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PLM協同作業環境 避免犯錯的重要一步 智慧應用 影音
Vicor
Event

導入PLM協同作業環境 避免犯錯的重要一步

  • DIGITIMES企劃

任何產品,問世後不論炙手可熱或乏人問津,產品從設計、製造、安裝、操作、使用、維修、升級、廢棄、拆解、回收等流程,這些從無到有、由生至死的過程,無非就是該產品的生命週期,在週期中的每一階段,都需要被賦予不同的管理措施。

對製造業而言,倘若因管控不力、溝通不良,從而產生重工、重複購料等種種積弊,其所可能損失的,將不僅是金錢或時間,而是肇因於無法Time-to-Market而遭對手迎頭趕上,甚至從此一蹶不振;如何消弭這些疑慮?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系統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嚴謹而精確的產品定義是第一步

正所謂好的開始即是成功的一半,綜觀絕大多數叫好又叫座的產品,其開啟生命週期的第一步,無疑都具有嚴謹而精確的產品定義;也就是說,催生此一產品的背後推手、意即產品製造商,其內部不管有幾個部門,都可以肯定,這些部門對於產品的認知,一定是井然有序的,絕不至於人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正因如此,他們都將以共通的產品文件為依歸,而這些文件對於產品特質或功能的描述,皆屬一致。

在此情況下,那怕出現設計變更,導致產品定義改弦更張,但不管是研發、設計、生管、組裝、加工、測試、採購、財務等所有部門,一定會同步掌握此一變動資訊,絕無訊息傳遞的死角,藉以確保大家對於產品的認知持續一致,如此一來,自然也有助於維繫產品的品質、可用性與客戶接受度,使得該製造商得以維持競爭力,並提高市場佔有率。

按照一般的見解,PLM可以從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或供應鏈管理(SCM)等異質系統擷取相關資訊,藉此與產品知識產生關聯,繼而得以協助企業,讓不論是製造、業務、採購或後勤支援等與產品相關的一干人等,皆可展現優異的作業效能。

換言之,有了PLM,企業無疑可藉此搭起一個共通平台,無需顧慮內部不同團隊分處異地,也不需憂心與外部供應商或協力夥伴溝通不易,大家都可透過單一網絡進行概念設計、產品設計、產品生產及產品維護。在此前提下,所有參與特定產品發展計畫的部門,不論是產品規劃、設計、計算、成型、控制、業務、售後服務等,乃至這些部門成員所採用的應用工具,諸如ERP、CAD、CAE、CAM、MES等,都有權使用單一PLM資料庫。

至於一般PLM系統當中所具備的功能模組,大致包括了文件管理、圖檔整合管理、零件管理、產品結構管理、工程變更管理、客戶?供應商產品協同管理等基本項目,當然在這些項目之外,另有工作流程(Workflow)管理機制,用以推動相關功能的正常運轉。

由此可見,PLM對於製造業的重要性,著實不言可喻。那麼,近年全球PLM市場規模,究竟呈現何等變化?

全球經濟持平  導致PLM市況趨緩

根據PLM策略管理諮詢與調查研究機構CIMdata統計,在2012年,全球廣義PLM市場產值為333億美元,較前1年度增長11.3%,但如果僅將統計範圍限定在機械電腦輔助設計(MCAD)、模擬與分析(S&A)、協同產品定義管理(cPDm)、數位控制(NC)、電腦輔助製造(CAM)及數位製造(Digital Manufacturing),也就是所謂的「主流PLM」範疇,則當年市場產值達210億美元,年增率為12.1%。

綜觀上述數據,不管從任何角度,2012年的PLM市場規模,都至少維持在二位數字的成長率,顯見增長的勢頭相當強勁。

時至2013年,CIMdata也依慣例做了相同的統計,當年全球廣義PLM市場產值為350億美元,僅較前1年度小增4.8%,成長態勢雖然不失平穩,但低於CIMdata先前的預估。其中工具軟體市場規模為226億美元,年增率為4.9%;cPDm市場規模為119億美元,年增率5.6%;數位製造市場規模為5.4億美元,年增率3.1%。

至於成長態勢一向突出的模擬與分析,2013年市場規模為43.14億美元,年增率則為7.1%;儘管相較於不同的PLM區塊,S&A增長力道確實相對強勁,但以約莫7個百分點的成長率來看,與過去幾年相比,其實算是較差成績。

隨著統計前述報告出爐,難免讓人覺得,縱使製造業對於PLM仍將多所倚賴,市場需求絕無迅速崩跌或消失的可能性,但如今顯然已是激情過後,不再是過去動輒二位數字增長的態勢;4月在大陸舉行的一場論壇,CIMdata研究總監Stan Przybylinski也針對2013年市場變化提出看法,他認為,全球經濟景氣持平,影響企業採購意願,是促使PLM成長力道趨緩的主要因素。

看到這裡,若干基於不欲提撥預算,抑或因過往導入失敗而心生畏懼的製造業者,可能鬆了一口氣,甚至放下心中大石,心想全世界的同業都開始不關愛PLM了,自己似乎也無需繼續戀棧;但如果真的這麼想,恐怕失之偏頗。

業者認為,正所謂危機入市,往往適逢市道低迷之際,買方主導的力量通常會大一些,值此時刻,企業如果想要新導入PLM、追加功能模組、找廠商來做概念驗證(PoC)、設法讓過去導入失利的系統「復活」…等等,不管是議價或廠商配合度,似乎都一切好談,企業實在應該把握機會,趁勢調整體質、藉此累積競爭實力才是。

況且,全球PLM市場在2013期間趨於緩和平靜,並不意謂從此一去不回頭!CIMdata的Stan Przybylinski認為,最快2015年,PLM市場便可望擺脫沈寂態勢,呈現相對活躍熱絡的景氣。

循環經濟聲浪起  不靠PLM將難以因應

為何如此?CIMdata總裁Peter Bilello認為,關鍵就在於「循環經濟」。何謂循環經濟?其為一種新型態的經濟發展模式,主要特徵包括了「減量化」、「再利用」與「資源化」,一切以提高資源的高效利用、循環利用為依歸;透過對傳統製造業的技術改造,促使資源耗用、廢棄物排放趨於最小化,以期降低環境成本,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終至讓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相處。

Peter Bilello指出,時至今日,企業為了呼應循環經濟潮流,開始重視產品在製造、使用過程當中,必須減少對於環境的衝擊,影響所及,難免凸顯傳統單向線性式產品生命週期管理模式之不合時宜,必須因應循環經濟所蘊含的多閉鎖環(Closed-Loop)特性,善盡產品生命週期管理之責,無疑是全新挑戰,意欲克服爾後接踵而來的考驗,採用PLM系統工具實屬必要。

當然,有些製造商自然其水平並未高到要談循環經濟的地步,且往來的大客戶,並未針對環保、節能等議題多所要求,看似仍無導入PLM的迫切性。但撇開這些攸關環境保育、節能減碳等社會責任議題不談,但PLM之於製造業者,尚有一項非常顯而易見的利基,那便是避免犯錯。

犯什麼錯?就以設計變更為例,此事一旦發生,企業若不靠系統,只憑藉傳統諸如電子郵件、電話或傳真等溝通管道,真能確保研發、生管、組裝、加工、測試、採購等各個單位,大家手中的版本資訊都已同步更新?在這些環節之中,只要有任何一方由於並未即時更新,仍兀自執行更新前的作業計畫,那麼僅是一根毫不起眼的小螺絲釘,都有可能延宕整個產品發展大計,後果如此嚴重,自然是淘天大錯!

因此,基於產品管理愈趨複雜,抑或產品跨區域開發與協調管理任務日益繁重,製造業透過IT系統以建構協同作業環境,起碼有助於避免犯下低級錯誤,單憑這點,導入PLM即有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