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nce強化IP部署 建構完整SoC解決方案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DForum0515

Cadence強化IP部署 建構完整SoC解決方案

  • 陳妍蓁台北

看好IP市場的發展潛力,以及著眼於為客戶提供更完整的設計解決方案,Cadence(益華電腦)最近2個月內就宣佈了Cosmic Circuits和Tensilica兩間IP公司的併購案。儘管相較於競爭對手,Cadence在IP領域的佈局動作較晚,但其全球營運高級副總裁黃小立表示,憑藉著不同的策略思維,以及建立更緊密的生態系統夥伴關係,Cadence近年來IP業務有優異成長,已展現出後發先至的競爭態勢。

黃小立指出,過去IP業務的重心主要在亞洲,許多美國的先進客戶仍以自行開發為主。但近來隨著設計複雜度的日益提升,針對許多不是主要差異化的功能或是複雜標準,即使是先進客戶都已開始採用IP方案,來加速SoC設計的上市時程。

圖左為Cadence全球營運高級副總裁黃小立,右為台灣區總經理張郁禮。

圖左為Cadence全球營運高級副總裁黃小立,右為台灣區總經理張郁禮。

由於IP市場的發展日臻成熟,Cadence從2010年起便積極展開IP業務佈局,除了收購Denali,強化設計IP和驗證IP領域,並陸續納入Wide I/O、DDR4、快閃記憶體NVM Express,以及先進乙太網路和PCI Express等各項IP技術。

談到今年的兩項併購動作,黃小立表示,Cosmic Circuits是位於印度的新創IP業者,可提供40nm和28nm等先進製程的USB、MIPI類比與混合訊號IP,補足了Cadence在這幾塊重要業務的缺角。

他強調,與競爭對手不同,Cadence並不打算進入SRAM和標準單元等晶圓廠亦提供支援的Foundry IP領域。在陸續補足策略性IP產品組合後,目前Cadence在一、兩項標準接口等領域尚有不足,未來仍將會繼續透過內部開發及併購方式建構更完整方案。

至於耗資3億8,000萬美元買下資料處理單元(DPU) IP業者Tensilica,則是Cadence這幾年來數一數二的大型併購案。

黃小立解釋說,Tensilica是DPU IP領域的領導者,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中有7家是它的客戶,獲得IP授權的公司超過200家,同時其IP核心在全球的總出貨量已超過20億顆。

Tensilica去年的營收約為4,500萬美元,其中權利金收入就佔了很大部分。黃小立說,考慮Tensilica擁有的技術優勢和發展潛力,以及加入Cadence之後能帶來的經濟規模與加乘效益,這對Cadence來說是一筆很好的交易。

Tensilica原是可配置CPU IP業者,但近年來已朝音訊、視訊等特殊應用DPU發展。黃小立表示,DPU適用在視訊編解碼、Hi-Fi音訊等需要密集資料處理的作業。這些任務若透過軟體在通用處理器上執行的方式設計,往往功耗很高,而且效能比硬體執行差。

他強調,在行動無線、網路基礎設施、汽車資訊娛樂、醫療和家庭等各種應用領域,特殊用途DPU都有極佳的發展潛力。而且,EDA和IP間的緊密合作,能夠將IP予以最佳化設計,並同時為客戶帶來更高的附加價值。此外,Tensilica團隊加入後,將能夠進一步擴大Cadence的IP部門與銷售通路,發揮經濟效益。

黃小立特別指出,Tensilica的CEO Jack Guedj,及創辦人暨技術長Chris Rowen亦將加入。Cadence一直以來的併購方式,就是要求重要的技術核心團隊必須留任一段時間,因為人才是公司的最重要資本。

此外,在宣佈併購Tesilica的新聞稿上,ARM罕見地表達了公開支持的態度。黃小立表示,我們非常重視建立生態系統與維持合作夥伴關係,隨著設計的規模與複雜度日益提升,現在不是任何一家業者能夠單打獨鬥的時代,對EDA業者來說,更是如此。

由於Tensilica的DPU子系統能與業界標準CPU架構協同工作,它扮演的是提升CPU效能與差異化功能的角色,而不是與CPU架構競爭,因此能夠獲得ARM的支持。這是Cadence在併購IP公司時的重要策略,我們要強化生態系統的建立,不能為了強化某項業務領域而帶來更大的競爭威脅。

台灣區總經理張郁禮也指出,目前在台灣,包括群聯、威盛、瑞昱、聯發科等領先IC設計業者都是Tensilica的客戶。隨著業者朝28奈米製程移轉,對於IP的需求將越來越高,同時Tensilica的DPU將有助於業者開發出具備優異音訊?視訊功能的先進SoC產品。

而就台灣市場來看,張郁禮表示,Cadence已在28奈米世代又重新取得領先,台灣有七成到八成的28奈米設計是採用Cadence的方案。

展望EDA市場發展,黃小立表示,據統計,去年全球ASIC設計啟動方案約有4,500個,今年將提升到4,600個。除了行動應用帶動的先進設計外,在醫療、汽車等領域,有許多65nm、90nm的新設計需求,整體EDA產業營收仍將可望成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