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榮科技以高度客製化能力 開創物聯網應用的新價值 智慧應用 影音
聚陽實業
AI Fine Tunning-ASUS

慧榮科技以高度客製化能力 開創物聯網應用的新價值

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產品企劃部協理黃士德(Stanley Huang)。
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產品企劃部協理黃士德(Stanley Huang)。

物聯網(IoT)的智慧應用一直在探索不同產業與使用場域的各種可能,在不斷的變動、更新與微調之下,使用者體驗獲得改善,也助長多元化的智慧應用紛至沓來,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產品企劃部協理黃士德(Stanley Huang)認為,隨著工作與生活場域中逐漸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感測器後,大量由感測器所蒐集到的資料,需要找尋一個有效的儲存方式來加以存放。

如果一切都要傳遞到雲端機房,成本效益非常不划算,所以透過人工智慧(AI)與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技術,適時提供原始資料的處理、辨識,甚至運用AI推論的半導體解決方案,將資料加以特徵化與標籤化,再儲存到雲端,整合到IoT的解決方案中,推動一股新興的技術變革。

邊緣裝置在這波變革扮演重要而積極角色,最顯著的效果展現在視訊影像與聲音的辨識上,黃士德就舉出大陸在道路系統上大量部署視訊攝影機,往往十字路口上裝設多達8台攝像鏡頭,視訊串流資料被拍攝下來之後,經過邊緣裝置的辨識後再上傳到雲端行動控制中心,所以警察調閱錄影檔案不用爬電線桿,政府的資料中心提供絕佳的便利性。

其他的應用如空拍機整合人工智慧的辨識功能,幫農夫數出一畝西瓜田的西瓜收成數量,或是幫養鴨人家解決河濱養殖四處遊走的鴨子計數的問題,更多的智慧農業的各種新型態的AI與IoT整合的智慧應用,不斷展現璀璨繽紛的使用典範,隱身其中都隨時隨地可以看到半導體解決方案提供讓這些美夢成真所彰顯的價值。

終端到雲端資料傳輸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儲存裝置不可抹滅的價值

IoT技術緊緊關聯著三大主要的半導體晶片,分別是感測器、微控制器(MCU)與通訊系統晶片,黃士德強調儲存裝置雖不列名其中,但是從終端到雲端的資料傳輸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可抹滅的角色,尤其是NAND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 Memory),在處理速度與成本的整合優勢下,大量使用在這些不同的技術端點與裝置上,由於每一種應用場景都不相同,搭配不同的資料連接介面與儲存的設定,都需要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來加以量身訂做與客製化設計。

慧榮科技是全球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的領導廠商,在過去十年,慧榮的控制晶片累積出貨量超過50億顆,執業界之牛耳,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本質上首先需要能夠支援全球六大NAND FLASH記憶體大廠的產品,由於記憶體晶片的製程技術節點因為逼近電子物理尺寸的極限,當積體電路的線寬無法再密集化之後,所以朝向3D結構發展,今年即將大量量產的96層記憶體晶片,慧榮的控制晶片也會同步上市,展望下一階段的128層3D NAND記憶體,也將指日可待。

再者,儲存裝置的傳輸介面一直是效能的重要指標,目前鎖定未來兩大方向,首先是PCIe NVMe在消費性與企業級SSD的應用,其次是UFS在行動裝置上的應用,在快閃記憶體資料傳輸速率上的提升也從單通道533 MB/S推升至800 MB/S之後,由於PCIe可以用平行並聯的多通道方式傳輸資料,比起SATA介面的速率,更可以充分滿足需要大容量與高速傳輸的記憶體的應用,但是無庸置疑的,記憶體控制晶片利用韌體(Firmware)所支援的大量客製化的功能,仍是NAND快閃記憶體可以進一步普及的幕後最大功臣。

從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到資料中心的儲存解決方案,迎接新挑戰

由於4位元儲存單元(4-bit-per-cell)的QLC技術今年已經產品化並成功量產,比傳統TLC的3位元儲存單元還多一個位元,好處是記憶體容量更大,但缺點是可靠性與寫入性能會比TLC低,因此QLC對控制晶片的技術要求更加嚴格,所需的記憶體單元的錯誤更正碼與軟硬體協同動作就需要考慮更為周詳,但是容量因此而擴增,價格可以再更低,將刺激更多的應用,未來發展實在令人期待。

黃士德認為這些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的新發展將幫助慧榮拓展資料中心儲存裝置的市場,瞄準資料中心所用的SSD儲存解決方案與應用,拓展新商機,並持續投資包括軟體、韌體與硬體的整合技術,2017年併購了大兆科技(Bigtera)構建軟體定義儲存管理系統,以滿足資料中心對SSD裝置所需要的管理需求。

至於目前在物聯網應用領域,慧榮仍以消費性與企業級SSD與行動裝置所需的eMMC/UFS的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為當紅的產品線,並從容面對物聯網未來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