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智慧應用專欄─動力新秀鋰電池 推動經濟國防競爭力 智慧應用 影音
hotspot
hotspot

新興智慧應用專欄─動力新秀鋰電池 推動經濟國防競爭力

瑞士國際洛桑管理學院 (IMD)公布2010年全球運用綠能科技(Green Energy Technology;GT)創造競爭優勢潛力國家排名,台灣名列第6,亞洲僅次於日本,排名第2,理由是LED與太陽能相關領域之生產製造已居全球領先地位。而目前日本、南韓、大陸、美國為了發展綠能產業,均已投入龐大資金發展鋰電池產業,且也有相當成果應用在電動車等節能減碳行業上(按:鋰電池的重要性相當於電動車的引擎,及太陽能與風能之心臟),惟若台灣在鋰電池產業發展方面能有新的建樹,則將進一步提升台灣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為了進一步瞭解台灣鋰電池產業的現況與發展潛力,以下訪問台灣鋰電池專業製造商─鋰科科技董事長特助謝冠賢,並針對鋰電池產業對台灣競爭力的重要性及市場情況做分析,他也提出成立鋰電池科學園區的構想政策。

鋰電池產業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之命脈

謝冠賢表示,台灣缺乏能源,能源的獲取受到他國挾制。目前高科技產業為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若未來全球能源短缺(如石油),台灣經濟將受到缺貨威脅且面臨發展風險。鋰電池產業因具有儲能、重複使用及環保功能,若能結合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的「創能」發展,對減輕依賴能源產出國,及維護我國經濟安全頗具戰略意義。此外,也能對軍事單位、政府機構、學校、醫院及家庭提供用電,除減輕對石油的依賴之外,更具有「節能」減碳之功效。

台灣鋰電池產業已具備產業鏈 但無法形成競爭優勢

謝冠賢指出,台灣鋰電池產業已具備上中下游產業鏈,惟市場佔有率僅占全球2%左右,與日本、南韓、大陸,甚至美國比較,無法形成競爭優勢。目前台灣鋰電池製造商採追隨者策略,投入相當程度的研發費用,從事動力鋰電池研發,以期應用於電動車與儲能設備,台灣產業政策雖已重視綠能產業,但欠缺鋰電池產業之相關優惠政策,導致鋰電池製造廠商僅能布局大陸。

另外,研發能力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謝冠賢認為,目前鋰電池關鍵技術掌握在日本、南韓,而台灣工研院雖有鋰電池及電動車的相關研究,惟未形成鋰電池研究風潮,且研究能量亦不如日本、南韓及大陸。

各國積極發展電動車產業 鋰電池發展機會無窮

創能、儲能、轉能,及節能等4項綠能產業中,最具火車頭角色的就是電動車(EV)產業。而各國相繼拓展電動車產業,也帶動了鋰電池的未來成長機會。以下簡單介紹電動車的各國發展現況:

1.台灣:政府已成立智慧電動車推動辦公室,開發自主品牌電動車及關鍵技術,並建構電動車供應鏈,積極發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電動車輛主要生產基地。另外,政府正在訂定兩岸行動通訊鋰電池安全標準規範、輕型電動車鋰電池安全標準規範(TES),都有助於未來的產業發展。
2.大陸:「十二五規劃」將發展電動汽車產業作為新式戰略型產業,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500萬輛。
3.日本:富士經濟表示,EV市場在2010年爆發成長至3,000億日圓,在2014年會持續成長至2.25兆日圓,意味未來5年EV市場會有90倍的成長。
4.美國:國會於2009年3月通過經濟振興方案,撥出24億美元推動研發代插電式電動車(PHEV)計畫。

最後,謝冠賢表示,除了電動車的需求,因為鋰電池又稱二次電池,具有重複使用、壽命5~10年的優點,未來有機會大量使用在電動車充放系統、風力發電與太陽能儲能及家庭用電上,所以鋰礦的需求將大增,希望未來儘快透過企業或外交途徑與鋰礦生產國簽署合作協議,以確保台灣經濟與能源安全。另外,他也建議設立鋰電池科學園區,除可吸引鋰電池上中下游廠商投資外,亦可吸引學術與研究機構從事研發工作,讓鋰電池技術向下扎根,降低石油依賴,並提升國防安全之「鋰」屏障。

附註:謝冠賢博士,於美國馬里蘭大學取得管理學博士學位,目前擔任鋰科科技董事長特助、中國科技大學與聖約翰科技大學兼任教師。

[新興智慧應用專欄每週五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