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與新南向基地運用科技創新 打造防疫新樣貌 智慧應用 影音
Mouser
Event

成大與新南向基地運用科技創新 打造防疫新樣貌

  • 杜育綺台北

成大與新南向基地線上防疫科技會議合照。
成大與新南向基地線上防疫科技會議合照。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至今席捲全球,使人民健康、生活、社會面臨嚴峻的挑戰,不僅考驗政府應變措施,更促使各國加速佈局相關生醫研發與防疫科技應用,帶動防疫裝備、檢驗試劑、診斷與監測類醫材、遠距醫療、預防保健等醫療科技使用率及成長。國立成功大學作為醫療一線戰區及南台灣頂尖大學,短時間內快速整合資源,運用長年累積的臨床經驗及科學能量,與台灣政府及全世界一起努力對抗病毒。

成大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簡稱前瞻醫材中心)長期致力醫療器材之開發與應用、國際研發夥伴鏈結、場域驗證,於5月28日舉辦線上防疫科技研討會「NCKU x UM x UMP x MU International Seminar: Innovations for Fighting COVID-19」,與新南向共同研究夥伴跨國連線,互相交流彼此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所發展的創新醫材與防疫科技新應用。

在台灣政府宣布疫情升溫之初即與成大醫院啟動智慧防疫,成大發揮科研效能,使過去投入的智慧科技,回應社會需求,大幅降低檢疫所需人力、難度及感染風險,且在世界衛生組織(WHO)主辦的科技防疫黑客松獲獎;成大也跨醫學、建築、工程自主研發緊急檢疫醫院原型屋,研發設計過程提供全球下載。

本次線上防疫科技研討會聚集成大海外基地夥伴學校共同參加,成大與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大學、越南的胡志明醫藥大學、泰國的瑪希墩大學四國連線,展現各國的防疫智慧與科技實力。胡志明醫藥大學醫療科技創新中心提出節約式創新,帶領醫學生快速利用手邊的面罩與 3D列印零件組裝緊急用呼吸器;瑪希墩大學公衛學者分享泰國政府、醫院、科研單位、民眾受國際旅遊及文化影響,面對疫情所採取的策略行動;馬來亞大學奈米催化技術專家介紹能抑菌與病毒的奈米塗層技術。 

台灣方面,成大醫學工程系林哲偉助理教授團隊擅長人工智慧生醫訊號分析,發展出應用電子鼻及深度學習理論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篩檢技術。也發展非接觸式的毫米波生理徵象量測系統,可應用於感染科病患監測進而減少照護人力負擔。

成大前瞻醫材中心專注智慧照護及創新醫材,翁振勛博士介紹應用手邊PVCU塑膠管及3D列印空氣過濾器利用口罩材質即可組裝的簡易式嬰兒防護箱。另外,鑑於登革熱部分臨床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翁博士研製3D列印全血分離平台,可直接進行血漿分離,能更準確分辨兩者及應用於診斷新冠病毒之抗體快篩。

林育昇博士和林摯鈞博士也分享疫情期間民眾大幅減少外出使得遠距醫療與健康照護需求明顯增加,因此提出遠距復健使用的動作評估系統、智慧化健康促進運動系統,此類智慧醫療及醫療互聯網科技未來也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趨勢。

成大於新冠肺炎期間與各國保持綿密的溝通,建立英文專頁分享防疫經驗及觀點,也透過線上會議串連亞、歐、北美10餘國的大學校長、學者專家、醫界人士,共同交流防疫經驗並探討相關需面對的急迫議題。本次線上防疫科技研討會不但提高新南向領袖人才對台灣醫療與科技的認識,更期待能持續與新南向夥伴攜手進行醫材創新與研發,以加強對全球性議題的應變能力與人民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