汎銓以材料分析比較台積電和三星的晶片 智慧應用 影音
聚陽實業
Event

汎銓以材料分析比較台積電和三星的晶片

  • 鄭斐文台北

台積電和三星的晶片戰不斷,各有優勢,究竟誰的晶片較符合大眾的期待很難判斷,因此,汎銓科技以材料分析的方式並加上高解析度的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影像分析,兩廠商晶片中SRAM區域及FinEFT工藝的差別,了解台積電和三星的10 nm製程。

SRAM大小及密度

6T SRAM單元面積越小,表示在同樣尺寸大小的元件可以植入更多的記憶單元。i8製程中的鰭間距(Fin pitch)較S8的小,進而影響了6T SRAM的單元面積,i8其面積為0.040 um2遠遠小於S8的0.049 um2,所以相信i8整體效能勝出,跟其邏輯區域搭載單元數量有相對之關係。

FinFET結構與特性

進一步來看兩者間Fin結構的差異,輔助TEM的影像以及EDS圖像,可以解析其極細微的差異,統整了一些N-Fins的指標性的尺寸,在這裡可以發現兩家的製程設計走向不一樣的路線,S8致力於增加Fin High(與閘極接觸的鰭高)以及Fin Width(寬度),因此S8在這兩個數字上都是略勝i8的,這個設計完全符合FinFET增加通道面積的概念,但是雖然i8可能在通道面積的上略小於S8,但是其Fin Pitch(兩鰭間距)卻比S8小了非常多,因此認為i8除了增加通道面積外的同時,也兼顧縮小了單元面積大小,終致能大大增加SRAM單元數量。

另一方面在材料選擇上,從EDS mapping可以清楚得知,兩者10 nm製程的FinFET成分組成是大同小異。同時,沒有觀察到與前一代16/14 nm製程不同的特別材料,相信目前此處製程材料使用趨於穩定。

SiGe組成與應變

在目前的製程中磊晶所成長的SiGe結構,係利用SiGe與Si之間晶格常數差異產生應變,從而提高載子的遷移率,這使得邏輯元件在相同尺寸下,性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觀察Fin上方磊晶的SiGe結構,可以看到S8的SiGe相對面積較小,可能其在製程的過程中有較大的SiGe損失,這一點在i8中可以看到其SiGe整體結構優於S8的表現。

最後在HAADF影像及EDS成分分析上,都能觀察到兩者的SiGe皆呈現兩個不同濃度的成分分布,中心與外層的Ge濃度不相同,相信濃度變化的SiGe應可致更大的應變,使得載子的遷移率可以有效地提升。

金屬內連結以及尺寸微縮

最後使用SEM觀察到整體SRAM金屬連線的狀況,i8在這個部分遠遠勝過S8,i8的尺寸就比S8將近少了300 nm,在這個金屬連線迅速降低的情況下,相對而言即是帶來寄生電容及訊號延遲(RC-delay)的現象。

汎銓科技總結i8與S8的FinFET比較,S8規規矩矩地走向尺寸微縮,以及增加通道面積的方向,但是i8在這個架構概念下增加了更多的巧思,來提升整體邏輯區的密度,同時也在製程中添進了一些極微小的差異來改善效能。而材料分析就是幫助製程端發現且了解這些極小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