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擘畫完整無線解決服務 加速IoT應用落地 智慧應用 影音
瑞力登
台灣3D互動影像顯示產業協會

研華擘畫完整無線解決服務 加速IoT應用落地

針對未來數年物聯網(IoT)裝置的發展,各大研究機構皆有樂觀預測,譬如Gartner預估到2020年前,全球將有250億台連網裝置,IDC則預估有280億台IoT裝置,顯示IoT裝置市場後勢強勁。

研華嵌入式運算核心事業群產品企劃資深經理林裕雄認為,欲發揮IoT商業價值,需歷經平台接入、平台運營、數據實現等三步驟,而連網接入裝置正是價值鏈的起始點,重要性不言可喻。但要想打造IoT裝置並非易事,只因現今存在眾多無線通訊標準,無法定於一尊,而各場域適用的協定也不盡相同,以致裝置開發流程極為繁複。

藉由M2.COM,實現萬物聯網第一步

為簡化開發流程,研華致力推廣M2.COM開放式標準IoT感知平台,其支援涵蓋75支模組針腳的M.2標準介面,30mm長x22mm寬標準尺寸,及Arm mbed開發環境,也內含Arm Cortex-M微處理器,預載設備管理、連線管理及應用使能等標準軟體。開發商不論選用LoRa、Sigfox、WiSUN、Wi-Fi、藍牙、Dust或NB-IoT等研華WISE-1500系列M2.COM無線模組,都完全Pin-to-Pin 相容,並可重複使用一致程式碼,甚至從mbed開發社群擷取可用的程式碼資源。

林裕雄說,為確保IoT裝置順利串接無線感測器,研華提供一系列工具套件,含括支援TI、Bosch、Rohm、STM等多廠牌感測器的開發底板,若開發商所欲連結的感測器不在選項內,亦可運用Arduino底板來滿足需求,為裝置賦予IoT感知能力。

綜上所述,藉助WISE-1500 系列M2.COM模組,已打通軟硬體開發多個環節,但至此為止,開發商的工作尚未結束,首先後續在安裝天線後,必須確保能有水準之上的RF效能表現,其次即使確認RF效能驗無虞,充其量也僅算是概念驗證(POC)大功告成,欲邁向真正商品化,還得通過一連串認證程序,其間存在不小難度。

為此研華提供一條龍服務,除如前所述提供開發包,裨益客戶打造各式感知裝置外,也協助進行RF量測,甚至進一步協助通過各項認證,希望藉由端到端Design-in加值服務,讓IoT裝置開發商加速Time-to-Market進程。

結合數據分析與可視化,達成IoT終極價值

前面提及IoT價值鏈三部曲,在滿足「接入先行」後,下一步即需面對「平台運營」挑戰。有關這部分,研華提供的關鍵方案正是WISE-PaaS。

研華嵌入式運算核心事業群產品協理林啟文,透過一個水資源處理場景,闡述WISE-PaaS功效。他指出,業主從WISE-PaaS視覺化儀表板的中間區塊,可一目瞭然綜觀各處理廠的運作是否正常,至於右側位置則呈現KPI達成狀態,舉凡各處理廠的產值為何、耗用多少資源,皆能清楚窺見,另透過左側區塊,可結合影像呈現,甚至抽取相關設備的管理數據,詳細監測某些特定場域的現狀。具體來說,透過此儀表板,舉凡水處理的進出流量管控、抽水馬達的電壓管控、空氣品質的監測…等等關鍵細節,都能被業主迅速掌握,據以提升營運管理效能。

林啟文指出,除此之外,客戶可善用WISE-PaaS平台上的MongoDB、PostgreDB、InfluxDB 等不同性質資料庫服務,及TensorFlow 、Caffee等深度學習架構,針對源自底層感測器、經由邊緣闡道器上傳的數據,進行加值處理、人工智慧分析,終至產生智慧決策。

未來,研華以Embedded IoT平台為解決方案的設計基礎,並與Wise PaaS整合,滿足嵌入式物聯網資料收集器、嵌入式物聯網智慧電表、嵌入式物聯網閘道系統等關鍵基礎建設,後續經由資訊流整合、可視化管理與大數據應用,催生多項機器數據服務,並展現「數據實現」效益之經典案例,將持續不斷累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