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運算發展環境風起雲湧 生態圈革命蓄勢待發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515
hotspot

雲端運算發展環境風起雲湧 生態圈革命蓄勢待發

資訊產業的生態系統模型。
資訊產業的生態系統模型。

曾有人引喻雲端運算會引發第3次產業革命,但這個情境尚未發生,關鍵在生態圈尚未形成。與生態圈對應的另一個熟悉的名詞是供應鏈,兩者與對資訊產業而言有何差異?傳統供應鏈具有垂直的分工關係,以產品生命週期為主軸,藉由價值鏈的分化,各供應商發展分工和效率最佳化,來達成各自獲利極大化的目標。

Wintel資訊硬體產業就是最佳典範:行銷掌握在品牌和通路商手上;ODM製造商開發及代工,模組零件製造商則生產可高效率組裝和交換的零組件;而模組之間則遵循各項標準介面。如果藉由不斷分化供應鏈來提高某一個組件技術的專業性和經濟規模,創業家會發現源源不絕的機會。於是台灣在大約10年間創造出其他國家很難與之競爭的供應鏈分工模式,並逐漸把全球IT產業從in-house production導向OEM代工,再升級為ODM生產模式,最終形成下游客戶無法控制供應鏈網路,使台灣製造業得以分享供應鏈利益。

今天的雲端科技實際上是奠基於既有的資訊技術之上,但在應用層次則有嶄新的概念。然而,有著硬體供應鏈發展模式的黃金經驗,台灣卻未曾在軟體和服務領域上有類似成就,原因何在?因為軟體產業的生態難以產生複雜供應鏈結構,或是說軟體、服務產業尚未具備供應鏈環境。供應鏈分化有幾個要件:1.有可重複使用的中間產品或服務;2.可藉由中間產品或服務的投資創新降低整體供應鏈成本,或提高供應鏈價值;3.可藉由創新使中間產品或服務建立競爭障礙,保障投資利益。供應鏈成功的將「投資─競爭─獲利」變成循環,而為資訊產業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而生態圈中的供應商則由共生和相依性來產生價值,不一定有垂直整合的關係。這個雛形相對成熟的資訊硬體產業,最大的分別是生產模式與經營管理模式的差異。如果不能發展出適合的商業模式,舊有的供應鏈系統又不能繼續維持競爭價值,則雲端時代台灣龐大資訊產業的未來可能是一場夢魘而非夢想。

生態圈的發展,最有名的成功典範就是App store,由於商業上顛覆性的成功,這樣的商業模式在各種領域被嘗試複製,但不免也常見到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例子。Apple的成功關鍵並不在硬體或某項單一技術突破,iPod在始賣之初,銷售額並非鶴立雞群,而同類產品在市場上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直到iTunes開始改變局面,同樣的下載技術也非獨創,Sony雖然幾乎同時推出類似服務,但使用者經驗不佳導致失敗收場,如果Sony Entertainment早點認知下載市場的潛力,或Sony早幾年投資Sony-Erisson或許局面會有所不同。個別技術的成功,如果不能用來維持生態圈繁榮,則獲利模式無法穩固。在生態圈模式中,社群、消費群、供應群的三角關係,與技術、服務的關係比較類似網路,獲利關鍵則在於如何整合。

在不久之前,由Intel、IBM、HP和Redhat等巨頭推動風光成立Open Virtualization Alliance(http://www.openvirtualizationalliance.org),以推動KVM(Kernal based Virtual Machine)虛擬平台技術。開宗明義就以擴展生態圈為己任,是個有趣而值得關注的議題。這樣的產業推動模式,或許在未來雲端產業中會頻繁出現,並成為重要策略指標。生態圈的發展,藉由物競天擇篩選最適產品與服務組合,產品發展方向則由市場引導,而非少數公司主宰。就好像工業革命肇因於蒸氣機發明,但真正成功的原因卻是無數實業家將蒸氣機創新應用於各種用途。

回顧前一個世代,供應鏈造就了IT產業爆發性發展;今天,生態圈的發展則將引領雲端產業發展邁入新契機。對中小型開發商而言,這會像是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期一樣,百家爭鳴的難得機會。不過殘酷的競爭將在擴張極大化後開始,但是在那之前,尚未佔得立足之地的廠商,則恐怕連機會都不存在。

(本文由德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正傑口述?吳冠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