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能源轉型趨勢 台科大用高速運算讓風力發電效率最佳化 智慧應用 影音
聚陽實業
Event

因應能源轉型趨勢 台科大用高速運算讓風力發電效率最佳化

  • 林佩瑩台北

台灣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陳明志。國網中心
台灣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陳明志。國網中心

近幾年氣候快速變遷,各國紛紛啟動能源轉型,擴大綠色能源發電量成為政府的重點策略,在綠色能源中,技術成熟的風力發電廣為各國採用。台灣近期也大量建置風力發電機,台灣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陳明志團隊更著手啟動「大型垂直風力發電機最佳化設計計畫」,並藉由國研院國網中心的高速運算模擬風場,改善風力發電機的設計,提升發電效率。

陳明志指出,要提升風力發電機的發電效能,須先行模擬風場狀態,由於風場多變,模擬技術的細節相當多,如果計算網格數量不足,計算結果將難以精準,因此必須佈建高達數億的計算網格,以順利解析風場狀態。要順利完成大量數值計算,除了必須有數千顆核心運算外,還需匹配同等級的記憶體,才能縮短系統運算時間。

風場模擬對風力發電機的設計極為重要,其模擬方式是將風場細分成大量網格,再分析各網格中風量風速變化,台科大團隊的「大型垂直風力發電機最佳化設計計畫」,是透過特殊技術將CAD(電腦輔助)匯至直角正交網格,此作法可避免扭曲網格造成的結果失準外,還能解決重新產生網格的耗時問題。他透露相較於現行先固定轉速再找出對應風機性能曲線,此研究計畫則是計算風速對風力發電機葉片旋轉速度的影響,其結果會更直接明確。此外這項計畫也帶入基因演算法,從而找出最佳化的風力發電機葉片形狀,提升發電效率。

除了傳統的葉片旋轉式架構,陳明志團隊也著手研究新型態的風力發電機。他提到現在的風力發電機架構造價昂貴且噪音大,雖然屬於再生能源,但仍會影響環境生態,該團隊所研究的架構為風力震動式發電,也就是利用物體因風力產生的振幅產生電能,此一架構發出的噪音遠較現行風力發電機更小,而且無須葉片,機構零組件的可用壽命也更長,目前該團隊正模擬風場與物體震動的關係,希望讓震動幅度達到可發電的程度。

無論是旋轉式或震動式的風力發電,都需足夠的運算效能模擬風場,因此高效能運算對陳明志團隊的研究計畫極為重要。他指出功能強大的工具向來是研究計畫的最佳助力,以實驗室常見的顯微鏡為例,現在的顯微鏡功能與種類甚多,如電子顯微鏡,科學家可藉此看到不可見光或是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小物體,順利完成以往無法完成的研究,例如對病毒或基因的研究。在風場模擬也是如此,陳明志團隊的風場模擬網格數量極為龐大,若使用實驗室內的電腦,需要數十小時才能完成計算,但採用台灣杉超級電腦則僅需一小時,由此可看出國網中心高速運算服務對研究計畫的重要性。

目前「大型垂直風力發電機最佳化設計計畫」已有初步成果,陳明志團隊未來將持續善用國網中心的運算資源,提升研究效率,他也希望國網中心可進一步延伸功能,例如導入VR技術,讓計畫研究者可透過虛擬實境畫面,直觀看見模擬風場的風力流動狀態。他最後表示,高速運算能力將逐漸成為研究計畫的必要,不過高效能系統的建置成本與專業需求,都遠非一般研究團隊能負擔,國網中心提供的各種服務則填補了此一不足,並賦予台灣學術研究更強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