023年1~11月零售銷量,廣汽豐田年增率衰退5.3%,一汽豐田僅成長2.3%,低於整體市場成長;本田中國2022年銷量已跌12.1%,2023年至11月累計銷量再跌13.5%;日產汽車2022年走跌超過22.1%,2023年至11月累計銷量再跌28.6%。三菱汽車更於10月初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在2023年1~11月中國汽車零售銷量前十大品牌,合計拿下58.9%市場,其中中國國產品牌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長城名列第一、三、四、九、十位,合計市佔率達32.7%,合資品牌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廣汽豐田、上汽豐田、一汽豐田則合計拿下26.2%,差額已超過6個百分點!自主品牌主宰國內電動車市場電動車取代油車趨勢,是中國國產品牌崛起的一大主因。全球電動車普及以北歐國家為先,但市場規模甚小,中國則是近年滲透率發展緊追其後,但超大規模的市場。中國整體車市近年以2017年為高峰,零售銷量2,371萬輛,此時油車(純油車及混動車合計)仍有2,319萬輛銷量,其中純油車2,309萬輛,混動車(HEV)10萬輛,另電動車僅有52萬輛。自該年起迄今,每年純油車銷量均為負成長,至2022年僅剩下1,410萬輛,2023全年估計約在1,300萬輛,比2017年少了整整1,000萬輛。即便混動車2023年估計增為85萬輛,仍無法掩飾整體油車市場大幅衰退的情況。中國石油巨頭中石化已於8月提出,2023年便是中國燃料汽油的高峰,較其先前預期提早2年!電動車佔中國整體汽車市場佔比,從2022年1月的17.0%,大幅提升至2023年11月的40%。至2023年11月累計中國國產品牌約拿下85%市場,其餘仍稍有點市佔率的美系品牌與德系品牌則僅各拿下約9%與5% 的市佔率,日系品牌僅剩1%,至於韓系與其他歐系品牌已幾無市佔率可言。在2023年1~11月零售銷量前十大電動車品牌中,只有Tesla與合資廠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二與第五,其餘包括比亞迪、廣汽埃安、吉利、長安、理想、長城、蔚來、奇瑞均為中系業者。若看2023年1~11月中國汽車的價格市場結構,高價區隔人民幣(以下同)40萬元以上、30萬~40萬分別佔3%、11%,中高價區隔20萬~30萬、15萬~20萬各佔17%,低價區隔10萬~15萬、5萬~10萬及5萬以下各佔比34%、15%及3%。電動車滲透率最高的是5萬以下區隔,其次是20萬~30萬區隔,2023年11月滲透率分別達到85%與52%。近幾年中國國產電動車業者的市場拓展,其中一路的發展是從5萬以下區隔進而延伸到5萬~10萬及10萬~15萬區隔的小型車及緊湊型轎車區隔,2023年11月滲透率分別為41%與32%。另一路的發展則是20萬~30萬區隔,往下一區隔15萬~20萬及往更高價的30萬~40萬及40萬以上的大型車/豪華車區隔延伸。2023年11月的滲透率依序為36%、46%與32%。除了純電動車銷售持續成長外,2023年更出現以理想為首的增程式電動車市佔率大幅成長的態勢,在30萬~40萬區隔市佔率已逼近純電動車,而在40萬以上區隔2023年各月銷量均勝過純電動車。 中國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非造車新勢力的中國國產車廠很早就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但在2010年前每年出口量都在70萬輛以下,2011到2020則成長一個位階,來到80萬~120萬輛間;自2017年起則每年維持穩定破百萬輛的出口規模。疫後出現中國國產品牌的成長大契機!此時中國既有業者以及造車新勢力在國內市場激烈競爭下,已經有了一批在電動車或在ADAS/智慧座艙的功能與規格上突出的車款,且因內需市場激烈競爭讓其具備高性價比,而車廠為尋求量產經濟規模及中長期成長而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此時正好面臨全球疫後缺料,新車交期長久的供給缺口,中系業者趁勢而起!2021年與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219萬輛與340萬輛,2023年1~11月擴大為476萬輛,全年可破520萬輛。從2020年的108萬輛迄今,短短4年增加400萬輛,也讓中國在這幾年連續追上南韓、墨西哥、日本、德國,於2023年首度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在這些中國出口的汽車中,外商中除Tesla外,其餘歐美合資廠相對出口不多,中國國產品牌則佔整體出口的85%左右,主要業者包括上汽、奇瑞、吉利、長城、比亞迪等,主要出口地區為歐洲、南美、東南亞與中東。因俄烏戰爭外資車廠退出之故,俄羅斯異軍突起,成為2023年中國汽車第一大出口市場,2023年7月起,中系業者便已拿下過半市佔率;其次出口主要市場依序為墨西哥、比利時、澳洲、英國、沙烏地阿拉伯,泰國、菲律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西班牙;其中在海外第二大市場墨西哥,市佔率也已經破20%。除透過整體出口全散裝料(CKD)外,中系業者也積極在海外設置生產據點,進一步拓展各地市場。過去這些年,包括上汽MG品牌、長安、吉利、長城、奇瑞,已陸續在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尼、俄羅斯、埃及等地設廠,接下來包括比亞迪、長安、廣汽埃安、奇瑞都會在泰國建廠,此外比亞迪與長城至巴西設廠,奇瑞至印尼設廠。此外,令美國開始緊張的是,包括比亞迪、MG與奇瑞均已在評估在墨西哥設廠。回顧豐田、現代/起亞、福斯等車廠的發跡歷史,都是先在國內市場取得領先,其後透過貿易方式拓展出口,再進一步至各地設廠深化經營市場,其後在主要市場拿下顯著市佔率。石油危機後的美國市場之於豐田、現代/起亞,又如經濟起飛後的中國市場之於豐田與福斯,繼之成為全球領先車廠,如今中系車廠正依循前人的成功模式崛起!2023年是中系業者在內需與出口市場出現結構性轉變一年,中系業者如何進一步擴大戰果,加速顛覆既有的市場與產業結構,既有汽車產業領先國家是否會擴大祭出相關政策延緩中系業者崛起之勢,將會是2024年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觀察重點。
2023/12/25
中國半導體中外資產能消長 美國審批鬆綁難扭轉
南韓總統府辦公室於10月9日發出聲明,已接獲美國通知,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SK海力士(SK Hynix)中國工廠認定為「已核實終端用戶」(Validated End-User;VEU),此後兩廠進口美國晶片設備將無需「額外單獨審批程序」,接著傳出台積電也獲美國延展1年不需審批的消息,即便如此,未來中國半導體產能增長已非外資主導,而主要由中資業者投資所帶動了!延伸報導三星、SK海力士中國產線獲美晶片禁令無限期豁免目前中國半導體廠外資業者,主要包括韓資與台資業者。韓資包括三星西安廠與SK Hynix無錫廠、大連廠等12吋廠,三星西安廠月產能約25萬片,SK Hynix月產能分別是無錫廠21萬片及大連廠6萬片。台資包括台積電、聯電及力晶。以12吋廠來看,台積電南京廠與聯電廈門廠月產能各約3萬片,而以力晶轉投資的合肥晶合,月產能超過10萬片為最。2022年合計外資業者產能約佔中國總產能的3分之1,三星與SK Hynix是主要貢獻者,兩家業者近年可說是帶動中國記憶體供應鏈的逐步成形;在晶圓代工方面,台積電與聯電規模不大,力晶是後進者,就發展時間與產業地位上,均不若自2000年起遍地開花的中芯國際。延伸報導傳台積電中國產線將獲美國豁免 惟待遇不如韓記憶體業者我認為未來數年外資廠產能成長將相對有限。一是產能最大的三星西安廠與SK Hynix無錫廠產能已達原規劃目標,僅大連廠尚有月產4萬片的擴產空間。二是美國對中國嚴格出口管制下,獲得美國建廠補助的台積電與三星,必須依循在中國擴產的限制規定:先進製程產能成長不得超過5%,成熟製程產能不得超過10%。在未來美國擴大打擊的風險下,預期與三星同為記憶體領導業者的SK Hynix,未來投資也會相對保守。至於兩家成熟製程代工廠聯電及力晶,未來還是可能面臨美國對成熟製程加以管制的風險,聯電已規劃將廈門聯芯轉為獨資,要再大規模擴張可能性不高。相較之下,力晶與合肥官方合資的晶合集成,廠區規劃目標月產能是30萬片,又已於2023年5月在上海創業版掛牌,在官方與民間資本的挹注下,未來應會持續拉開與台積電與聯電在中國的產能差距。另一方面,2022年中資業者產能約佔中國總產能的3分之2,兩家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若合計8吋廠與12吋廠產能,中芯約當36萬片12吋晶圓,華虹(含華力)約當14.5萬片12吋晶圓。在記憶體方面,長江存儲與長鑫存儲大致都在月產10萬片12吋晶圓上下。觀察中資業者擴產規畫,中芯新增產能來自於中芯深圳(Fab 16A/B)、中芯京城(B3)、中芯東方(上海臨港)、中芯西青(天津)、中芯集成(紹興)等5座12吋廠,除深圳廠產能目標為4萬片外,其他4座目標都是月產能10萬片。華虹增產能來自於無錫12吋廠,目前一期營運已達規畫產能,二期待擴,兩期合計產能可達18萬片。記憶體方面,長江存儲與長鑫存儲產能規畫目標都訂為月產30萬片12吋晶圓。除此之外,中國接下來擴廠與新建廠新增產能規畫目標達月產5萬片12吋晶圓的業者,尚包括廣州粵芯、杭州積海、杭州富芯、上海格科半導體與廣州增芯等。今年度上市的中資晶圓廠,包括華虹及紹興中芯集成,前者更成為今年迄今科創版最大的IPO案,另長江存儲預計也會於今年上市。此外,之前曾因弊案而中止一段時間的大基金二期,今年已重新啟動,除參與華虹公發外,也相繼注資長江存儲、士蘭微旗下的廈門士蘭明稼、華潤微旗下的潤鵬等。不論就政策與資金上,都為中資晶圓廠擴產提供強力支持。接下來中資晶圓廠擴產的變數有二,一是重要製程機台本土化推進速度,二是是否美國為避免LED、太陽能面板、顯示器面板為中國後來居上主導的情況重演,進而限制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大規模擴張。只要未被美國進一步「掐脖子」,那麼未來數年,中國業者的產能市佔不論在國內或在全球,都將有顯著提升!
2023/10/13
從半導體設備市場統計看各國產業發展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公布的報告,預估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將先蹲後跳,從2022年的歷史高點995億美元,下滑15%至840億美元;隨後於2024年回升15%,達到970億美元。若要解讀此預測數字,應擺在2021與2022年是晶圓廠設備有史以來的投資高峰來看,其具有2個意涵。一是2023年即便衰退18%,仍比2020年之前的任何一年都高,且高上百億美元的數量級;二是即便2024年回升15%,金額仍不及2022年的高峰。整體而言,未來幾年晶圓廠設備市場規模,在因應地緣政治格局及供應鏈安全,各國政府強力介入扶植在地產業的情況下,已較2020年的規模躍上一個位階,且維持比半導體市場更高的成長率!若看2023年上半的整體半導體設備市場(含晶圓廠與封測)統計,中國大陸、台灣與南韓仍是全球前三大市場,規模分別為143.1億美元、126.2億美元與112.7億美元,佔整體市場比重各為22.5%、24.0%與21.4%,這數字符合一般的預期。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規模的擴大。美國2021年的半導體設備規模是76.1億美元,2022年已擴大為104.7億美元,2023年上半規模68.8億美元,較2022年上半成長30.8%,是所有市場成長之最,2023全年可能突破140億美元規模,包括台積電,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德儀(TI)等大廠都是主要驅動力量,也反應美國政府強力介入扶持產業「具體成績」。中國市場方面,2014年6月中國國務院頒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確認設計、製造、封測、設備材料全產業鏈發展的框架,並啟動配套的大基金,帶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加速發展,其後2015年5月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技術藍圖〉的第一章第一節的項目便是「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可見半導體與相關設備的關鍵性。自2013年起迄今,中國半導體設備採購額的成長率基本上均高於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成長率,2013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為34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10.6%;10年後的2022年,規模已成長至283億美元,全球市場佔比提升至26.3%。若觀察北方華創與中微兩家中國半導體設備龍頭業者,2018年中美貿易戰之後的3年間(2019~2021年),北方華創的年營收成長率為22.1%、49.2%與59.9%;2019年才掛牌揭露業績的中微,2020年與2021年的成長率為25.9%與57.4%,均呈現銷售額高速成長的態勢。2022年迄今全球半導體設備採購走緩,2022年與2023年上半年比成長率為4.9%與2.9%,中國市場相對更疲軟,年成長率為-4.6%與-5.1%。但於此同時,北方華創營收成長51.7%與37.7%,中微成長60.9%與至27.5%,中微上半年業績為25.3億人民幣,北方華創更達到84.3億的規模,這也反應出中國半導體設備進口替代的力道強度。(作者為DITIMES副總)
2023/9/28
中國落居美國第三大進口國的背後成因
2023年7月時,國內外媒體引用美國商務部貿易統計數據,大幅報導合計2023年1至5月貿易數據,墨西哥已超越中國大陸成為美國第一大進口國。8月8日美國公布上半年最新數據,自中國進口額為2,030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大幅下滑25%,不及自墨西哥與加拿大進口的2,360億美元與2,110億美元,退居美第三大進口國。這其中數字的背後該如何解讀?與台灣又有關聯呢?中國下滑或是加墨崛起?若觀察美國進口數據,近年自中國進口的高峰出現在2018年10月的545億美元,其後便因美國發動貿易戰,陸續幾波對多項中國進口產品課以高關稅後下滑,但因2020年第1季疫情爆發後的疫情紅利,及中國2022年封控的遞延需求,而分別在2022年1月與2022年8月回升至相近的進口金額,分別為532.1億美元及540.6億美元,其後便快速跌落至400億美元以下,而自2023年2月為墨西哥及加拿大超越後,進口金額便持續落居兩國之後。中國從2022年3月27日上海分區分批封控,到2022年12月7日突然全國解封,約長達8個月期間。根據BBC統計,從3月到10月,中國有超過150個地級市遭封控,其中有114個城市是在8月到10月進行的。若看中國整體出口數據,除了3、4月受到影響外,從7月的3,295億美元逐步下滑至11月的2,929億美元,12月略為回升,2023年1月再降至2,872億美元,但美國自中國進口金額則是從10月就開始「跳水」。我認為除了美國2022年第4季經濟活動走緩外,也反應美國分散供應源的走勢,尤其是在2022年10月美國對中國祭出嚴厲出口管制措施的嚇阻效應發酵。反觀墨西哥與加拿大,2018年不只是美中貿易戰開打年份,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加拿大總理Justin Trudeau及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ña Nieto於該年11月簽署美墨加協議(USMCA),取代早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並於2020年7月1日生效。雖說這協議是川普施壓鄰國的產物,對美國最為有利,但也納入汽車製造的新規定。若要在北美區域進口小客車與輕型卡車豁免關稅,區域內自製零組件含量從NAFTA時代的62.5%,自2020年7月1日起算,分四年逐步提高為75%,重型卡車則分3階段調整至70%。USMCA架構下 再度凸顯加墨重要性千禧年前加墨均為美國第一大第二大進口國,中國則分別於2003年及2007年超越兩國,自此躍居美國第一大進口國,以2022年來說,中國仍佔美國商品進口金額的17.1%,明顯領先墨西哥的13.6%及加拿大的13.3%,但自USMCA生效後,從月度美國進口數據中,明顯可見墨西哥及加拿大對美出口持續成長的趨勢。2023年上半中國落居美國第三大進口國一事,歸納起來,主因是美國自中國進口大幅減少,其次才是墨西哥及加拿大對美出口增溫的結果,但在逆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可預期長期來看,美加墨區域內貿易將持續勝於美中貿易,對台灣企業主而言,若企業全球布局藍圖中,美國市場乃重中之重的話,那麼也該有配套墨西哥及加拿大布局才是,不是嗎? 
2023/8/25
印度崛起:長期展望與當前發展
聯合國於2023年4月宣布印度總人口於該月超過中國,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國,讓世人更加重視印度的市場潛力。2023年7月28日在時代雜誌網站上,有篇公認是舉世頂尖印度經濟專家、哥倫比亞大學印裔教授Arvind Panagariya的文章,標題是「How India's Economy Will Overtake the U.S.'s」,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即便未來被中國大陸超越,仍可維持全球第二,難道現在就要把印度經濟超越美國提上企業國際布局的時程了嗎?Panagariya提到,在COVID-19(新冠肺炎)爆發前的15年間,印度實質GDP成長率保持在8%左右,美國不到2%。若印度能在未來20年間保持此一勢頭,並在其後維持5%的經濟成長,而美國始終保持2%的成長率。Panagariya認為這兩個假設都是有可能的。那麼,印度到2073年將超過美國的經濟規模。與其看法相呼應的,高盛(Goldman Sachs)在2022年12月出具名為「The Path to 2075」的長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2075年印度經濟規模將超越美國。高盛指出,2024~2029年實質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8%,其後每十年的CAGR會逐步往下,從2030~2039的2.5%,降至2070~2079的1.7%,主因來自於勞動力成長力道的趨緩,尤其到2075年時,全球人口已處於近乎成長停滯的情況。印度之所以在未來扮演更重要的經濟火車頭角色,在於其身為全球最大國的人口規模及人口紅利。但高盛報告與Panagariya文章共同指出,驅動印度經濟成長的關鍵是其勞動參與率及勞動生產力。勞動參與率需要更多的勞工,尤其是女性勞工。據統計,印度只有4分之1的15歲以上女性投入職場,而美國及中國的比例則都在5分之3以上;勞動生產力則需要更有技能的勞工。我的問題是,擴大勞工供給、提升勞工能力,都是在勞動供給端的改善,但需求端呢?誰來僱用勞工?2014年印度總理Narendra Modi於第一任總理提出的「Make In India」政策,目標是讓製造業產值年增12~14%;2022年前新增1億個工作機會;2025年製造業佔GDP達到25%。Modi第二任總理時,提出印度自給自足「Self Reliant India」政策,一方面強化在地生產,鞏固產業中上游,達成供應鏈自給自足;另一方面,增加國際競爭力、促進出口,也推動14個生產連結獎勵(PLI)計畫,透過高額補貼促進關鍵產業的在地化發展。若以2023年5月印度政府所公布的2022財年數據,印度目前製造業附加價值佔GDP比重僅為14.7%(以當前價格計),離2025年佔GDP 25%目標還有10個百分點差距,看來屆時是不可能達標了。而印度出口在2020~2022年3個財年間佔GDP比重逐年從18.7%提升至23.1%,看來是有所進展,但進口佔GDP佔比卻也從21.0%提升至26%,以致於仍有約5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但不可忽視印度政府拉抬本地供應鏈的決心。以最新突發的PC進口管制措施來看,若以2021年海關6碼HS Code檢視,印度貿易逆差前十大產品中,NB名列第八,勝於排名第九的手機零組件。印度激進做法背後有其本地化決策考量。從近日美光(Micron)宣布設立封測廠,及鴻海6億美元投資,乃至於印度製手機出口量持續提升,都可看到逐步升溫的產業發展動能。Panagariya在文章開頭,引用已過世的全球經濟史大師Angus Maddison的研究成果,說到:「印度在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裡一直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到1820年為中國所超越,但在西方工業革命和歐洲殖民統治的雙重效應下,1870 年後英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強國,至1900 年後再為美國所超越。然而,在人們愈來愈多談論亞洲崛起的情況下,世界經濟現在是否準備好恢復到原來的常態?」印度接下來的發展進程,50年後超越美國似乎過於遙遠而無需列入企業決策評估,但過往眾家經濟預測機構多估算印度至2030年後才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IMF)2023年4月最新預測卻顯示,印度至2027~2028年便會超越德(第四)、日(第三),提早達成,那麼印度接下來的市場與產業發展就值得企業投以更多的關注了!
2023/8/9
我在SEMICON China看「逆全球化」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2023年7月4日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提出他對當前地緣政治的看法,並問台下聽眾說「這還能算全球化嗎?」張忠謀說,「全球化」的新定義,是在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不傷害本國(現在或未來)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牟利,也允許外國產品及服務進入本國。不約而同地,2023年6月29日~7月1日於上海舉行的SEMICON China,幾場開幕Keynote演講也都在談全球化/逆全球化,我正好在現場親身感受這股地緣政治衝擊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當前氛圍。此次SEMICON China是2022年10月美國祭出大規模出口管制禁令,其後又運作日本與荷蘭提出設備管制措施的風口浪尖上,直接大談特談美國作為似乎過於敏感,也不適合高調以民族主義論調談技術自主。因此,開幕論壇上的幾位主講人都以「全球化」為題來切入。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說,半導體產業發展可區分為全球化(Globalization)/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等3階段,中美貿易戰前依循著「全球化」趨勢發展,從美、歐、日、韓、台至中國,乃是全球專業分工與地區分工的結果;中美貿易戰後則是「逆全球化」的走勢,但他認為即便在各國推動晶片法及相關投資計畫下,並無任何一個國家能單獨完成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生態系—產業界仍須繼續合作,整合「再全球化」。難得現身公開場合的長江存儲董事長陳南翔,談論半導體業過往的繁榮發展,奠基於全球化的市場與競爭、創新與技術標準、供應鏈、人才流動、資源配置這5個要素,並由世貿組織(WTO)、世界海關組織(WCO)、世界智財權組織(WIPO)等國際體系所支持。他認為過去的全球化主體是企業,但美中貿易戰後主體轉為政府,目標是控制價值鏈、抑制他人發展。陳南翔呼籲若這是現實現狀的話,「再全球化」進程至少應該保留「全球化的市場與競爭」與「全球化的創新與技術標準」兩要素上,才有助產業的健康發展。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則提到,「政府默許、產業自發」成就半導體全球供應鏈,逆全球化則導致半導體「設計-代工」模式難以實現最佳資源配置。他建議一方面要以打破封鎖和抑制為目標實現自立自強,另一方面運用中國的超大市場,堅持擴大開放,讓全球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共同獲利。我的看法是,在這樣的全球化/逆全球化趨勢下,美國的國家利益與企業利益不盡然一致。美國的國家利益是圍堵中國關鍵技術與產業的發展,維持主導世界秩序的單一霸權地位,而企業利益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市場為先派」,中國是最大市場,國家的手不該伸進來;第二種是「支持加大管制派」,相信美國政府的作法會維持美國產業的競爭力與利益;第三種是「有限支持管制派」,擔心中國業者崛起後的競爭威脅,但認為過度圍堵會加速中國業者的發展。第一種企業與第三種企業的利益都跟美國政策走向不一致。在當前的國際現實下,中國國家利益與企業利益一致,不管是政府或是企業,都必須擴大資源投入,加速技術自主與市場自給的進程。我在SEMICON China看展幾天,展場都是滿滿的人潮,北方華創攤位的大螢幕上播放公司及產品簡介影片,前面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潮,一波觀眾看完又接一波新的觀眾完全沒有冷場。看展的時候正逢梅雨季,天氣異常濕熱,每天下午都下陣雨,正如有位論壇引言人說的,外在局勢正如此刻的天氣般「悶啊!」,但正如這季節茂盛生長的植物般,我卻也感受到中國半導體產業想要突破悶局的茂盛生命力!
2023/7/14
從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看產業變化
眾所周知,在美中貿易戰及新冠疫情後,國家安全及供應鏈安全成為各國亟待強化的關鍵課題,半導體製造能力成為施政重點。在此背景下,2021年及2022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前所未見的連2年突破1,000億美元規模,分別達到1,026億美元及1,076億美元的規模。我歸納整理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以及日本半導體裝置製造裝置協會(SEAJ)發布的原始統計數據,探討半導體產業的結構變化。可以看到台、韓、中三地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2020~2022年三地合計都佔全球市場7成以上。中國雖在2000年發布十八號文及中芯、宏力建廠,但其後投資建廠的規模在全球仍不算是「大咖」,直到2014年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並啟動大基金大舉投資半導體供應鏈各環節,產業發展動能才真正被點燃起來。中國到了2018年,首度突破1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成為與台灣及南韓鼎足而三的大市場。2021與2022年這三地規模更都突破200億美元。   另北美、歐洲、日本及其他(以色列及星馬等)地區,2020~2022年半導體設備採購規模都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但仍與台韓中三地有非常大的差距。若看2018~2022年的合計設備銷售額,可看到在美中貿易戰衝擊下,中國是多麼積極地採購設備建制產能;美日投資額雖較之前有所增加,但在規模上仍遠遠不若台韓中三地;歐洲的投資力道則更不及美日兩地。若觀察前三大半導體設備廠的營收結構,台韓中三地各佔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2022會計年度(2021/11~2022/10)公司營收的24%、17%、28%;佔東京威力科創(TEL)半導體事業營收的19%、16%、23%,均以中國為最大市場。可以想見2022年10月美國祭出出口管制措施,之後又要求日荷同步配合對半導體設備商的衝擊。高階微影設備領導業者ASML於2022年則以台灣為最大市場,佔比達38%,南韓次之,佔29%,而中國僅佔14%,相對受影響較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3年5月邀請半導體產業龍頭業者齊聚官邸,試圖強化半導體供應鏈,而美國在2022年推出《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後,迄2023年5月申請獎補助業者已超過300家,6月負責晶片法中研發計畫管理的晶片研究與開發辦公室主任亦已到任。設備採購是產能布建及產品服務銷售的先期投資,觀察過去這幾年的半導體設備市場觀,台、韓、中在產能與未來幾年的銷售上,仍可望具有高度成長動能,但在美日歐的強力扶植下,各地都逐漸建立起相較過去更完備的半導體產業鏈,國際上「去全球化」的發展態勢下,台灣業者迎來的是「國際化」的挑戰,若能通過考驗,未嘗不是進一步壯大的契機! 
2023/6/12
從南韓最新偶像男團Plave說起
前幾天在南韓一個主要流行歌曲音源榜Bugs上,有個出道2個多月的男偶像團體Plave首次拿下音源排名的第一、二名。南韓有不計其數的男團競相出道,相信多數讀者跟我一樣,記不得團名,分不清誰是誰,但Plave這團卻沒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是虛擬偶像。這個團體有5位成員,分別是諾亞、藝俊、班比、銀虎、河玟,有著外貌、身高、歲數、隊內角色擔當等角色設定,最年長的成員諾亞也才22歲,除了個子最小成員班比為174公分外,其餘成員都在180公分以上。這樣一個新出道虛擬男團,如何打敗眾多真實偶像團體拿下Bugs音源榜榜首?先來看一下這幾年南韓的虛擬偶像發展,如同我們在探討元宇宙有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混合實境(MR)、延展實境(XR)等定義和分類,南韓在虛擬偶像的經營上,做了可與此相對照的多元嘗試。一、實體偶像的虛擬分身:SM娛樂(SM Entertainment)的一線4人女團aespa在2023年5月剛推出的新專輯《My World》創下銷售破200萬張的佳績,其自2020年出道時,每位成員都擁有元宇宙的虛擬分身ae,分別為ae-Karina、ae-Winter、ae-Giselle、ae-NingNing(出道曲Black Mamba MV),2022年還跨界到RPG手機遊戲《第七史詩》,成為遊戲副本主角。二、虛擬偶像團:包括2021年出道的ETERN!TY及2023年出道的MAVE:等,前者是個11人的女子大團,出道前幕後推手人工智慧(AI)公司Pulse 9,還舉辦仿效南韓知名選秀節目的模式,推出101位AI女練習生供網友票選出前十一名出道。 (可見最新單曲DTDTGMGN MV )後者則是南韓影視娛樂業霸主之一的「Kakao娛樂」與遊戲公司「Metaverse娛樂」合作推出的4人女團,出道單曲Pandora自2023年1月下旬發布以來,迄今在YouTube上已達2,320萬次瀏覽紀錄,按讚數高達40萬次。(可見Pandora MV)三、虛實混合團:南韓第一個虛實混合團乃偶像男團Superkind,2022年推出第一位成員擔任門面角色的虛擬人物Saejin,這5人團體的另4位成員都為真人,2023 年3 月發布最新單曲,又新增1真人1虛擬人,擴編成為7人團。 (可見Moody MV)四、真人+2次元外皮團:這種組團模式就是本文一開始所談的Plave,幕後推手是南韓三大公營電視台之一的MBC旗下公司VLAST。Plave是一個5人男團,外形乃是南韓直條網路漫畫風格的俊男,但在這「二次元漫畫外皮」後卻是有5位真人團員,以3D模組+動態捕捉方式演出,於2023年3月12日推出首張專輯《ASTERUM》出道。(可見出道曲Wait for you初舞台 )一般南韓偶像團體推出新的單曲或專輯時,會有數週密集宣傳打歌期,衝刺流量與銷量,過了這段時間後在排行榜上成績就逐步往下,而像Plave這般單曲推出3個月後才「逆行」攀升至排行榜首位的情況極為罕見。我的觀察是,其他的虛擬偶像的呈現都是預先設定好的演出,但Plave則因為虛擬偶像外皮後是5位能唱能跳的真人,透過舞蹈挑戰、跆拳道示範等各種主題直播,可跟粉絲密切互動;由於是3D建模,在直播時常常出現團員間嚴重穿模(肢體間相互穿透疊加)或是肢體突然扭動至不可能角度的情況,團員間常常得自嘲或亂掰來因應補救,造成很多「爆笑梗」,也讓愈來愈多人入坑變成粉絲。從1996~1997年第一代偶像團體H.O.T、水晶男孩與S.E.S發展迄今,南韓偶像團體市場版圖早已涵蓋全世界,防彈少年團與Blackpink更成為全球最頂尖的潮流偶像。在這片市場沃土上,不僅有如IVE與New Jeans等大勢團體持續擴大聲勢,也有如本文提到導入新科技與新經營模式,探索虛擬偶像的各種可能。雖然元宇宙如今熱度稍退,但生成式AI的出現對元宇宙內容的發展卻是一大助力,擁有全球市場滲透力及已然嘗試多元虛擬偶像經營模式探索的南韓,是否又將在元宇宙再創新一波韓流呢?Plave出道迄今初嘗成功的經驗,是否也在提醒我們,high tech也需要high touch呢?
20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