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ST Microsite
印度之旅(12-1):我跟印度人說了些什麼?
浦那(Pune)位於孟買東南方160公里處,海拔560公尺,這裡有德系的汽車工業,更是印度知名的避暑勝地,也是英國殖民政府囚禁甘地之處。2018年,我受邀到邦加羅爾參加印度的半導體產業年會,與我同台的,除了這次在浦那再次相會的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總裁馬諾查(Ajit Manocha)之外,就是剛剛卸任不久的新思科技(Synopsys)總裁陳志寬,以及從東京威力科創(TEL)退休之後不久,又被徵召擔任Rapidus董事長的東哲郎。1949年生的東哲郎老驥伏櫪,承擔起日本聯合幾家大廠,瞄準2奈米的攻堅計畫。印度出身的馬諾查擔任過GlobalFoundries總裁,是業界知名的前輩,論壇一開場,擔任首場講師的馬諾查就說,全世界發展半導體業最成功的國家就是台灣與南韓!在亞洲經濟對話(Asia Economic Dialogue)的半導體與供應鏈論壇中,我被安排接著馬諾查後第二個上台。開場時我就說,謝謝邀請,這是我第一次到浦那,但是我第20次的印度之旅。30年前,我受印度電子工業部之邀來訪,一週的行程,見了Infosys、Wipro與HCL的董事長或執行長。我也在印度電子工業部講課,我說IT是指India & Taiwan,軟硬結合,將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產業格局。馬諾查是印度裔,他說半導體牽涉產業的穩定與國家安全,印度不該錯過,而現在印度政府也從生態系的角度建構印度本土的半導體工業。投影幕上顯示SEMI掌握80多個預定興建的新工廠,他希望全球半導體的地圖,能釘上印度的註記,但印度深情遠望的半導體產業,究竟該是外來和尚,還是本土苦行僧呢?與我們同台的,還有史瓦尼(Ajay Sawhney),他是剛剛卸任不久的印度信產部常務次長(IT Secretary)。他也談到印度諸多困境,特別強調印度應從Groundwork開始做起,但一樣用的是「Groundwork」這個字,我們與他們的理解也可能大不相同。我說,台灣總人口就跟鄰近的孟買差不多,但地狹人稠,所蓋的工廠最有效率,90%科技公司總部都在新竹以北,「一寸長,一寸險」,小個子專注、靈活,甚至刁鑽也可以過得很好。我們很幸運,起步初期靠著嬰兒潮世代與個人電腦產業的基礎,而有立足之地。透過生產規模的擴張,台灣培養了IC設計產業,產值貢獻全球超過20%,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有3家是台商,現在有超過6萬名IC設計產業的從業人員,規模與14億人口的印度相當。透過上市募資的手段,加上下游的組裝廠,台商競爭力上下串連,且產業政策不像新加坡得從跨國公司的需求去盤點,台灣的產業競爭力實打實,看似必須仰人鼻息的OEM訂單,卻可以在自由競爭中找到無比的競爭力。全世界都看到台積電的競爭力,但不知道台灣的封測產業全球市佔過半,零件通路業也不遑多讓,想建立本土的組裝工業,先說服大聯大、文曄與安富利(Avnet)這些公司,有他們打點倉儲、模組化等工作,企業才能專注設計、生產。
2023/3/6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9):電動車生產的熱門議題
光達(LiDAR)是汽車利用光源精確測量距離,並藉以建立3D的地理資訊模型,短期內要協助汽車部分自駕的功能,長期則是自駕車完成完全自駕的核心功能元件。光達分成機械式、混合固態光達、固態光達-OPA、固態光達-Flash等幾種不同的光達元件,生產光達元件的廠商以Velodyne、InnovizOne、Quanergy、Leddartech等公司最為知名。機械式光達掃描速度快、測量範圍廣、抗光能力佳,但也有笨重、昂貴、製程水準高等問題。混合式固態光達體積小、成本低、低耗損,面對逆光與惡劣天候時也能因應,但穩定性仍在測試中。OPA固態光達成本低,但光學波長短,製造難度高,鴻海的電動車就以OPA LiDAR為主要的解決方案。Flash固態光碟雖然壽命長、體積小,但偵測距離有限,生產難度也高。由於無法突破高成本的問題,Tesla曾在2021年宣稱不使用光達元件,但最近又宣示將於2023年在Model Y重新導入光達,關鍵是想利用光達元件,訓練、累積更多人工智慧應用,顯然Tesla掙扎於4D毫米波(mmWave)高解析雷達與光達之間的關係。在組裝光達元件上,上游耐高壓、高溫,移動速度比矽晶片快的砷化鎵半導體元件成為首選,台灣的穩懋是砷化鎵代工第一名的業者,但砷化鎵相關應用非常多元,必須與中游的應用方案進行垂直整合,穩懋與中游業者合作切入光達應用,這是顯而易見的策略。奇景光電在3D感測技術、晶圓級光學鏡頭上多有投入,微軟(Microsoft)投資Lumotive,以及佳凌為Velodyne提供光達鏡頭等,都是想發揮垂直整合的優勢。台灣包括鵬程、神達、研勤、為升等很多廠商,分別在鏡頭、軟硬整合方案、整合影像元件的組裝與下游的車廠或Tier 1的供應商合作。自駕車感測器剛剛進入市場時,使用較多的仍是雷達、相機感測器,但很多車廠正以光達元件開發車用自駕晶片,這是甫萌芽的新產業,前景不可限量。從供應鏈角度看,包括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與德儀(TI)等上游的晶片廠,已經將微控制器、數位控制處理器、訊號放大器,及收發雷達波的晶片合而為一,晶片尺寸也愈來愈小。來自台灣中游組裝廠環隆科技、啟碁、明泰等,目前以24GHz為主要的發展重心,但77GH等更高精度的產品,單價高,也可以讓汽車的警示距離等精確度更高,仍在客戶驗證的過程。環隆營收已有40%來自毫米波雷達產品。電池、電機、電控,被稱為電動車的三電系統,電池是汽車動力的來源,電機主要指的是馬達,電控則是動力系統的大腦。電池在未來的電動車是扮演關鍵的角色,所佔的成本經常超過3分之1,但由於電池效率愈來愈好,預期電池將會是未來電動車降低成本的主要項目。關於電動車的議題非常多,對於廠商而言,如何掌握關鍵字、搜尋資訊的基本架構就顯得更為重要。業外人士可以透過搜尋引擎尋找資料,產業內的人,也要有不同的邏輯與方法,找尋相關的產業訊息。我深信這個產業誰讀得多,誰就是專家,而DIGITIMES與逢甲的合作,只是協助中部車用電子業者的第一步。
2023/2/21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8):共創、共榮、共享的電動巴士營運模式
受到車王電子董事長蔡裕慶之邀,到位於台中梧棲的新廠參觀。如果認為車王電子與旗下的華德動能只是一家做電動巴士的公司,那您就錯了。車王電已經在各大洲廣設據點,希望能接近客戶,建立彼此之間的信賴。已經有電動巴士銷售實績的華德動能,與住友合作,出口市場包括日本、印度在內的市場,估計2023年底前將有500輛的規模。在梧棲工廠裡,最先進的電池與巴士組裝線,主要是印證整個運作模式的可行性,最後的目的並不是整車輸出,而是將整個營運模式與海外目標市場的合作夥伴結合。蔡裕慶說,巴士是公共運輸的一環,巴士公司或當地政府基於維持當地物價、生活品質上的考量,連20萬美元的傳統巴士都不會輕易購買,遑論更換動輒售價40萬美元的電動巴士。華德動能強調的是,從電池到運輸管理系統的整套服務出口,至於電動車的部分,可以選擇由當地業者組裝、主導的營運方案,這樣可以避免與當地合作夥伴的利益矛盾與價格障礙。日本有6萬輛的巴士等待替換,台灣總共不過是1萬輛的商機而已,所以不要期待以國內市場的規模鼓勵或養活特定產業,而是應該以市區巴士的安全性、自駕技術、運輸管理的控制經驗協助廠商建立實驗場域。此外,淘汰過的電動巴士電池,也可以成為儲存電力的系統,如何將這些剩餘的價值充分利用,更是電動巴士真正的商機所在。華德動能強調FMS/APTS市佔率,也強調山區、坡度電動車的優勢,車王生產的車用工具機,強調工具與數據之間的結合。拴緊螺絲的扭力,在汽車產業與工業用途上仍有差異。車王試著在當中找到新的市場定位與商機,更與比亞迪爭取補助的策略區隔。目前車王旗下的銓鼎已與研華合作,以工控的模式外銷越南、中國的城際納管體系。聽完簡報最大的收穫是,軟硬整合才是王道,無論從技術移轉,內化、重調合適的成本配置,要與戰略夥伴建構一個合理的成本架構,同時考慮零排碳、不能漲價等問題,電動巴士的解決方案也呼之欲出。當大家都將商機放在取代傳統汽車的電動車上時,車王與華德動能結合台灣與企業本身的優勢條件,正在布局一套符合區域生產、在地價值的營運模式。
2023/2/20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7):充電樁的布建
台灣宣示要在2040年之前汰換所有的燃油車,然到2025年為止,台灣預計要設置的充電樁僅有7,800個,遠遠不如中國計畫的70萬個,以及歐洲的350萬個、美國的50萬個。理論上,台灣人口密度高,設置充電樁的使用頻率、效益都可以是世界翹楚,而充電樁的供應商,也有很多是台系的業者,但台灣為何捨此不為呢?「充電」絕對是目前電動車普及上的一大障礙,一般的電動車續航力420公里,大家都往700公里的目標邁進,但快速充電,以200公里為目標的微型電動車也有一定的商機。一方面電池的續航力是個挑戰,二方面充電設施設置的地點、普及性、速度、成本、國家別的電力政策都是主要的考量。以充一次電可以續航200公里為標準,Level 3的充電設施要0.5~1小時,Level 4則是5~7分鐘。台灣廠商中,參與充電樁事業的公司有台達電、群電、飛宏、康舒、全漢等多家業者,其中規模最大的台達電,原本以電源供應器聞名,目前台達電與日本羅姆(Rohm)合作,導入碳化矽(SiC)的解決方案,將重心放在雙向快充的高階產品上。合作夥伴包括通用汽車(GM)、恩智浦(NXP)、EVgo等公司,也在德州設立新廠,就近服務美系客戶。飛宏以消費電子的電源供應器起家,以480kw直流快充為主力,並與東元、Getka合作,也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設置新廠。台系業者顯然將重心放在美國市場,關鍵在於中國、南韓的充電基礎設施偏好本國業者,日本還在掙扎於油電混合動力車,美國相對開放,而且新的降低通膨法案(IRA)也鼓勵外資廠商前往美國設廠。不過,充電樁與工業控制等相關的解決方案,對很多國際級大廠都是個利潤不高,但卻很繁瑣作業過程,而這也是台灣產業的優勢所在。據我們所知,南韓的充電樁工控系統,很多便是由台商操刀負責。不久之前,歐洲部分國家因為冬季可能面對限電的問題,對於電動車有諸多限制,在綠能、核能的可用性未能充分滿足用戶的國家,電動車的導入展可能不如預期,甚至會出現限制使用的狀況,台灣會是其中之一嗎?
2023/2/17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6):感測器與鏡頭的新商機
Sony與本田(Honda)聯手在CES 2023大展中展示「Afeela」電動車,這輛車有45個感測器,這些可能是雷達、光達或COMS影像感測器(CIS),除感測器廠商之間的技術合作外,也牽動後端半導體大廠之間的競爭關係。車載鏡頭的鏡片大致區分為玻璃鏡片、塑膠鏡片、玻塑混合鏡片。代表性的企業有南韓的世高光(Sekonix)、日本Kantatsu、舜宇光學、富士四家業者,大約貢獻了全球車載鏡頭市場的80%。三種鏡片中,玻璃鏡頭的工藝難度、生產成本最高,也有重量的問題,但透光率,耐受性高,主要用在單眼相機、車載鏡頭、機器視覺上。塑膠鏡頭以大立光、玉晶光、舜宇、佳凌最知名,這種鏡頭工藝難度中等,但耐受性較差,主要用在手機與平板電腦。至於玻塑混合的鏡頭工藝難度較低,容易量產,主要用在手機、監控裝置、車載鏡頭,最知名的是舜宇光學。車載鏡頭數量持續提高,且與ADAS息息相關,平均每輛車有5~8顆鏡頭,若以每顆1,000台幣計價,這也是個誘人的商機。舜宇在內的4家車載鏡頭業者,佔總市場的80%,富士、歐菲光都積極布局,關東辰美甚至投資生產設備,由此可見電子產業正在吸納全球最尖端的技術,並創造出更多元的創新應用。汽車毫米波(mmWave)雷達相較於光達,成本低了很多,且與智慧座艙、ADAS、車載應用、自駕的需求息息相關。毫米波雷達還分為遠程雷達(LRR)與近程雷達(SRR)兩種。無論是Level 1~5,都需裝設一顆遠程雷達,而近程雷達則根據安全規格上的需要,數量約在4顆不等。在2017~2022年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毫米波遠程雷達CAGR達到35%,近程雷達CAGR更是達到48%。毫米波為波長1~10毫米的電磁波,也就是10GHz~300GHz之間的頻率,車用毫米波雷達可以透過電磁波信號,掌握物體反射回來的訊號,藉以測定角度、速度、距離。簡單來說,車用毫米波用於自動煞車預警、行人撞擊防護、防止車道偏移等功能。對業者而言,如何發展出高精確度的毫米波雷達,就是市場上競爭的關鍵。相較於精度更高的光達(LiDAR),毫米波雷達的精度較差,但具成本優勢,且在雨天時,也有比光達更好的條件,因此成為煞車裝置的關鍵選擇,兩者之間具有互補的意義,並非是完全相斥或競爭。此外,Tesla在2021年時一度移除毫米波雷達,理由是毫米波雷達對於蝶狀金屬、垂直橋面的判斷上容易失真,不過Tesla在2023年再度導入毫米波雷達,關鍵在於毫米波雷達在收集數據時,仍具有很大的優勢。
2023/2/16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5):關鍵零件與應用創新
在2022年,車用晶片荒讓汽車產業短少400萬輛的生產,預期晶片荒仍會持續到2023年底。短缺的原因在於許多MCU仍使用90奈米製程,全球產能有限,想提高產量並不容易,而新晶片需要3~5年的檢測驗證等程序。此刻車用晶片尚未成為晶圓代工廠的事業主力,台積電車用晶片僅佔營收的5%,因此IDM廠缺乏與晶圓代工廠討價還價的空間。2021年時,平均每輛汽車有價值550美元的820顆半導體零件,2022年已經增加到620美元,估計到2027年時,一輛汽車使用半導體的金額約是912美元,總量將達1,100顆。估計到2027年時,車用半導體市場可達807億美元,未來這5年的年均成長可達11.1%。現在中國正出現的第三類半導體投資熱潮,規模都大於鴻海、環球晶、漢民等台廠10~20倍。碳化矽(SiC)元件被認為是未來車發展之鑰。SiC元件有38%用在汽車產業上,有15%用在新能源產業上,中國廠商更虎視眈眈搶進基板(Substrate)領域。但中國磊晶業者缺乏精密設備,引進設備要花2年時間,提升良率與國際關係變數很多,仍是中國發展SiC的罩門。為避免過度投資與競爭,中國政府正在限制基板業者的總量,期待過度競爭的問題能在2023年改善。第三類半導體有量小、差異大的事業特性,需要量身定做,營運模式以IDM較為合適,但因為是成熟製程,中國政府補助很可能漏接,成熟製程必定出現多元供應來源的問題,政策執行上有很多困難。其次,中國車用MCU市場佔全球23%,但高階車用MCU仍多數仰賴進口。由於車用晶片短缺,打破傳統一級供應商(Tier 1)寡佔的局面,加上Tesla與Apple Car的未來商機,半導體原廠都願意鋪陳長期的發展機會。台積電赴美以5奈米製程為主力,即是著眼車腦(MPU)的未來商機。無論從傳統的市場需求或技術規格,車用半導體都是業者在電腦與行動通訊商機之外非常關鍵的新需求,更可能是2023、甚至2024年景氣低迷時「寒冬送暖」的重要商機。
2023/2/15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4):造車新舊勢力捉對大廝殺
在CES 2023大展中,新舊勢力為了搶佔電動車市場的橋頭堡拉幫結派,從上下游、軟硬整合、跨業合作、外觀設計等不同的模式出發,各種組合多元並舉,讓人目不暇給。產業界之間的整合,提出各種不同的應用方案,這已經是很多年難得一見的盛況,但我們認為最關鍵的是「智慧座艙」的角色。在電動車領域,電池的成本比重最高。電機、電控的三電系統,基本上都與硬體製造業息息相關,也已有一定的運作模式,基本上已經趨於穩定,那是2025年以前進軍電動車產業的門票。反倒是以智慧座艙為號召的新車種最引人注目,也印證未來購車者中,「乘客」而非「駕駛」的採購決策權。Sony與Honda的合作案,背後是Sony充分發揮感測器與影音優勢的戰略高地,使用Unreal Engine的遊戲引擎,是娛樂功能的一大進展,Sony甚至認為這是一套掛上輪子的PS5遊戲系統,也看到合資新公司執行長亮相。奧迪(Audi)、博世(Bosch)、Panasonic是另一組的組合,主打的是電子影音與汽車業的高度整合,在汽車裡擁有VR影音娛樂功能,已不再是空中樓閣的想像。另外,Google高畫質地圖與視覺晶片的導入,都將帶來非常不一樣的使用樣貌與行為。AR HUD以前座擋風玻璃做為顯示螢幕,這個功能甚至可以依據車主使用自駕功能與否,決定投射式顯示螢幕的大小,而結合AR娛樂功能時,更可以全面顯示在最大範圍的車內空間,甚至用來投射電影,讓使用者從遊戲到娛樂體驗完美的消費功能。另外,如結合語音助理的緊急救難、疲勞監控、幼童行為監控的功能等,讓用途幾乎完美滲透到所有的生活細節中。而在眾多功能驅動下,正副駕駛與後座專用的螢幕大型化,甚至可拆卸,都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功能。我們很難想像,車廠竟然會為了提高續航力,竟然會從加溫安全帶、音場控制上著手,從舒適度上,透過功能的改善,降低各種汽車的耗電,提升續航力。以上這些功能,多數押在2025年之前商品化、量產銷售的車輛中。2022年是電動車銷售量超過1,000萬輛的元年,而2025年可能是所有大車廠一決勝負的關鍵之年。
2023/2/14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3):造車新勢力觀察
Tesla在美國市佔率依然過半,但因平價汽車上市,2025年時能否維持20%以上的市佔率仍是未知數。2022年中國補貼政策結束,但美國IRA法案上路,獨厚當地業者,各廠短兵相接,Tesla降價,比亞迪、福特(Ford)擴廠。但Tesla在中國市佔率跌到7.3%,排名第三,輸給比亞迪的30%與上汽的11%,而南韓汽車產業受到IRA法案與本土市場欠佳的影響,2023年可能小幅下滑,這些都是市場上影響力消長的重要變化。台灣鴻海集團2022年營收超越2,000億美元,對這樣的企業集團而言,如果對電動車的轉型商機無感,可能是萬劫不復的失策,而鴻海也不可能只以生產零組件為目標,以MIH做為整車發展的布局,並不令人意外。估計2022年集團年營收可達140億美元的台達電,宣示要在2030年達到營收倍增的目標,在汽車三電上都不會缺席。早已經與Tesla搭上線的廣達,還有許多生產感測器、網通的廠商,甚至晶圓代工大廠都不會錯過電動車的商機。自從Tesla在2017年生產電動車之後,透過資本市場的資金優勢,相繼在中國、墨西哥、德國等地布局生產基地,近期甚至傳出也將在南韓進行大規模投資。但Tesla在中國市場顯然遇到瓶頸,歐美系的車廠被當地多種品牌、規格圍剿,而中國限制Tesla進入特定區域也影響銷售,未來Tesla產出的數據如何管理,更是外資車廠的重要挑戰。汽車不僅僅是製造業,也是必須與在地網路服務高度連結的服務業。相較於後起的Tesla,蘋果(Apple)顯然更為謹慎,預期在2026年推出Apple Car,以單價10萬美元以上的高階市場為目標。蘋果就是蘋果,定義市場、連結網路與忠實客群,都是蘋果引以為傲的企業DNA。鴻海則希望2025年時電動車市佔率達5%,估計營收是1兆元。近期鴻海與NVIDIA合作ECU,進軍自駕車商機。在整車模組設計上,鴻海與恩智浦(NXP)合作,並發展智慧座艙系統。美國的Lordstown,則是做皮卡的夥伴。至於車用半導體,鴻海與國巨之間的合作是個序曲,而透過鴻揚半導體投資盛新,取得第三類半導體碳化矽(SiC)的門票。2022年6月的東協南亞之行,劉揚偉除促成整套的跨國合作機制之外,也為鴻海在新時代的東協南亞布局做最好的鋪陳。任何一個轉身都是艱困的挑戰,劉揚偉如何下棋、郭台銘會在背後下指導棋嗎?全球化量產的時代已經過去,系統整合、軟硬通吃、分散型生產體系才是王道,我們預期結合租賃、車用電池再利用等各種創新的營運模式,也將影響電動車產業的商機。
2023/2/13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2):中國電動車產業觀察
我們可以將參與角逐電動車的業者區分為中系大廠、傳統車廠、造車新勢力、網路巨擘等四大主力,根據市場趨勢、產業格局與技術變遷,逐一探索廠商在電動車的布局與戰略。中國鬆緊不一的防疫政策,高度影響車廠生產與銷售量,歐系的福斯汽車(Volkswagen)等廠商調低2022年銷售量,很多外資車廠面臨退出中國市場的淘汰邊緣。相反的,歐洲市場對中國而言極具吸引力,關鍵在於歐洲相對完備的充電設施,而歐洲車廠專注高階市場,中國車可以彌補平價市場的空缺,估計中國電動車的歐洲市佔率,將從2022年的5%,增加到2023年的8%與2025年的15%。如同前述,2022年中國電動車市場大約600萬輛,而美中貿易大戰與「去中化」,讓中國車廠努力往上游整合,也往外突圍。不久前比亞迪宣稱,要在印度搶下4成市佔率,但「排中」氛圍對比亞迪不利。目前比亞迪在印度已經有兩條電動車生產線,但產量仍小,僅年產1萬輛。德國租車公司向比亞迪購買10萬輛,背後不會只是成本優勢,極可能是營運模式的突破。一旦中國有計畫地維持誘人的地位,所有的上游晶片廠,都會調校出適合中國規格的晶片,而比亞迪也將自行開發智慧駕駛晶片。不僅如此,中國的車廠積極建立一條龍的產銷體系,鑑於海運機制失衡,中國車廠比亞迪、上汽甚至正在建構自己的船隊。除比亞迪之外,其餘車廠,如蔚來汽車,都是賣愈多虧愈大。但中國業者為何不退,關鍵在於手機飽和、智慧汽車是智慧應用的關鍵環節。最重要的是,中國將以電動車為突破西方封鎖的突破口。小米將在2024年開始量產電動車,雷軍說電動車是接續手機的核心事業,更是智慧應用的關鍵平台,儘管汽車產業高手如雲,但小米不會錯過這個風雲際會的新商機。中國市場是電動車產業溫床2022年前三季,中國汽車出口220萬輛,電動車扮演主力,貢獻率達29%。已經具備經濟規模,且能維持獲利模式的比亞迪,在IGBT領域積極布局,在SiC半導體上,比亞迪半導體在中國19%的市佔率也僅次於英飛凌(Infineon )。中國車廠價格優勢十分明顯,主要原因是中國的電池優勢、產品多元選擇,而政府補貼則是另一大優勢。內需市場提供很大的助力,估計中國汽車市場在2021~2023年間電動車滲透率是15%、27%、35%。而短里程(250km內)的微型電動車更是中國的強項,多元並舉、高度的市場滲透力,是中國未來在電動車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力。對中國汽車業者而言,到底是賣汽車,還是賣服務呢?未來購買汽車的人是駕駛、副駕駛,還是享受汽車空間與應用服務的乘客呢?一旦汽車產業不再賣產品,而是賣服務時,海外市場的經營將會是一大挑戰。
2023/2/10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1):ICT產業振衰起敝關鍵
在2022年下半學期,DIGITIMES與逢甲大學合作,針對中部地區的汽車產業,以前瞻視野探索電動車產業可能遭遇的問題。在前校長李秉乾、佘日新、葉守禮等幾位教授的幫忙下,我們授權教授與學生使用DIGITIMES資料庫,並將所有研究內容彙整成8個報告,每個小組分別簡報。為了幫他們打分數,我得讀完所有的報告、做成筆記。既然已經做成筆記,稍事整理之後跟大家分享,讓大家以宏觀的角度觀察汽車產業的關鍵變革。電動車被視為掛著輪子的行動電腦,甚至是超級電腦,也被視為ICT產業振衰起敝的新動能,更是電子業與傳統汽車業交鋒的主戰場。這個主戰場背後有幾個關鍵趨勢:電動車銷售量在2022年首度突破1,000萬輛,中國貢獻將近6成,電動車產業將成中國在G2格局中的突破口;區域生產已成關鍵趨勢,電動車商機推波助瀾,甚至影響晶片生產的布局;量產機制將從量變進入質變,車聯網與汽車的多元商機將是未來10年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動能。受到疫情、通膨、晶片短缺的影響,2022年全球汽車市場僅有將近8,000萬輛的銷售量,雖不如2017年高峰時的9,500萬輛,但電動車銷售量突破1,000萬輛。其中,中國車廠貢獻600萬輛,比亞迪領先群雄,Tesla也年產131萬輛。電動車已經不是未來市場,而是正在快速上揚的新商機。除中國與Tesla的產量之外,還有4分之1的電動車是誰在生產的?大家都想讓Tesla下馬,多少是傳統車廠的力量,多少是造車新勢力的貢獻呢?顯然中國將以電動車做為突破美國封鎖的主力產業,美國力保本土市場與創新動能,而來自電子業與網路業的造車新勢力,也虎視眈眈地伺機而動。來自汽車的需求,讓半導體、面板、感測器等關鍵零件業者摩拳擦掌,躍躍欲試。2023年中,汽車市場的商機依舊瀰漫煙硝味,轉變的過程中商機無限,誰會輕易錯過呢?除掌握充電樁、車載鏡頭、光達(LiDAR)、雷達、感測器這些元件的發展資訊之外,尚要兼顧車聯網、國際分工與區域型商機的重要變化。印度2022年已經以430萬輛的需求,超越日本,名列全球第四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的電動車以本土市場為基礎,正在蠶食歐洲市場。Tesla不會滿足於美國市場獨佔地位,但在中國市場成績顯然不如預期,2022年市值暴跌7成的Tesla,在2022年交出131萬輛,成長40%的成績,可以在電動車市場上繼續維持領先地位嗎?全球汽車市場曾在2017年達到9,500萬輛高峰,但之後因為疫情等因素走跌,估計2023年可成長5.6%,銷售8,360萬輛。過去3年電動車銷售數量成長5倍,但油電混合(PHEV)車也成長了4倍,估計全球EV市場在2023年可達1,388萬輛,成長35%,滲透率達16.3%。當中最受矚目的,是60%市場來自中國,歐洲與美國各佔25%與10%。東協南亞的國家雖然興致勃勃,但當地的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將是發展產業與市場的致命傷。
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