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下是契機也是轉機 AI依舊當道成為防疫解藥之一 智慧應用 影音
E-Mobility
ST Microsite

疫情時代下是契機也是轉機 AI依舊當道成為防疫解藥之一

  • 尤嘉禾台北

COVID-19(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個人、群體、社會和國家維繫共存的運作型態從最底層改變,想要平息這場改變,智慧科技防疫在新冠肺炎中扮演重要角色。不管是在學術界、私人企業和政府部門皆發揮自身專長抗疫。

在2020年4月由世界衛生組織發起一項計畫,此計畫為「COVID-19工具加速器(Access to COVID-19 Tools Accelerator)」,支持智慧科技防疫發展,其中,跨聯盟共同推動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提高疫苗成功開發機會與全球取得疫苗的公平性目標。

舉凡其他例子,運用人工智慧技術開發新冠肺炎病理特徵即時辨識、疫苗開發和治療方法、健康視覺化預防措施、防範人群聚集進行場域自動化管理、電子圍籬監控系統等,皆是協助維持社會運作、對抗疫情的人工智慧技術應用。

台灣防疫策略成績亮眼  各國爭相借鑑登上國外媒體

YouTube頻道潮台灣製作的影片「台灣模式」內容拍出台灣從疫情剛開始一些重要防疫決策,2019年12月即開始自武漢入境班機實施邊境檢疫、疾管署採取行動提高國際旅遊警戒等級、管制口罩出口和制定口罩實名制、針對新冠肺炎的紓困振興辦法;對外,與國際社會的防疫外交和醫療支援等,種種的防疫政策,國內和國外都給予高度肯定。

從成功大學以高精準度且1秒檢測病患是否具有新冠肺炎特徵,參加「國際COVID19科技防疫黑客松大賽」脫穎而出;陽明交通大學組成跨領域團隊,包辦智慧計算及研究實驗,找出四款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潛力藥物,成功登上國際期刊。

除了針對疫苗與檢測相關的科技外,各項強化防疫管制措施、避免防疫出現破口的各項資訊科技也大興其道,台灣的科技公司—雲守護安控(Beseye) ,憑藉著自身人工智慧影像分析專業也參與其中。

研發成員皆來自上市上櫃、台灣前幾名大學的雲守護安控,致力於各產業領域的智慧發展,他們運用自家的獨門技術「人工智慧骨幹分析技術(AI Skeleton-Print)」發展智慧科技防疫。

人工智慧影像分析支援防疫政策

「人工智慧骨幹分析技術(AI Skeleton-Print)其優點是不會觸碰到人們重視的隱私問題、跳脫距離與角度的限制,有效偵測距離至少有30到50公尺,該技術比人臉辨識分析機制的辨識速度快了3.75倍,精準度也高出30%以上。」執行長涂正翰說明,也是雲守護安控組織整塊防疫地圖基本要素。

政府為了防範新冠肺炎傳播,持續加強宣導和強制戴口罩的規定,目前秋冬防疫專案也已公告八大類場所必須強制戴口罩,而企業跟著此政策配合開發,透過圖像學習讓系統辨識民眾是否有落實戴口罩的行為,不進行身份識別,視覺化的預防偵測有高達九成以上的準確度;成立疫情關懷中心,落實追蹤居家檢疫措施,但當國人不遵守配合事項時,意味著科技開發上的契機,配合居家隔離政策在場域監控隔離者是否有離開場域,並做到即時性通報各單位。「人工智慧影像分析,能做到支持政策並發揮得更好。」雲守護補充到。

智慧科技防疫應用  又再往前邁進一步

自防疫新生活運動開始實行,國人在有限度地情況下從事各項日常及休閒活動,帶動國內旅遊蓬勃發展,交通部觀光局在主要觀光遊憩據點有遊客人數統計看板,讓相關業者即時啟動防疫相關措施,另外,針對防範人潮群聚也擬定人流管制計畫,打造安心旅遊環境。

根據場域實證的案例,人工智慧影像分析已開發新技術,成功地在場域實際運用,讓旅遊業者跳脫以往的經營模式,整合觀光景點區域的安全攝影機進行AI影像分析,提供智慧分析功能,舉凡人流、車流資訊和人群密度等,針對人群易群聚地點,透過遠端場域管理維持社交距離和進行人潮管制,減少人力管理的負擔和保衛人們的人身安全,這也是台灣防疫策略成功的其中之一展現。

根據現任Google總監Ray Kurzweil在其著作「奇點迫近」 提出的加速回報定律,按照此定律,Ray Kurzweil認為人類在21世紀的進步將是20世紀的1,000倍。藉由先進科技解決新冠肺炎帶來的巨變,人們是可以保持正面態度且相信時間是指日可待,從疫苗研發程序的時程十倍縮短,這不也代表加快疫情時代的結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