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虛實整合脈絡 大步邁進工業4.0 智慧應用 影音
Wolfspeed
touch

打通虛實整合脈絡 大步邁進工業4.0

國際知名的大數據專家李傑曾說,工業4.0重點不在於改造工廠,也並非購置機器人,而是改變觀念思維,致力填補客戶的需求缺口。來源:Industriall-union.org
國際知名的大數據專家李傑曾說,工業4.0重點不在於改造工廠,也並非購置機器人,而是改變觀念思維,致力填補客戶的需求缺口。來源:Industriall-union.org

兩年一度的歐洲工具機大展(EMO),於2017年9月在德國漢諾威盛行,由於EMO堪稱機械產業盛事,全球相關業者皆齊聚在此,故對於世界五大工具機製造國之一的台灣而言,EMO算是商機拓展的重要場域。本屆EMO吹起工業4.0、數位化生產風潮,將主題定調為「物聯網促進智慧生產」。

為呼應大會主題,參展的台廠精銳盡出,譬如已躋身全球前三大CNC工具機集團的友嘉,便大舉展示多條工業4.0示範線。近期將「工業4.0」列為展示主題之例,並不僅有EMO大展,不久前於台灣舉辦的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CIT),也特別規劃「台德工業4.0暨物聯網」、「智慧製造的創新實踐」等論壇活動,探討工業4.0的最新脈動與未來展望;當然,同樣在不久前落幕的「2017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更稱得上是史上少見大規模的工業4.0、智慧自動化展示平台。

西門子的安貝格數位化工廠,一向被喻為最貼近工業4.0精髓的典範。來源:Siemens

西門子的安貝格數位化工廠,一向被喻為最貼近工業4.0精髓的典範。來源:Siemens

由此可見,儘管工業4.0議題已被談論多年,熱度仍有增無減。某家在電源管理、散熱等領域夙負盛名的台灣電子製造大廠,誓言朝向工業4.0目標積極邁進,全力推動生產自動化,擬以機器人取代產線人員,期望在5年內縮減九成人力。

綜上所述,多數人對於工業4.0的認知,不外乎就是機器人、智慧機械、自動化,基於工業4.0概念形成的智慧工廠,即是無人工廠或關燈工廠;殊不知這些對工業4.0的種種詮釋,似乎都有瞎子摸象意味,只因台灣一向擅長大量生產、代工製造,製造業者的思路多圍繞在技術、製造或是產品等環節,已然根深蒂固,也難免影響業者對於工業4.0的解讀方向,未能命中工業4.0核心精髓。

工業4.0不等於自動化  亦非機器人

國外專家曾說,工業4.0就是藉由虛實整合,即時彙集並分析終端用戶的需求,藉以驅動生產、服務甚或整個商業模式的創新;言下之意,台灣企業關注的技術、製造乃至產品,在工業4.0之中都僅是手段而非目的,重點在於藉由實現全自動化、個性化、彈性化、自我優化的高效率生產模式,做出最能滿足個別消費者期望的產品,並隨著產品提供高值化服務。欲實現工業4.0,絕對不只是導入工業物聯網、啟用機器人或推動產線自動化即可了事,還需要深度轉變商業思維與商業模式。

說起工業4.0或智慧製造,人們腦海中立即浮現的最佳場景,即是西門子的安貝格(Amberg)數位化工廠,持平而論,這座工廠確實展現了諸多有別於其他工廠的能耐,被喻為地表中最接近工業4.0的典範工廠,並不為過。

安貝格工廠有能力生產千餘種不同型號的產品,每個月可量產多達100萬個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LC),等於每秒就產出一個控制器,倚靠生產設備與電腦就可自主處理高達75%的製程工序,意即僅有25%的工作仍需透過人力來執行,而這些人工負擔多集中在生產過程的前端,例如將裸電路板放置到生產線上,爾後一切運作皆自動化執行。

除此之外,Siemtaic生產執行系統每天產生並儲存高達5,000萬條生產過程數據,而工廠的出錯率僅為「12 dpm」,也就是每生產100萬個產品,最多只有12個瑕疵品,產品合格率高達99.9988%,首檢通過率達到99.5%水準;放眼全球,幾乎可確定其餘沒有任何一間廠房的缺陷率,能像安貝格工廠如此之低。另一方面,安貝格工廠的設備可用率恆常超過85%,每年所服務的客戶數量可達到60,000家之多。

讓人不禁好奇,安貝格工廠之所以表現突出,背後究竟是基於何等助力?主要關鍵在於「融合」,即是讓實體的製造世界,與虛擬的製造世界,真正融合在一起,所以在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各自對應的不同工作單位,接受到的資訊完全相同,且完全不需經由人力或傳統媒介進行資訊的拋轉,如此各部門便可輕易藉由數位化手段完成自己的工作,使得產品生命週期當中每一個里程碑,皆猶如行雲流水般一步接著一步地精準推進。

前述的完全融合,建立在一個必要的基礎,乃是產品生命週期(PLM)、製造執行系統(MES),與全方位整合自動化(TIA)等關鍵技術彼此間的高度整合。

對於工廠,不管論及智慧製造或傳統製造,環顧整體價值鏈,都不脫離幾個必要環節,依序是產品設計、生產規劃、生產工程、生產執行、服務,簡言之即包含了產品設計、製程規劃、生產等三大段落。

以三大段落而論,位居最前段的產品設計,以及最末端的生產,長期以來各自都有頗為好用的輔助工具,產品設計部份有CAD/CAM/CAE,至於生產方面,則有製造現場控制系統(Shop Floor Control;SFC),藉以確保製品(Work In Process;WIP)的數量管控與轉移,反觀位居中間段的工程製造規劃,一直以來未有適當的輔助工具,以致數位化程度相對低落。

單一資料骨幹  貫穿開發到生產所有階段

影響所及,經由產品設計階段產生的數據,必須透過傳統的溝通媒介,例如電話、紙張、電子郵件、Office文件等,再搭配一些轉檔工具,才能輾轉進入生產段,不僅傳遞效率低落,也經常產生失誤,導致重工、品質不符預期、交期延誤等負面因素揮之不去,也讓企業念茲在茲的Time-to-Market進程,始終沒能有效縮短;可想而知,如果企業任由此情況持續發生,代表自動化、數位化的底蘊明顯不足,根本不可能實現工業4.0。

為解決此一難題,安貝格工廠很久之前即導入MES,統合控管產品在生產線上的各種即時資訊,因而讓產線的靈活性大幅提升;比方說一條自動化產線上若有9個工位,以往每個工位都必須配置1名作業員,每人各就各位共同產製同一種產品,在加入MES後,每位作業員可同時兼顧3個工位,各自生產不同的產品。

儘管隨著MES的導入,有助於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但基本上仍不脫離「批量」觀念,距離真正訴求少量多樣的大規模定製,仍有不小差距。因此安貝格工廠後來推動一個更重要的進化工程,決定以PLM軟體作為單一資料骨幹,建立一條貫穿設計、製程到生產造所有階段的共同數位線(Digital Thread),確保設計師、開發人員、製造工程師、生產專家及服務支援團隊等不同角色,彼此間皆能共享一致的資料來源,不會再因為所用工具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更不需要再仰賴人力居間溝通或轉檔,光做到這一步,在製造業領域即算是重大突破。

然而該工廠厲害之處尚不僅止於此,還導入整套製造運營管理(MOM)機制,裡頭除了MES外,另包括R&D平台(用於簡化配方產品的R&D流程,確保最終設計一致移轉至製造階段),以及先進計畫及排程(APS)、流程視覺化及監控、品質管理系統,再搭配BOP及虛擬製造模擬。

透過這些數位化基礎,該工廠徹底實現數位雙胞胎(Digital Twin)願景,可以不停針對製程或產線的規劃設計結果,進行虛擬模擬與調試,而非實體的模擬測試,因此速度快且成本低,更能輕易去除掉任何一個潛在的閒置或浪費因子,順勢充分實踐了工業4.0強調的虛實整合系統(CPS)精神,此例相當值得台灣製造業借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