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腳 智慧應用 影音
聚陽實業
DForum0522
「科技行腳」是DIGITIMES總經理黃欽勇記錄旅行、閱讀、攝影與產業互動的專欄,DIGITIMES希望能以更寬廣的視野,與大家分享美好的生活體驗。

中美經貿關係背後的議題 

  • 中美經貿關係背後的議題
0:00
0:00
中國也想爭取中美投資保護協定,但中方的Negative項目太多,是個大障礙。官方統計,中國投資美國的總金額已經接近400億美元,與美國投資中國的500億美元相去不遠,如果再考量中國以其他管道進入美國的投資,中國投資美國的影像力不會少於中國對美投資。當中美相互投資關係趨於平衡時,是安定的前景,還是更多的變數呢?

大家都說,川普是商人背景,會從商業利益去衡量美國與亞洲國家的關係,而川普上任之後,在3月1日訂下的四項對外貿易規範就非常值得觀察。(1)不得違反美國的國家安全。(2)一旦出現違反美國利益的現象,美國將採取更激烈的手段報復,而且會將報復條件綁在到美國的關係人(3)各國的「市場准入(Market Accessible)」將成為美國對外談判的基礎(4)相較於多邊的WTO、IMF,川普政府更會善用雙邊貿易的機會,爭取對美國更有利的條件。

儘管中美關係出現轉折,但美國仍未視中國為對等的對話伙伴。福山認為,從實質上、心理上的認同,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其實中國採取的是與美國完全不同的國家發展戰略。一方面以傳統的戰術與西方國家周旋,另外一方面卻不斷的創造產業與社會的縱深,以期能在決戰時刻,掌握更多的資源。對中國而言,現在能做的短期投資,例如,投資500億美元在面板,1,000億美元在半導體等,都是「低成本,非做不可的投資」。

人口紅利、社會主義背後的龐大無形資產

由於背後有宏觀、百年的立國戰略,在企業、人民都是國家資產的概念下,重要的國家戰略都可以超乎個別企業或個人的利益,因此在國家戰略上,中國隨時都會在戰術上推陳出新,但在戰略上卻是再明顯不過,而且長年堅持的總體戰略。

美國的中國專家明白,與中國的任何協議,都是在簽約之後才會開始的。中國之前被視為是匯率操縱國,但在「川習會」之後美國改變了認知,認為全球尚無全面性操作貨幣的國家,只是將中國、日本、韓國、台灣、德國列為操縱貨幣的觀察名單而已。

中國隨時會回頭再次操作匯率,不可否認,中國已經是美國最主要的對話伙伴,而且重要性越來越高。不過,另一方面,中國也還沒有準備好要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領導大國,他們只是靜靜的準備,厚積薄發,從容易下手、符合本身優勢條件的鄰近新興國家下手。

中國擅長的基礎建設、一帶一路、貸款、工人移民、廉價大量採購的大宗物資、賄賂。朱雲漢教授提到「Everyone plus China」,這個概念具體而微就是「東協+中國」、「中亞+中國」、「非洲+中國」等。這些新興國家,擁有可以持之久遠的人口紅利、礦產資源,甚至容許中國移民的龐大空間,一旦中國將現在的「人口優勢」延伸到新興國家,那麼以「人口」做為戰略縱深的國家戰略便可以進化為未來30年、50年與西方社會對抗的籌碼。

目前,中國正透過上海經濟合作組織、金磚銀行等這些機構的運作,熟悉身為霸權國家必須要掌握的政治、經濟平台。一旦中國熟悉於如何透過二線的國際組織運作,進而挑戰美國的霸權時,中美的對抗將更為嚴重。

其次,中國利用本身龐大的內需,優先建立足以挑戰全球頂級地位的科技應用與「獨角獸」。例如Fintech法規的早期開放,以及對於阿里巴巴、騰訊、華為、京東方、紫光等企業的支持。

到2017年3月底為止,根據CB Insights的資料,全世界共有189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公司,其中76%來自中美兩大國。毫無疑問,美國仍執世界牛耳,共有99家的獨角獸企業來自美國,而全球市值前十大的公司,總市值已經高達7兆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美國公司,包括Apple、Google、FB、微軟、Amazon等公司,他們掌握的並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觸動全世界競合的基礎平台。現在中國起而效法,開始嘗試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標準,從一開始鎩羽的2G標準,到已經具有基礎的TDS-CDMA,中國的改變,不僅立竿見影,甚至讓很多有意佈局中國的科技廠商趨之若鶩。儘管美國、歐盟不斷的呼籲中國必須公平對待跨國企業,但我們仍可視全球的網際網路市場,其實僅有兩個市場。一個是「China」,另外一個是「Beyond China」。中國以國家安全的理由,封鎖外商經營中國網路市場的機會,這與美國川普政府強調的「市場准入:Market access」仍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