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點火、產業響應,齊力推動電動大客車國產化與智慧化 智慧應用 影音
聚陽實業
hotspot

政策點火、產業響應,齊力推動電動大客車國產化與智慧化

  • 陳毅斌台北

交通部長林佳龍(圖右)頒發核定函給通過示範計畫車輛業者資格審查成運汽車製造公司董事長吳定發(圖左)。李建良攝
交通部長林佳龍(圖右)頒發核定函給通過示範計畫車輛業者資格審查成運汽車製造公司董事長吳定發(圖左)。李建良攝

現今「車輛電動化」成為火熱題材,屢屢在資本市場捲起千堆雪;只因舉世各國為防制空污,紛紛祭出車輛電動化政策,訂定禁售汽油乘用車、全面採購電動巴士的時間表。

為求卡位全球電動車商機,行政院決定優先切入電動巴士,宣示「2030年公共巴士全面電動化」目標,而交通部也在去年(2020)頒布「交通部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車輛業者資格審查作業要點」、並修正「交通部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補助作業要點」。

估計在2021~2030年十年間把近1.6萬輛柴油巴士汰換為國產電動大客車,可望創造新台幣1,700億元產值、增加56,000人就業機會。如今,前述示範計畫已展現初步成果。因此交通部於日前舉辦「2021電動大客車發展成果與展望論壇」,頒發核定函給通過示範計畫車輛業者資格審查的業者,也宣布即日起到5月底,受理相關補助申請。

組成國家隊  打造下一座護國神山

這場論壇聚集交通科技相關的產官學研專家,堪稱冠蓋雲集,而交通部部長林佳龍亦全程與會,彰顯政府力拚電動大客車智慧化、自動化與國產化的決心。林佳龍表示,台灣過去是國際汽車大廠的殖民地,始終缺乏技術自主,所以政府從電動巴士做起,把平台建立起來,促進各種關鍵零組件、創新應用軟硬結合,協助業者鍛鍊技術自主能力,累積經驗與大數據並淬鍊商業模式,進而組織國家隊打世界盃,為台灣建立下一座護國神山。

政府補助電動公車已有十年歷史,但成果有限,累積掛牌數仍低於600輛。故決定加大政策力道,推出示範補助計畫,期望藉由政策點火,做大電動巴士市場規模。林佳龍並宣誓,2030年公車電動化目標一定使命必達。

國際局勢丕變  利於台灣爭取市佔率

本次論壇的另一看點,在於通過資格審查的車輛業者現身分享經驗。名列上榜者之一的成運汽車製造公司董事長吳定發表示,示範計畫令產業界振奮,普遍盛讚將交通政策結合產業政策為「神來一筆」,有助扶植本土電動巴士產業。

吳定發指出,成運對於開發電動巴士,已設定五大核心目標。第一建立車身、底盤與三電系統自主設計能力。其次實現「15分鐘內從10%充至90%」快充目標,讓充電時間等同加油時間。再者滿足客運車輛每日營運200至800公里長、短途需求。

第四不改變既有都市輸配電系統。最後是符合國際市場未來快充系統之發展策略。更重要的,成運現正規劃ART智軌捷運系統,預計在今年完成智軌車輛與跟車系統,並規劃於2021年第3季至2022年完成對接AI無人駕駛。

有關外商業模式,成運規劃整車銷售、底盤車銷售、KD件銷售、三電銷售及整廠輸出等五種類型。此外成運現有廠區年產量達整車700輛、底盤車1,000輛,目前亦規劃興建電動巴士產業園區(估計佔地逾36,000坪),將邀請相關供應鏈廠商進駐,並設立研發中心、電池PACK及模組自動化生產廠、自動化大樑生產廠、車輛製造廠、海外發貨中心等,發展為全球性的電巴供應體系。

吳定發說,2019年時彭博社預估,2025年時全球電動巴士將達120萬輛,其中約65%由中國生產。但受美中貿易大戰及疫情影響,全球趨勢改變,預計中國的佔比可能下修,意謂台灣有望爭取更多全球市佔率。

成運正積極與海外國家洽談設廠組裝事宜,已接洽印度、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等多個國家。論壇的最後,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舉行綜合座談,多位與談人士針對「智慧電動巴士綠能產業升級」議題給出寶貴建議。

聯華電子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認為,電動巴士是千載難逢的契機,亟待交通部與經濟部給予方向引導、釋放誘因,讓產業界彼此連結起來,各自做互補的元素,減少重複投入。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博文認為,除補貼外,充電場站土地取得亦是重大問題,建議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早規畫。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葉哲良說,電動巴士的下一步發展就是無人載具,期望未來電動巴士朝自駕來推動,讓它進入公車專用道與ART系統。他認為若攤開電巴供應鏈,許多東西台灣未必有競爭力,故應聚焦發展車輛控制系統、動力系統、電能系統、智慧型ADAS系統等重點目標。

值得一提,針對諸多與談人提到的電巴智慧化議題,其實政府已有規畫,預計未來三年內達到Level 2~2.5,2026年提升到Level 3,再接續邁向Level 4或5。今後交通部將與經濟部密切合作,透過有序的戰略目標,導引產業界繼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