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能源議題能量 北市府落實循環永續宜居城市 智慧應用 影音
leadtek
touch

累積能源議題能量 北市府落實循環永續宜居城市

  • 劉妍希台北

隨著碳排放和溫室效應對人類的影響越來越大,如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維持地球的環境永續就成了你我都必須關注的重要議題。聯合國在2015年就訂定17個永續目標,希望以2030年為期,世界各國以此目標為準則,一同來為地球的環境永續一致努力。

台北市作為與國際接軌的一級城市,也積極的在這個重要議題上研擬政策與實踐辦法,在2019年9月以國內第一個率先研擬並發布《能源政策白皮書》的直轄市,從「發展多元能源、積極節能減碳、適應氣候變遷、發展循環經濟」四個核心的策略,向下發展能源政策並制定綱領,致力使台北市成為「宜居、循環、永續」的願景城市。

同時,市府也積極的與市民進行對話,希望透過和公民、NGO團體、企業的交流,在四大核心策略下,獲得城市內民眾或組織,在生活與工作中的視野觀察與意見回饋,以期進行更多具體落實的可能方案。也因此,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委託DIGITIMES舉辦「台北市能源政策」系列工作坊,在2021年4月29日以「積極節能減碳、適應氣候變遷」為題,邀請市民參與,希望能透過在工作坊中討論及建議意見的蒐集,彙整成為市府發展能源政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能源政策工作坊除了蒐集想法與重要意見外,也透過產業分析師、民間專家的實務經驗分享,來與民眾進行對談、發想能源政策的可行性方案。此次工作坊邀請DIGITIMES研究中心總監黃建智從「循環經濟-電動車發展趨勢」為題開場,回顧電動車市場及各國的發展趨勢,分享說明電動車是如何在未來的車輛市場與環境永續中佔有優勢。

黃建智引用統計數據指出:2019年全球汽車產業,共銷售了約8,300萬部汽車,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銷售量衰退至約6,800台(YoY:-18.1%),然而,2021年預估會有遞延性消費反彈,也預測後續至2025年會有穩定性的成長。

進一步從電動車產業觀察,電動車銷量在這幾年有大幅的成長,以歐洲為例,從2019年約56萬台的銷售量,至2020年達到大約126萬台(YoY:123%);中國則是從生產端實施「能源車下鄉及雙積分制」,使得中國電動車的銷售量從2018年開始,每年皆維持約100至110萬台的銷售量。同時全世界各國在減碳的趨勢下,提出汽車暨電動車的中長期產業政策,預測各國真正實施禁售燃油車的時程,將會落在2025年至2035年期間。

再觀察台北市在2019年的電動車在整體車輛總數佔比,電動車汽車大約佔0.27%;電動車機車佔約4.19%。相對佔全國電動車汽車的0.07%以及佔全國電動車機車2.57%,台北市的電動車滲透率相對較高,但仍然有許多努力的空間。而做為首善之都與領頭羊,市府透過不同的處室來進行努力,像是透過停管處來推動市停車場電動機車停車免費、由建管處來輔導社區建置充電樁及補助、由公共運輸處來持續擴大電動公車數量、並由交通局來訂定台北市共享運具經營管理辦法。

黃建智更指出,除了全球趨勢與政策利多之外,許多台灣企業早已經準備好加入電動車的市場。隨著電動車市場滲透率在2025年將接近15%,而電動車的電池成本持續下降,電池續航力持續上升,將使得電動車有更多元的選擇以及競爭。也因此,許多臺廠早已經搶先布局電動車供應鏈,預估將供應未來6至7成多樣化的電動車零組件。

DIGITIMES研究中心總監黃建智分享「循環經濟-電動車發展趨勢」議題。符世旻攝

DIGITIMES研究中心總監黃建智分享「循環經濟-電動車發展趨勢」議題。符世旻攝

在另一個能源政策的分享與交流部分,則是以「節水」的主題來進行,根據統計數據資料指出:台北市自來水漏水率逐年下降,2019年自來水漏水率降到12.7%,優於台灣自來水公司的13.9%。有別於台北市與水資源重鎮、企業(即工業、農業)用水較無關係的城市既定印象,而在台北市境內實際上具有翡翠水庫、以及自來水事業處的重要條件下,對於如何成為一個節水型的城市,市府亦是重視。台北市政府在2019年訂定「台北市政府108年-111年機關學校節水實施計畫」,希望在以107年為基期,達到每年降低0.5%的用水量,並至111年達到降低2%的目標。

因此,這次能源政策工作坊的第二項主題講師,邀請到曾獲得109年經濟部水利署節水達人評比優等獎的「台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由總務處事務組組長游宗翰分享學校實踐節能減碳-「節水、惜水、愛水」的個案與成果。大同高中作為面積第二大的市立高中(校地面積約63.332平方公尺),因為佔地大、校內人數多,要達到節水成果也相對困難。如何一開始研擬組織的專責單位、編列相關預算、與校內的成員進行溝通與建立認同、透過一系列的人力、物力的結合與措施來達到目標,成為值得其他後進者仿效的重要參考。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結合課程深化環保教育。大同高中提供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結合課程深化環保教育。大同高中提供

游宗翰指出,學校是透過PDCA的方式進行節水規劃、執行、查核與行動,以邁進節水目標。因此,學校加裝了裝置,包括省水器材、分段式沖水器、電子感應式裝置、雨水儲留設備。要達成「節水」的成效,主要包括「節流、循環」兩個關鍵成功因素。「節流」,是利用智慧水表監測、設置水位警報系統,當有大量異常用水時,例如沒有關閉、漏水等狀況,以立即派員、或定期監測的方式來獲得第一線的情況。「循環」,則是將用過的水做後續的應用,例如用於生態池水循環、綠地澆灌。

透過評估學校的大量用水場地-游泳池,進行水資源的循環與設備的改善,透過數據分析、智慧決策、節約能源、來達到具體的成效。推行後,大同高中2020年水費數相較於2019年的水費減少13萬7,238元、每師生人員每日生活用水量(Liter per capita per day;LPCD)達到26.2、優於其他高中職LPCD的參考值(42)。

而節約用水最重要的核心角色是學校的成員,也是要持續維持過程中最艱鉅困難的一哩路。學校除了透過講習訓練、節水宣導方式之外,也特別運用校園環境的勞作維護與認養、社團的活動、結合課程觀念內化/深化的方式,讓學校成員以校園認同方式,自發的推行節水運動。

透過第一階段產業分析師、民間專業的實務經驗分享,在第二階段則是進一步透過目前服務於各單位,協力進行環境保護的產學研專家(地球公民基金會、好楓戶農家、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來帶領現場工作坊的與會民眾共創討論,以及與參與的民眾夥伴進行發想、意見交流。發想議題包括:一、電動車友善環境除補助購車外,政府在推廣購買或推廣租用上還能推行什麼。二、以及在私人管理的公共空間內,如何提升用水效率或節約用水。

在電動車友善環境上,歸納小組討論意見認為,市府應該從購買動力的誘因與抗拒原因上來進行綜合思考,在電動車能夠降低空氣汙染與噪音的情形下,要如何解決車價太高、充電不方便、維修不容易、里程焦慮的狀況,以法規能夠及時並與時俱進的原則,多觀察國際標竿國家的電動車稅率、牌照稅計算方式,並啟動更新公寓大樓管理辦法,逐年增加停車場的電動車充電樁、以及大樓的充電設備的管線,才是真正加速落實電動車友善環境的解決之道。

而在提升用水效率與節約用水上,歸納小組討論意見則認為應朝向優先處理公共場域水資源的回收改善,例如建立雨水的儲留系統、設置雨鋪、公共水池/游池的水資源再利用,並進一步在人行道、公園…等公共區域來增加透水鋪面進行循環利用。另外也考量台北市城市內住宅大樓老舊,管線經過長時間的缺乏修繕、會有管線漏水的嚴重情形,建議應透過研擬水公司提供檢測服務、搭配政府獎勵的機制來進行汰舊換新,以達到減少漏水的機會。

台北市政府積極發展能源永續、建立宜居城市,此次「台北市能源政策工作坊」是系列工作坊的最後一個場次。前次議題發展多元能源(第1場)、積極節能減碳(第2場)、適應氣候變遷(第3場)、發展循環經濟(第4場)、發展多元能源、發展循環經濟(第5場)的議題場次,已經分別於2020年10月31日、11月27日、12月30日,2021年2月24日、4月1日完成辦理,活動共匯集近二百位以上的市民朋友熱烈參與討論。

歡迎對能源議題有興趣,但無法至現場參與的市民朋友,在能源政策工作坊官網(https://reurl.cc/EzW5xv)及直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ueUYVBocY)進行回顧。期待你我一起為達成台北市「循環台北、宜居永續」的願景目標盡一份心力,希冀透過市民、CSR企業、公協會之間的經驗與網路交流,持續協力累積公民能源議題關注能量,深化公民參與創造實踐契機。

產、官、學及市民朋友一同熱烈討論,持續累積能源議題能量為循環永續宜居城市一同努力。符世旻攝

產、官、學及市民朋友一同熱烈討論,持續累積能源議題能量為循環永續宜居城市一同努力。符世旻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