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電流大戰續集—愛迪生、西屋以及Tesla
在電學的世界裡,大家耳熟能詳是早期奠下基石的幾位科學家,如庫倫、伏特、安培、法拉第以及歐姆等,清一色的都來自於歐洲。但是隨著在應用端的推展,以及美國在十九世紀後期國力的崛起,電學的發展以及在應用端重要的里程碑,也漸漸地由美洲大陸所取代。電影《電流大戰》所描述的就是發生在美國本土,主導電力系統中,直流電與交流電間的論戰。直流電是由愛迪生所領軍,而西屋則是交流電的擁護者。特斯拉則因為卓越的技術能力,在兩者間扮演關鍵的角色。
時間標準化與秒的定義
資通訊應用若採用分散式系統,不同電腦間的時鐘同步就非常重要。
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去過巴黎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在年輕的時候在巴黎待過一段時間,當時他只是位給報社及雜誌寫專欄的作家,生活拮据靠微薄的稿費維生,但是卻得以在咖啡廳或小酒館,與藝文界的朋友高談闊論,逛遍巴黎各博物館及美術館。領到稿費可以打個牙祭或小小賭個賽馬,因此海明威心目中的巴黎,是一輩子跟著他,且可以帶著走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
6G、低軌道衛星與太赫茲通訊
當5G的戰火還在方興未艾之際,6G或稱為B5G(beyond 5G)的煙硝味已逐漸蔓延中。6G目前還是處在一個非常具有想像力的國度裡,各類不同的需求及解決方案不斷地在探討中。6G目前主要的訴求在於,比5G更高的傳輸速率及更低的延遲,另外一個重點就在於全球涵蓋,包括人煙罕至的地表及海洋。為了全球涵蓋,已經在進行中的低軌道衛星通訊,將必然納入6G的範圍,這包括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載具及結合太空旅行,儼然已形成一股龐大的商業勢力在逐步推動中。
哈佛的馬克電腦
我最早聽過的馬克一號、二號、三號,是艾肯(Howard Aiken)在哈佛大學研發的電腦。艾肯是哈佛物理系博士生,每天花很長的時間拿著鉛筆計算。當時已有打孔卡計算機(一次只能執行一個算數運算),但需人工操作。他想,如果這些計算能自動完成多好。
半導體產業增值的第三條路徑:新材料的應用
半導體產業的共同技術路線圖於2016年自原先沿用的ITRS(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轉成HIR(Heterogeneous International Roadmap),這象徵了半導體產業增值手段典範的移轉:從原先只聚焦在製程微縮為主軸的增值手段,轉換成以封裝手段將不同製程、不同功能晶片結合在一起的系統整合增值手段。
貝爾的電話廣告
在台灣,有95%的消費者會上網搜尋,而在搜尋後有超過80%的網民會做出消費決定。於是乎許多網路公司提供透過搜尋關鍵字的廣告,讓商家的網站與服務在搜尋引擎上更顯而易見,精準鎖定顧客的需求。這種方式讓我有速成、方便麵的輕飄飄感覺,我懷念早年電話廣告的「厚實感」。
台灣碳化矽半導體產業的序曲與樂章
日前莊衍松兄在《電子時報》專文中,談到了台灣碳化矽(SiC)半導體的發展歷程,文中提到在工研院以及瀚薪科技在早期所扮演的角色。瀚薪在2020年初已經轉往中國發展,受到國人高度的關注,由於個人在早期不論在工研院、瀚薪,甚至後來的漢磊,都參與並催生了其在碳化矽半導體的研發及製造,因此覺得有必要將當時的時空,以及決策考量做一個說明。
綠電需求遞增 搭配能源管理完善企業低碳布局
因應氣候變遷,淨零排放(Net Zero)、碳中和(Carbon Neutral)成為國際社會追求的標的,美國、日本、歐盟承諾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國際企業如蘋果(Apple)、Google、Facebook等也紛紛響應倡議邁向碳中和目標。
從CRT到AR的智慧顯示器
最近我們利用AR眼鏡,接上5G手機,在白草莓園溫室進行智慧農業教學,成效非常好。運用場域包括中華電信的板橋羅丹農場、新竹寶山農場,並在彰化縣農業處的「智慧農業推廣中心」揭牌正式啟用時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