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AI雲卓越之星(一)—國網中心實現AI產業化願景 智慧應用 影音
leadtek
DForum0522

臺灣AI雲卓越之星(一)—國網中心實現AI產業化願景

國研院國網中心史曉斌主任。
國研院國網中心史曉斌主任。

以「成為國際級高速計算中心,促成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為願景的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簡稱國網中心),自2017年起承接「前瞻基礎建設之建構雲端服務及大數據運算平台計畫」,便積極建構國家級AI人工智慧研發基礎設施,希望能將台灣AI產業催生出來。

國網中心主任史曉斌指出,目前已有雲象、盾心、中光電等企業,應用國網中心資源做出各式各樣應用的AI產品。

史曉斌指出,AI若要產業化,國網中心的超級電腦將扮演重要角色。因為此超級電腦由節點(node)組成,每個節點間會用高速網路串接,在運用大數據進行深度學習時,可表現出相較其他公有雲更優質的性能。

國網中心目前支援三種開發系統平台,包括Slurm、Kubernetes、OpenStack等,提供業界更多開發平台的選擇。加上有高速網路的連結,更適用發展跨節點、大量資料處理的應用,國網中心的架構優勢就能更充分展現。如組織病理切片數位化後,單一張數位玻片的解析度高達數十億甚至百億畫素,檔案最大可超過10 GB,而雲象運用國網中心臺灣AI雲的高速計算架構,才得以實現全玻片AI模型訓練,提高275倍的專案開發速度,大大提升辨識的效率和品質。

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也是AI產業化的重要應用,如世界上最大的內容推薦平台Taboola,計畫在竹科設立研發中心,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能使用國網中心的運算資源;國網中心也與所羅門合作,正整合機器手臂及3D掃描技術,未來可望投入瑕疵檢測等智慧製造領域的應用。

國網中心擁有第一手的資安情資,史曉斌指出,國網中心部署超過6,000個誘捕系統,24小時無間斷監控網路惡意活動,在台灣網域內,每月至少偵測到1.5億到2億次的網路攻擊,捕捉30萬隻以上的惡意程式,平均每一分鐘攔截近3,500次攻擊資料。唯有透過超級電腦的幫助,才能大量部署,即時搜羅、誘捕追蹤、分析比對,知道如何防禦後,再提供資訊給國內百萬以上的用戶,提供安全的防護。

除了高速運算平台,國網中心未來預計在北中南三地成立design thinking center,讓中心專業領域技術團隊跟客戶一起面對問題,協助新產品開發(POC),也與交大合作,用AI技術解決問題。明年將加入IoT平台,並與日本、美國德州、澳洲、新加坡等地的超級電腦中心,研究下一代超級電腦。史曉斌指出,超級電腦中心之間的交流,不只是學習也有反饋,如國網中心與業界的合作經驗,也引起其他以學術研究為主的超級電腦中心相當大的興趣。

在收費模式方面,國網中心提供優惠,尤其針對先導計畫的新創團隊有更進一步的支持。但史曉斌強調,對新創團隊而言,更重要的是服務,因為要把雲端應用效能發揮到最大,需要國網中心的技術團隊協助調整。

史曉斌建議有意與國網中心合作的新創團隊,要先定義清楚想要解決什麼問題,一定要先有資料,而且資料品質要夠高,雜質不能太多,只要有資料,國網中心有資料分析專家,可以協助清理,才會知道有什麼適合的解決方案。

業者如需資料,國網中心也可提供協助。以學界為例,成大教授需要Bio Bank,國網中心將引入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只要經過審核機制,即可使用。國網中心也將推動企業列車,目前以製造業為主,到業界推廣AI應用,幫助業界做教育訓練。

史曉斌指出,國網中心未來將建置更多資料,包括生醫、製造、資安、文化等發展潛力大的產業。文化部推動的「臺灣數位模型庫」,目前已完成100個數位模型,包括「菊元百貨」及「中華商場」2個已經不復存在的歷史場景,並整合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5處古蹟點雲檔案,可讓創作者依其需求創造3D場景科技,就是藉由國網中心的運算資源所完成。

此外,政府也將災情、空汙、水資源等資料彙整,建立民生公共物聯網,提供予學界及業界參考。史曉斌指出,業界對雲端應用又愛又怕,其投資成本高,同時也擔憂資料分散儲存的風險。所以國網中心提供「資料不落地」的架構,業界的資料透過網路即可運用國網中心的運算資源。2019年年底前推動先期合作案例,2020年會正式推出,不管是AI產業化或是產業AI化,國網中心都將全力以赴,引領台灣邁入AI新世紀。(林佩瑩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