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為汽車自動化生產帶來哪些轉變?
人機協作成主流趨勢 工安防護更上一層
工業化的演進在為人類提供進步的生活的同時,也逐漸成為威脅人身安全的「殺手」,工安意外頻發使得安全生產這一話題愈來愈受到關注。
因應產業詭譎變化 善用雲運算大數據進行智慧預測
結合雲端運算與大數據的智慧預測,可提供未來經濟趨勢預測與強化製造業預測、量化、規劃的能力以因應市場動態與外部變局,以減少庫存、提升獲利、強化競爭前瞻,並透過持續、即時監測與掌握最新的內部與外部變化以維持作業正常。
高通推RB6機器人平台與RB5 AMR參考設計
高通(Qualcomm)推出機器人RB6平台(Robotics RB6 Platform)與RB5自主移動機器人參考設計(AMR Reference Design),內建先進人工智慧(AI)與5G功能,提供可規模化、安全、能源效率高、完全整合的解決方案,為產品量產上市所不可或缺。
全球企業加碼數位轉型 供應鏈優化與客戶體驗為重點
IDC指出,在疫情略微放緩之後,2022年將看到更積極的數位轉型科技投資成長。IDC預測,2022年全球用於商業實踐、產品和組織的數位轉型(DX)的科技投資支出將達到1.8兆美元,比2021年成長17.6%,且在2022至2026年預測都會保持這種成長速度,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預估為16.6%。
自拍神器攝影機再攻B2B 建築業監工也能WFH
理光(Ricoh)的手持棒狀360度攝影機Ricoh Theta,將從2020年5月中旬起銷售最新款產品Ricoh Theta X;而Ricoh Theta相關B2B服務平台Ricoh360,也將在2020年夏季推出搭配新相機的新服務,以4K高畫質影像進行時差僅0.2秒的視訊會議,先用於工地監工,預料可用在遠距工程甚至若干影音娛樂應用領域。
資料中心趨勢預測 首重可持續性發展
面對缺料導致晶片供應問題,專業認證機構Uptime Institute總監林家恒指出,將進一步促成IDC產業標準化和規模化。面對新資料中心的容量需求不斷增加,將推動供應鏈協作,增強聯合工程和標準化,提高IT機架負載,而小型資料中心營運商若還未跟上工業化、標準化,恐在這時期更落後於人。
積極面對不確定年代嚴峻挑戰 大肚山產業論壇看見台灣企業韌性
氣候快速變遷、疫情持續肆虐、地緣衝突不斷、我們正處於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面對詭譎多變的局勢,企業必須調整思維、強化韌性,為協助台灣產業升級,「第三屆大肚山產業跨域創新高峰論壇」特別邀請產官學研各界領袖,以「不確定時代下的永續共榮」為論壇核心主題發表精彩演講。
機械手+AMR大勢所趨 達明推MCS物料管理系統
廣明旗下的達明機器人指出,AMR搭載機器人與視覺系統,將可提升40%生產效能,為讓工廠易於管理多台AMR,達明提供客製化MCS (Material Control System)物料搬運系統,統籌管理MES所下達的指令,並優化運行中的效率如時間、耗能、運行過程中保持移動的安全,可整合各廠牌AMR之派車軟體或車隊系統。
工廠自動化變化多 機械安全走向All-in-One
智慧製造浪潮來襲,工廠自動化需求提高,不僅對相關自動化產品和方案的需求成長,對機械安全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如何通過機器和設備自動化,確保人、機器和環境的安全,不只製造商本身相當關注,包括供應鏈也受到嚴謹規範。
微軟福斯汽車再攜手 打造HoloLens 2移動平台新功能
微軟(Microsoft)正式宣布為擴增實境(AR)頭盔HoloLens 2新增移動平台(Moving platform)功能,解決長久以來HoloLens在移動環境使用時感測器會受到混淆的問題,讓HoloLens 2可在車內等移動環境使用。
OT/IT數據匯流 先落實新舊銜接
在產業數位轉型及智慧化風潮的帶動下,營運技術(OT)與IT的融合,以及提升營運韌性,已經成了產業投入數位轉型智慧化的同時,必須優先考量的議題。近期市場上對於OT/IT數據匯流與融合的討論,已經成為產業界關注的焦點,但是業者想要邁入OT與IT的數據融合之前,應該要考量的是如何將OT端新舊設備的數據先進行統合,
淨零政策接力出爐 企業跟上腳步了嗎?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公開宣示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的期程及相關政策,而台灣則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先是金管會打頭陣在三月公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需在2027年完成碳盤查,緊接著國發會也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以五大路徑、四大策略等提出階段性目標。縱使外界反應有許多路徑
淨零路徑需要行業轉型 電子業可扮演更有價值的角色
面對全球淨零趨勢,產業界與環團引頸期盼,國發會在三月三十日公布了「台灣2050淨零碳排路徑」,外界雖肯定政府跨出第一步,促使各個部會動起來,但許多路徑不夠具體也招致批評,包括階段目標過於保守、策略過於模糊。中華民國企業永續協會秘書長莫冬立就表示,從路徑圖的方向性來看還欠缺整合性架構,從國家淨零轉型路
企業淨零路徑規劃 碳盤查設計應放眼全球經營思維
國發會在3月底公布「2050台灣淨零碳排放路徑圖」,不只國家減碳需要路徑圖,企業也必須掌握自己的減碳路徑與短中長期目標藍圖,進一步實踐企業永續治理ESG,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提醒,切莫以拿標章、認證作為企業實現ESG的標準,這對企業長期發展相當危險。
加國AI企業Pleora尋找台灣策略夥伴 共拓智慧製造市場
創造工業用自動化使用的網路攝影頭介面標準GigE Vision的加拿大人工智慧(AI)公司Pleora Technologies,加入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CTOT)2022年的加速器計畫,希望能透過此機會在台灣找到系統整合商或硬體製造商,攜手合作拓展其在亞洲的工業自動化市場。
人工智慧當道 跨域與應用能力是AI高階人才關鍵
各行各業都面對著人工智慧(AI)當道的趨勢,這條康莊大道上常聽「AI產業化,產業AI化」這句話,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執行長溫怡玲表示,隨著越多企業將AI導入各種解決方案的過程中,經常面臨缺乏人才的挑戰。究竟何謂AI人才?又該如何培育AI人才?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蔡宗翰認為,具備領域(Domain)專業知識、並能結
產業AI化尚未普及 如何創造最大推力?
DIGITIMES首度以產業AI化、AI產業化為主題舉辦「Taiwan AI EXPO」,一連三天展會邀請多位重量級產業專家分享對AI的洞見,包括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以及廣達技術長張嘉淵等。而其中作為新創代表,近年以拿下兩岸最大鋁箔製造廠的全廠AI檢測方案打開知名度的開必拓數據也參與其中,並透
電動車零件少、製程簡 汽車工廠還需要機器人嗎?
在所有製造業中,汽車產業一直是工業機器人最大宗的市場,佔比超過三成,不過隨著汽車電動化後,不僅電動車中所使用的零件總數大幅減少40%~50%,也簡化製造與組裝的過程,換言之,這是否也代表將會同步削弱電動車市場對於機器人的需求?對此,全球機器人大廠ABB並不這麼認為,其認為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在製造工藝上所
5G低延遲與邊緣運算加速實現5G智慧工廠
智慧工廠結合數位化以及人工智慧(AI)、邊緣運算、無人機、機器學習等技術,具有超高彈性、能適應變動的生產需求。5G超可靠低延遲通訊(URLLC)與邊緣運算運用意圖驅動的安排(intent-driven orchestration),可望促成基於5G網路的製造自動化以實現智慧工廠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