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hotspot
ADI

希特勒的大數據

林一平手繪之希特勒(左)與布拉克(右)。林一平

今日各大城市廣佈攝影機,可監控老百姓的行蹤,而早期管控人民,主要靠人口普查。

最早的人口普查需要人工進行,曠日廢時,成本甚高。全世界第一位統計工程師荷勒里斯(Herman Hollerith)於1886年製造人口普查機器,成立了製表機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TMC),能快速進行人口普查。荷勒里斯志得意滿,將機器租給美國人口普查局時,在價格上予取予求。最後人口普查局受不了,決定將1910年的人口普查交由另一家公司承包。

此項重挫導致TMC於1911年改組,和另外兩家公司合併,成立計算製表記錄公司(Computer Tabulating Recording Company;CTR)以求生存。1924年CTR的總經理華生(Thomas J. Watson)再將公司改名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也就是今日我們所熟悉的IBM。

追本溯源,查卡的紡織花梭機激發荷勒里斯使用打洞卡片來記錄資料 (這套機械編製技巧應用繁多,後來也被改良,用於紙捲鋼琴音樂盒) ,撐起IBM的一片天。IBM為了紀念查卡花梭縮機的貢獻,在1994年將其作業系統命名為OS/2 Warp (warp即是紡織布上的經線)。荷勒里斯去世後則被尊稱為資訊處理之父(Father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荷勒里斯珍愛三件事物:他的德國血統、他的隱私,以及他的貓咪。由於他愛德國,被牽連到納粹屠殺猶太人的糾紛。荷勒里斯於1910年將他的人口普查機器Hollerith Tabulator的專利特許給德國一家公司迪霍瑪格 (Dehomag)。希特勒(Adolf Hitler)使用荷勒里斯的機器進行人口普查,相當具有前瞻性,將大數據發揮淋漓盡致,幾乎可稱為大數據之父。

納粹德國在1933年的人口普查要求國民申報他們的宗教信仰,確認國民是否信奉猶太教。在1939年的人口普查又要求國民填報種族出身,將具有猶太人血統的國民識別出來。每次普查後,由荷勒里斯的機器整理歸檔,所有猶太裔的資料一覽無遺,成為日後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依據。

二次大戰後納粹大屠殺調查人員布拉克(Edwin Black)為此狠狠數落荷勒里斯一番。我讀布拉克的著作,嘖嘖稱奇,當中敘述納粹人口普查的嚴謹,可媲美今日的大數據科學。猶太人受害團體據此指控IBM的科技發明助長了納粹的暴行,而荷勒里斯捲入他去世後發生的事,算是無妄之災。布拉克是著名的記者作家及人道主義者,獲獎無數,因此他對希特勒大數據的指控,特別有力!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曾任科技部次長,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興趣為物聯網、行動計算及系統模擬,發展出一套物聯網系統IoTtalk,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等領域/場域。興趣多元,喜好藝術、繪畫、寫作,遨遊於科技與人文間自得其樂,著有<閃文集>、<大橋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