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 Day Taiwan登場 OpenStack進化OpenInfra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515
緯謙科技

OpenStack Day Taiwan登場 OpenStack進化OpenInfra

OpenInfra Days Taiwan 2018盛大登場,呈現嶄新的面貌。
OpenInfra Days Taiwan 2018盛大登場,呈現嶄新的面貌。

台灣開源領域的年度盛會「OpenStack Day Taiwan」盛大登場,2018年呈現嶄新的面貌,OpenStack蛻變為OpenInfra。OpenInfra承襲OpenStack精神與架構,進一步廣納開源技術夥伴,繼續在雲端世界成長茁壯。2018年主題聚焦「開放架構的智慧、技術融合的創新」為核心,探討多雲架構與部署、容器開發、分散式儲存、軟體定義等議題,並從AI、邊緣運算、5G物聯網等領域出發,展示各項實際的案例分享及技術交流。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委員長陳中欣作為引言人,他指出2018年活動邀請到多位重量級講師分享OpenInfra最新趨勢,名稱將擴大到更廣泛的議題,邀請更多生態鏈夥伴一起加入。包含多雲架構與部署方面,有私有、公有、混合雲IT基礎架構與服務業者;在Infra、5G與物聯網領域,探討Edge Computing 、5G、物聯匯流、IoT裝置、應用服務開發實務案例。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成員。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成員。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委員長陳中欣。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委員長陳中欣。

OpenStack基金會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

OpenStack基金會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

大陸雲原生運算基金會董事Keith Chan。

大陸雲原生運算基金會董事Keith Chan。

HyperHQ共同創辦人暨CTO王旭。

HyperHQ共同創辦人暨CTO王旭。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博士趙逢毅。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博士趙逢毅。

工研院ISTI產業分析師魏伊伶。

工研院ISTI產業分析師魏伊伶。

InwinSTACK首席技術開發師金山。

InwinSTACK首席技術開發師金山。

NetApp雲端基礎架構事業群資深顧問李新夏。

NetApp雲端基礎架構事業群資深顧問李新夏。

Red Hat解決方案架構師黃秉鈞。

Red Hat解決方案架構師黃秉鈞。

SUSE資深雲技術架構師蘇顯揚。

SUSE資深雲技術架構師蘇顯揚。

太奇雲端總經理李承勳。

太奇雲端總經理李承勳。

捷鼎創新亞太區業務經理林裕焜。

捷鼎創新亞太區業務經理林裕焜。

Wind River區域銷售副總裁韓青。

Wind River區域銷售副總裁韓青。

Nokia總監廖偉任。

Nokia總監廖偉任。

台灣雲協/工業技術研究院副組長李肇棠。

台灣雲協/工業技術研究院副組長李肇棠。

台灣雲協/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技術副理曹伯瑞。

台灣雲協/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技術副理曹伯瑞。

台灣雲協/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技術經理黃俊傑。

台灣雲協/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技術經理黃俊傑。

安圖斯科技解決方案架構與整合處處長藍郁修。

安圖斯科技解決方案架構與整合處處長藍郁修。

技嘉/工研院副組長Allen Tzeng。

技嘉/工研院副組長Allen Tzeng。

數位無限軟體總經理陳文裕。

數位無限軟體總經理陳文裕。

資策會工程師周育緯。

資策會工程師周育緯。

軟體定義一切則看到軟體定義存儲、網路、基礎設施應用趨勢,最後還有近年最夯的話題AI人工智慧 ,探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他最後指出,希望今天與會者能帶著豐碩的收穫,並期待台灣IT與開源的發展更上層樓。

解密OpenStack發展現況 OpenStack市場規模達61億美元

接著上場的是OpenStack基金會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他帶來OpenStack的發展變化並解釋OpenStack改名OpenInfra的原因。基金會認為,隨著用戶整合和開放源代碼技術,在各種垂直產業運作後,基礎設施實際上要比OpenStack涉及的範圍更多。因此OpenInfra象徵更多開放代碼、開放設計、開放開發、開放社區,讓軟體基礎設施開源給更多企業。

接著,Jonathan Bryce舉出幾項關鍵數據,第一,根據基金會調查,當前OpenStack基礎架構所運作的CPU核心數量,在全球已超過1,000萬個。第二,預估未來12個月內,全球高達71%企業為使用OpenStack的用戶,並部署到其生產環境。第三,也是最後一項相當重要的數據,2018年的OpenStack市場規模,估計上看61億美元。

Jonathan Bryce接著展示OpenStack的多元架構,包含底層的shared services,往上一層有networking、bare metal、storage應用及compute運算,再往上層還有application lifecycle、workload provisioning及web fronted、API proxies。其中,最重要的消息是Nova提供的vGPU支持,將執行多個版本之間的升級,且允許用戶一次從多個版本的原始版本,升級到用戶期望的最終版本。比過去18個月前,單一版本的維護將擴展到更多維運分部。

接著,他提到OpenStack現在不單單只用於資料中心,同時也開始被應用到科學研究及基礎設施的運作,像是交通、醫療、零售等各行各業。正因為各領域對OpenStack、雲端、基礎架構的需求不同以往,現在更需要AI機器學習、容器、ML、serverless,也間接促使資料中心之外的邊緣運算其開源軟體有更多需求。

這也導致系統結構正朝多樣化發展,包含ARM、x86、power架構,又或是用戶在GPU和FPGA的環境下,容納各種開源解決方案一起搭配使用,包含Airship、Kara Containers等超過35種的開源方案。

這個論述也引導聽眾思考,過去雲端都在標準硬體基礎上協作,但現在雲端的生態變的更加多樣化,像是因應AI和機器學習的各項技術,唯有選擇開源,才是最能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

不過Jonathan Bryce建議,OpenStack基金會意識到,開源不單單只是開放式基礎設施的代碼轉換,更重要的是建立開放式基礎設施社區(community),而社區中最最關鍵的要素在於「人」。不論是全球大型企業像是AT&T、GAP、騰訊,又或是只有兩三個人的小型公司,都可透過開源做更多雲端共享的生意。

因此,從OpenStack過渡到OpenInfra,背後的意義即是從社區角度取代過去的基礎架構角度。對此,基金會過去一年擬定出新的整合戰略,這項戰略集合四個重要元素,第一是找尋最共用的案例識別,第二步將整個社區進行協作,第三步建立新技術,到第四步則是朝向終端到終端的測試。

分別這四項策略,Jonathan Bryce進一步解釋,透過共同案例的使用情境找到一起使用開源的環境及機會,就像容器的使用,發展出安全、儲存等相關議題,甚至產製出邊緣雲端白皮書。這些白皮書已經翻譯成多種語言讓全世界多國使用,達到共同協作的目的。跨社區的協作,就有OpenStack基金會跟ONF、MEF、OPNFE、Linux Foundation彼此協作。

第三項新技術部分,基金會推出一系列開源專案,包含Kata Containers、Zuul,並宣布未來將有StarlingX和Airship等項目即將釋出。Jonathan Bryce說明,Kata Containers是基於虛擬化容器技術,可提供容器性能、虛擬機隔離、效率及安全技術。此專案結合Hyper.SH的runv及Intel的Clear Containe。

至於Zuul已推出第三版本,是OpenStack社區開發,專用於軟體開發及測試,是目前最大的開源項目CI系統之一。Zuul單項任務由Ansible編寫,支援Gerrit、GitHub,可在OpenStack之外使用。最後,Jonathan Bryce總結,從OpenStack到OpenInfra是基金會對開放精神的昇華。未來不僅讓開源軟體無所不在,更把開源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雲原生生態的持續發展之路 訴求開放、生態及創新

雲原生運算基金會(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成立的宗旨就是致力推廣Github上快速成長的開源技術,像是Kubernetes、Prometheus、Envoy等,協助開發人員開發出更快更出色的產品。大陸雲原生運算基金會董事Keith Chan針對雲原生生態的持續發展動態,分別在開放、生態及創新議題,探討目前雲原生運算基金會的現況。

首先,Keith Chan點出「開放是開源的必要性」概念,開源已經是全球貿易過程以及商業模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為何需要開源甚至使用開源?因為我們現階段已經發展到一個使用開源軟體作為商業模式的時代。以微軟為例,透過開放跟開源讓更多用戶使用,而非不再做封閉式的軟體。不能充分利用這種共享革命的企業,未來將不具有競爭力:他們落後於市場,浪費研發資金,並且不能獨自創新。

接著他舉例,企業啟動新的開源項目的5大理由。其一是加速開源解決方案,分攤開發成本;第二是將市場商品化,降低非戰略性軟體組建的價格;第三通過產品建立生態系統推動需求;第四與他人合作吸引顧客並強化協作關係;最後一點則是為你的客戶提供自我支持,打造可自行調整代碼的能力。

而企業推動開源的下一步則要打造生態圈。Keith Chan解釋,企業如何用開源與其他競爭者之間,找到自己產品或技術方案的優勢?他認為這是一個動態循環過程,從項目、產品、收益三項要素不斷調整,透過開源找到自己商業模式。例如在開源應用層項目開發出自身的新產品,再將收益返回投注到開源社區,成為一股正向循環。而這中間基金會將扮演建立信任及維護生態的角色。因此成功的開源項目取決於會員、開發者、市場。

Keith Chan以Linux為例,指出Linux基金會遠遠大於Linux,可以發現目前涉及的領域橫跨安全、網路、雲端、汽車、區塊鏈到網際網路,都有使用到Linux開源,且目前已超過100多個不同開源項目。而雲原生基金會屬非營利機構,隸屬Linux基金會,於2015年12月成立,全球目前累積250個會員,即使是非會員也可使用開源項目。雲原生會員廠商類型從開源開發商到終端用戶都包含,終端用戶社群目前高達58家,包含像是ADIDAS、京東、Didi等各種產業廠商。

接著Keith Chan說明雲原生基金會專案成熟度的發展,從一開始的沙箱時期,到孵化期,以及到畢業期的頂點。目前已經產生了畢業期的專案項目:容器調度平台Kubernetes。Kubernetes經歷第四次改版後,在2018年3月釋出1.10版,支援線上正式環境所需的容器叢集管理機制。

1.10版特色在於Kubelet TLS Bootstrap,也就是強化資安方面功能,在新的Kubelet自動建立資安憑證,可減少手動設定的繁瑣。目前不論是閉源或開源項目都放在雲原生資源社區(I.cncf.io),可在裡面找到各類的社區工具項目,也可查詢與Kubernetes的雲原生相兼容項目。

至於最後的創新,Keith Chan提到目前CNCF的組織架構,包含管委會、市場推動委員會、技術監督委員會、終端用戶協會。技術監督委員會目前有9位席次,其工作項目主要是依據新項目的納入,讓會員跟委員會討論,瞭解更進一步技術發展,讓開源保持中立性。終端用戶協會就是終端用戶所組成,讓基金會更了解用戶需求,讓開源發展更了解市場實際的應用情況。市場推動委員會就是讓kubernetes這類推廣更貼近市場。

目前CNCF推出了關於Kubernetes的軟體一致性認證,後續可使用新標誌和更加靈活地使用Kubernetes商標,未來CNCF也將繼續提供世界各地的雲原生領域專家做交流。

Kata container 的發展現況及與gVisor比較

接著在第三場次的分享,由HyperHQ共同創辦人暨CTO王旭帶來一場技術底蘊深厚的知識饗宴。HyperHQ公司發布的開源項目Hyper,是一項能在Hypervisor直接運行Docker Image運行引擎。

Hyper最大特色在於Secure as VM, Fast as Container,不需安裝完整的作業系統但卻有兼容的特徵,可將Docker容器的快速優勢,以及虛擬機的安全特徵合二為一。不過王旭在這場分享,他討論更多的是Kata container,這項OpenStack基金會釋出的容器基礎建設開源專案。

首先,王旭解釋容器發展進度達十幾年,觀察container的發展變化有幾項特徵,包含分時操作系統中的進程、相關進程ps aux | less、Chroot文件系統限制、namespaces和cgroup的更多隔離、Docker和Docker的鏡像讓OS商品化,以及OCI和CRI的標準化。接著他解釋,Intel跟Hyper到2017年兩個項目一起推進合併,推出Kata container,到2018年推出1.0版本。經過2個月第一版推出後又做了新的功能即將發布1.1版本。Kata container把Intel跟Hyper兩個核心要素集成在一起。

而Kata container的相關應用特徵,可支援公有雲、私有雲、容器即服務,以及邊緣運算等情境。現在該容器更可支援多項作業系統,像是CentOS 7版、Fedora 26及27版、Ubuntu 16.04及17.10版。正因為結合Intel的輕量級虛擬化技術Clear Containers,還有相容開放容器OCI標準的runV技術,達到兼顧VM安全性跟速度優勢可達到一百多毫秒,及容器技術的輕量性。王旭進一步提及,當時Kata container設計想法,目的要讓這項技術能夠和硬體架構脫鉤,所以除了OCI之外,也還有支援相容Kubernetes的容器Runtime介面。

王旭也觀察到另一項特殊的現象,也就是針對Kata container的資訊安全議題成為近年討論越來越多的顯學。他舉例,2016年當時在KubeCon會議中,探討到資安或安全的議題中,只有一個,而隨著時間發展,成長到2017年的5個,甚至在今年的討論議題中,高達18個與資安相關。顯示大家對系統的生產過程更嚴肅看待安全議題。

接著王旭提及Kata container及gVisor的比較差異,gVisor是Google發布的新型沙箱gVisor,不需運行完整VM的容器可提供安全隔離。和Kata container相比,gVisor主要可在Linux系統,其設計做了不同的權衡。

最後,王旭總結Kata containerr幾項要素,說明Kata Containers像runC容器運行時,可採用虛擬化技術實現安全,並可支持VM其他加速技術。雖然虛擬化,但Kata輕巧而快速布局,Kata Containers支持多種架構像是x86_64、arm64、ppc64le等。

大型AI雲端平台架構與服務 國網發展AI 五大戰略

接著上場的是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博士趙逢毅,以大型AI雲端平台架構與服務為題,說明國網如何協助台灣發展國家AI技術的5項戰略。首先,目前國家發展AI戰略策共有科技大擂台、AI研發平台、AI創新研究中心(包含66個計畫)、智慧機器人創新基地及半導體射月計畫。

由此延伸出的AI平台整體架構,就可勾勒出以雲端資源管理軟體及基礎設施為基底,涵蓋CPU、GPU高運算主機、高效能儲存以及學術研究網絡TWAREN。而透過數據的介接、綜整、重構、分群,加上AI、大數據、HPC的軟體平台,將跨足到醫療、機械、半導體、環境、綠能及民生等實際應用。

趙逢毅接著介紹目前台灣外較熟知的大型AI計算平台硬體架構 ,包含NVIDIA Saturn V高速AI主機,提供660節點,5280顆GPU。日本AIST ABCI 的人工智慧主機目標明確就是做AI跟大數據。至於台灣的國網中心大型AI雲端主機,有250個GPU nodes、1+PB blockt儲存、10+PB擴充雲端物件儲存、30+PB Tape Archieve System。目前規劃希望明年帶入更多AI硬體,做未來儲存及運算的延伸需求。

探討完硬體項目,接著轉換到對軟體相關的觀察。全球的AI軟體服務平台,目前較知名的案例包含NVIDIA的AI 軟體服務(DL Framework worlflow-NGC),以及AIST透過資料蒐集整理跟建模訓練,做到一整個連貫的循環。還有日本富士通API影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空間處理等三項服務將會上線。當然還不可忽視AWS從底層架構、平台、應用服務設計皆圍繞在SageMaker,以及微軟的Azure和IBM的雲端服務。

至於現行國網中心的GPU雲服務架構,提供服務對像包括:五大AI研究中心66項計畫與半導體射月計畫13項子計畫,以容器單一平台單一授權機制交給使用者操作。

至於未來的長程目標,趙逢毅指出,國網中心將提供企業 SLA 等級的 AI-HPC 服務(計算資源與儲存空間)、nVidia NGC 台灣合作示範站(提供官方認證 AI 框架雲計算服務及官方 DLI 認證講師群)、提供 Data Mart 服務及使用者社群經營(涵蓋語音、影像、生醫、災防、智慧機械等資料市集,還有資料集、演算法、訓練過之模型、教案、案例)。最後還有Learn to Learn人工智慧服務(自動模型生成及超參數調校)。

換句話說,這項大型AI雲端平台軟體,未來將有大資料分析處理平台(VM/容器)、AI 平行化訓練叢集(GPU容器)、AI HPC 大規模訓練叢集。希望在設施內提供AI最佳化模型產生服務,計算方式跟參數給定,提高模型訓練效率,像是跨節點 AI-HPC 平行運算、最佳化超參數集合調校、AI輔助模型訓練資源配置。實際產生的效益有降低AI建模門檻、加速模型落地時程、專業DLI團隊輔助。

最後,趙逢毅說明在國際上台網中心扮演的角色,TWCC 著眼於 AI-HPC 的雲服務,提供不同的彈性的服務模式,透過雲端資源管理軟體以統整CPU、GPU 或其他公有雲的運算服務,如 AWS EC2、Microsoft Azure、Google GCE 等公有雲平台,除了有效提升台灣AI 運算平台的整體使用率,與公有及私有雲平台互為融合,以單一管理介面、一致化特性、一次性部署,將研究人員的運算服務在全世界的雲平台迅速落地。

既然中華民國政府提供大量資源鼓勵AI相關研發,並且在創新的氛圍下,現在是一個好的機會從事 AI 相關事業的時機。國網中心將建置相關之軟硬體平台供產 官學研界使用,實現「專注以終為始」及「找夥伴、打群架、結交盟主」最終目標。

AIoT創新應用正熱 邊緣運算的趨勢與商機

AIoT創新在近幾年逐漸受重視,早在2013年當時IoT多用在智慧電網跟居家監控,擷取的資料都偏小量。到了2018年,資料應用的數量更龐大,軟硬體開始朝向AI整合,也是為何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有大幅布局的原因。工研院ISTI產業分析師魏伊伶指出,邊緣運算興起跟AI + IoT的應用有關。

但是在AI某些應用情境,雲端運算架構開始遭遇挑戰,例如終端應用如自駕車、無人機,產生大量資料後雲端架構用網路回傳運算結果,其過程造成頻寬有限、通訊延遲、資料隱私與機密、缺乏網路涵蓋等痛點。

正是資料低延遲及傳送頻率的特性, 未來將在下述幾個應用快速產生對邊緣運算的需求。車聯網、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這類使用高解析度影像即時傳輸與辨識的創新應用,對網路頻寬與延遲要求極高(網路傳輸延遲時間需小於10ms)。又或是AI技術廣泛導入各類應用與設備中,AI技術需要採用GPU等大量平行運算資源來協助完成運算,而資料量的不斷增加也加重網路頻寬壓力,以雲端資料中心完成所有運算任務模式耗時且成本高

魏伊伶進一步解釋究竟什麼是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是指將資料的處理與運算,透過嵌入或外加運算設備在靠近資料源或用戶端處完成運算,以縮短網路傳輸的延遲,並快速獲得資料分析的結果。其優勢可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透過分層運算概念加速驅動用戶服務的反應速度。以及提高網路頻寬效率,透過本地進行運算,降低網路傳輸資料的頻寬壓力。預估至2022年,將有高達75%資料在邊緣端完成處理甚至儲存

所以邊緣運算設備的型態可說是動態(無人車、手機)或靜態(基站)甚至混合的,整體解決方案並無一體適用的架構,而是會依據不同垂直應用需求調整。邊緣設備放置地點,也會因不同廠商解決方案而有差異。而根據市場規模預測,全球雲端運算產業產值到2021年將達3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2%,主要成長動力將來自於儲存與網通設備。

至於邊緣運算產業鏈發展現況,工研院ISTI觀察,垂直應用解決方案是商機切入點,其中IoT平台是建構經濟規模的發展關鍵。由下往上的路徑來看, 目前投入邊緣硬體設備廠商仍以國際資訊大廠為主,透過調整原有伺服器、網通設備等設備規格切入,多以客製化垂直應用解決方案模式協助客戶佈建。若從上而下,雲端服務業者從IoT平台切入,以解決設備互通與資料分析為核心,建構平台聯網經濟規模。

至於產業發展通路,B2B方向將從物聯網應用商機較快發酵,像是智慧城市、製造、車聯網、醫療等。而B2C市場以智慧家庭為主,未來將是Apple、Amazon、小米等類型服務商主導市場。經濟規模將是邊緣運算的競爭核心,雲端服務廠擴大其平台聯網數量為策略;資訊硬體廠透過垂直應用解決方案提供、跨領域產業結盟擴大設備佈建。

最後,針對台灣業者若想投入邊緣運算產業,其建議發展策略方向,魏伊伶指出兩個特點。第一種模式為鏈結國際平台業者,例如(雲端服務大廠或開源專案等,一起建構策略合作關係,發展軟硬整合解決方案或切入其硬體供應鏈。第二種模式可鎖定潛力應用領域,例如選定未來可能優先導入邊緣運算之應用,從應用需求整合或開發資料分析能力,以政府或企業專案累積應用佈建實戰經驗。

四大分論壇齊上場 聚焦多雲、IoT、軟體及AI

OpenStack Day Taiwan下午場次活動更加多元熱鬧,分別有四項「多雲架構與布署」、「Infra、5G與物聯網」、「軟體定義一切」、「 AI人工智慧」分論壇,各分論壇帶出實際的案例分享及技術交流。在Track A的多雲架構與佈屬,首先由Red Hat解決方案架構師黃秉鈞 ,解釋Open Hybrid Cloud如何協助數位轉型,說明打造新世代雲環境。

黃秉鈞討論,近期OpenStack更新在Queens平台,新版本提供新一代功能實作,相關應用包含升級(OpenStack service做到容器形式,更方便使用) 、儲存(整合file做一系列整合,提供基礎建設更多儲存需求)、安全(新增金鑰的管理控制)、Networking(SDN的整合控制)及管理營運(相關的整合應用)等方案。

後續場次有數位無限軟體總經理陳文裕的AI及大數據科學混合雲 (Hybrid AI and Data Science Cloud),陳文裕指出數位無限從2008年耕耘至今做混合雲平台,專注在混合雲端管理,完全支援開放雲端平台,並提供最先進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專業模組。

他觀察OpenStack生態系基於數據儲存,數據收容有更大規模的收容。數位無限在2017年針對AI跟數據分析,提出具體可行的前瞻雲端創新服務,包含快速容器運算服務、機器學習運算服務、資料庫服務、資料倉儲服務、多雲運行能力。

正因OpenStack基於開源生態,可做到AI跟數據分析及倉儲的管理,尤其製造產業,因終端邊緣的設備越來越多,因此AI跟數據科學雲的架構下,利用OpenStack在不同於公有雲場景的發揮。該場次後續還有台灣雲協/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技術經理黃俊傑,帶來Enable Multi-tenant ML and DNN training Platform in OpenStack and Kubernetes ,以及資策會工程師周育緯介紹iServCloud (OpenStack) & AWS混合雲相關技術應用。

至於Track B則專注探討於 Infra、5G與物聯網,首先有InwinSTACK首席技術開發師金山探討App相關應用在IoT及邊緣運算的相關案例。Wind River區域銷售副總裁韓青則帶來Secure On-Premise Software Platform fo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

台灣雲協/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技術副理曹伯瑞,則帶來Open Cuju: Enable Low Latency Fault Tolerance in NFVI的演說,接著是立端科技CTO李明樹探討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 - SD-IOT powered by AI under 5G infrastructure。

台灣雲協/工業技術研究院副組長李肇棠進一步討論From Rack Scale Architecture to NFVI,他先提到工研院RSA(disaggreted rack architecture)的技術發展,第一個解決問題目的,很多伺服器在PCIe連接起來,第二解決問題讓伺服器分享網卡降低成本。至於SR-IOV NIC的分享功能,第二步與PCIe串連後,發展出ethernet over PEIe的技術。

再到儲存部分,則是透過SRIOV 或非SRIOV卡片,都可使用到儲存設備,在分配到不同的伺服器,這也是工研院發展出來的技術。

而在Track C部分,主題鎖定於 軟體定義一切,SUSE資深雲技術架構師蘇顯揚以OpenStack與K8S為基礎,討論如何建構SDI加速企業AI與數位轉型 。而NetApp雲端基礎架構事業群資深顧問李新夏 ,討論主題則聚焦在Docker和Kubernetes 的儲存整合方案NetApp Trident。

他提及Trident是一套容器的動態持續儲存協調程式,具備開放原始碼的儲存資源配置程式,可有助於提升DevOps效率,目前也原生支援許多熱門應用程式的容器平台,像是Kubernetes、Red Hat OpenShift、Docker Enterprise Edition。

下一場有Nokia總監廖偉任,說明SDN for Cloud, Hybrid Cloud and Beyond,以及東森購物架構師王偉任上台分享Openstack容器的快速部署,帶來Openstack Containerization-Deploy OpenStack in Minutes 的演說。最後則是台灣公司Gemini Open Cloud執行長 符儒嘉探討Clou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DNN training and AI Inference 。

最後一場Track D分論壇則探討近幾年相當熱門的議題:AI人工智慧。首先由英屬開曼群島商捷鼎創新亞太區業務經理林裕焜,說明企業如何有效釋放AI潛能,同時要兼顧效能與資料安全性的全快閃儲存方案。

太奇雲端總經理李承勳則說明運用人工智慧,在影像分析上的實際案例分享,以及安圖斯科技解決方案架構與整合處處長藍郁修,介紹如何透過打造未來AIoT及行動應用的OpenStack混合雲。

最後兩場分別是MoBagel行動貝果執行長鍾哲民,帶來台下個10年企業導入AI分析的挑戰與分享心得,以及技嘉/工研院副組長Allen Tzeng分享,深度學習雲平台營運經驗與產業應用。

Allen Tzeng解釋,工研院兩年前準備投入AI,發現基礎架構機器費用高達數百萬,決定在工研院讓所有研究單位一起共享,建造一個工研院所屬的機房。而建造機房的過程,發現資料很重要,但最終還需高速的運算環境。而在營運後發現真實狀況,ITRI DNN Farm應用平台帶來的啟發思考包含,你的數據多大?框架為何?經歷兩年平台的營運,只做DNN(deep network)訓練,做到5層以上,知道使用的目標族群客戶是誰。

工研院鎖定的TA就是有許多資料量,而且是熟知framework技術熟稔會使用的精準客戶。正因為每個月做客戶服務即時回應做深度溝通,了解客戶真正的問題跟痛點,解決基礎建設跟Wi-Fi的需求。因此ITRI DNN Farm的價值在一站式的軟體AI訓練,提供高速運算,以及穩定度跟可規格化、運算資源共享等優勢。後來跟市場競品對照後,確定這項產品的方向沒有錯,從買機器到蓋機房總共歷時半年建立,證明選擇對的架構方向、正確的專案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