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member

藍湖策略讀後感(1) :該出手時,要出手!

這兩年看到台灣出版的本土財經書籍,終於跳脫「股市」與「網紅」概念,更多關心產經議題的書籍,都是以台灣本土產業的條件做探索,非常值得大家參考。其中,清華大學工工系講座教授,也是新任執行副校長簡禎富所寫的《藍湖策略》,激起我很多想法,我把部分筆記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有人問我,未來兩年經濟成長看跌,現在半導體的投資必然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真的這樣嗎?如果我們回顧過去半世紀半導體業的發展經驗,我們會知道半導體是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產業。

1970年代,半導體慢慢成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產業,而1970年代是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兩次的石油危機,讓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美國繼續保有半導體等先進技術的優勢。那個時代台灣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風雨飄搖的台灣想從小作坊的加工出口區演化為科學園區,半導體成為標的產業,「策略性工業」這幾個字,那個時代的台灣人,大家朗朗上口。

1980年代,日本在記憶體上超越英特爾(Intel),英特爾選擇放棄記憶體,專攻微處理器,也創造了個人電腦的盛世。1983年,準備接棒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第二代領導人李健熙認為名列南韓四大財團之一的三星,無法只靠勞力密集的產業永續發展。

李健熙選擇發展全球頂尖的記憶體技術為目標,並積極吸引韓裔美籍的專家返國效力。沒有1980年代後半期大跨步的半導體產業,李健熙沒有底氣在1993年推動「新經營戰略」,也不可能有今天營收即將挑戰3,000億美元的三星電子。

1986與1991年,美日兩度簽署半導體協議,日本走跌,南韓的記憶體產業取而代之,台灣的晶圓代工業獨樹一幟。這些大變革都是「拿今天,賭明天」,沒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台韓如何異軍突起呢?從產業演化的脈動,可以推演過去半世紀成就斐然的企業都是「危機入市」的企業,工業大國、企業界因應大環境的改變,也可以推演為今日國家戰略重要的參考。

台灣明明一手好牌在手,但卻瞻前顧後,總是找一大堆理由證明「台灣並不完美」。我也認為經濟看跌,地緣政治會帶給經營更多的變數,台灣也許真的不夠完美,但不至於束手無策,政界領導人平日不接觸,關鍵時刻就做不了決策,這才是關鍵。

大家拿台積電新鮮人的高流動率說事,我想的是利用竹科廣播「IC之音」的節目,讓聽廣播的竹科人心情愉快地工作。謝謝禎富兄在竹科廣播主持「藍湖策略」的節目,他把在台積電、友達、聯發科、臻鼎等企業學到的知識拿來分享,就跟分享軟體一樣。

我知道一個道理:「創造獨到的知識價值很難,但複製這些價值很容易」,每週五早上7:30,歡迎收聽FM 97.5,純粹知識分享,不聽可惜!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