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訂目標、擬策略到實務導入應用【數位轉型 台灣最行】掌握完整數位轉型知識
Asia Venturing:500 Global創辦人Christine Tsai 鼓勵新創胸懷亞洲放眼全球
在2010年共同創辦500 Startups的時候,Christine Tsai (CT)從一開始就採取了與當時只投美國新創公司的一般創投完全不同的策略。她建立了一個非常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不僅是產業多元、不偏重特定種類,也投資來自多種族群背景,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創辦人,並把觸角伸至新興國家的新創公司。先前在北美台灣工程師
迎接顛覆性商業模式 外商加碼投資越南新創
儘管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但預計外國對越南新創企業的投資將會增加。根據越南國家創新中心(NIC)發布的2020年越南創新和技術投資報告,疫情讓越南的技術投資格局不可避免地受到打擊,但越南創業家在前所未見的情況下,利用可用資源儘了最大努力,挑戰總是可以被解釋為迎接新的顛覆性商業模
跨境營運的快速僱傭解決方案 HR科技新創Slasify 專訪
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企業要進行國際運籌和商務拓展根本無法直接飛到當地面試人才、與客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或是找當地的律師與會計師事務所。如何不讓疫情成為企業拓展疆界的阻礙或藉口?DIGITIMES專訪新加坡人資科技新創Slasify創辦人暨執行長王祥宇及新創加速器SparkLabs Taipei管理合夥
越南遊戲產業營收高 新創公司不斷冒出頭
儘管出現了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越南數位內容產業,尤其是遊戲產業的新創企業營收成長仍令人印象深刻,這鼓勵了它們在未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勇氣,投資和開發更多產品。Vietnamnet報導,2019年全球遊戲市場營收達到1,457億美元,是音樂市場營收的7倍。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據將達到1,758億美元。在越南,
【陳鴻麒專欄】投資夥伴找對型,新創關鍵成長向前行
若說從0到1的創業初期是猶如百米衝刺的無氧艱苦訓練,那接下來創業團隊從1到100的成長期就更像馬拉松或接力賽一樣,需要不斷調整、補充能量,以順利達到每個具體的目標與里程碑。不管是從團隊內部或是外部環境來檢視,已經完成0至1的新創團隊能否順利進入關鍵成長期,主要在於能否找到可以規模化的商業模式並讓公司快速成長。而在這階段最重要的事,就是新創團隊能否再獲得投資人的關注與投入、需要引入財務型或策略型投資夥伴、以及該如何找到對的投資夥伴上車一起朝目標邁進。根據台經院FINDIT平台的統整資料,台灣新創只有大約不到10%可以到達B輪的募資門檻,多數仍在早期
越南科技公司掀赴美IPO熱潮
開募股(IPO)的潮流,特別是在美國。包括越南第一隻獨角獸企業VNG Corporation、Loship以及越竹航空(Bamboo Airways)等公司均有計畫在美國發行IPO。據了解,越南第一家獨角獸和科技巨擘VNG Corporation正在考慮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海外市場美國上市,以利用外國市場擁有的龐大現金。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如果成功,VNG將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主要交易所獲得上市機會的越南公司。不過VNG代表拒絕就SPAC協議或傳統IPO途徑是否已敲定發表評論。跟隨
Bukalapak上市籌資15億美元 堪稱印尼最大科技獨角獸
印尼證交所亮相,成為該國第一家上市的科技獨角獸公司,也是印尼最大的科技獨角獸。該公司在印尼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籌集了約15億美元,估值達到75億美元,並躋身該國最大的15家公司之列。ASEAN Briefing報導,此次IPO為印尼當地的另一波科技IPO定了調。由印尼叫車巨擘Go-Jek和Tokopedia以180億美元交易合併而成的GoTo,預計也將於2021年底上市,預計將是印尼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GoTo的市場估值估計在300億~400億美元間;另一家提供線上航空公司和旅館預訂服務的印尼科技獨角獸公司Trav
Relimetrics:以AI驅動5G時代的智慧製造QA自動化
程中總有一些部分非常難以實現自動化,例如品質管制或品質保證(QA)。Relimetrics是一家提供全端(full-stack)電腦視覺和機器學習軟體的新創公司,用於工業4.0應用中的品質審核、流程控制和預測性維護上。創辦人暨執行長Kemal Levi接受DIGITIMES專訪,分享其對Relimetrics在工業5.0所能發揮的對高精密品管自動化的解決方案,並表示其未來5年的使命是以人工智慧(AI)驅動製造業,顛覆智慧製造的領域。問:你們創建Relimetrics的起心動念是什麼?它是什麼時候成立的?請介紹您和核心團
Infinio Capital林宗亮:新太空產業供應鏈 台灣需把握5年光陰
gin以創新商業模式降低太空旅遊以及衛星發射成本,典範轉移下的新產業鏈逐步成形。美國洛杉磯創投Infinio Capital管理合夥人林宗亮(Eric Lin)稱,台灣有能力成為全球新太空產業製造領導者,但必須在5年內達成,一旦錯過,機會可能就會被其他鄰國搶走。放眼望去,台灣、南韓和印度,已經成為競逐低軌太空衛星發射與地面設施硬體製造的主要三股勢力。台灣雖然有著最成熟和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如何能在其他國家政府優渥的補貼和運用投資入股搶製造訂單的情況下,保持競爭優勢?2020年印度投資了英國衛星通訊新創公司OneW
資安攻擊不減反增 Allxon攜趨勢科技強化遠端OT保護力
攻擊卻如雙面刃威脅著企業。雲端監控管理平台奧暢雲(Allxon)宣布與全球資安大廠趨勢科技(Trend Micro)合作,透過這項技術合作,Allxon將在遠端監控和管理服務中整合趨勢科技的TMIS服務,以保護遠端IoT裝置受到資料外洩和勒索軟體攻擊等,加強邊緣裝置聯網安全。致力打造開放邊緣運算裝置雲端監控管理平台,成立於2019年的Allxon是由友達前執行長陳炫彬領軍成立。成立一年半以來已與11家台灣工業電腦與資訊硬體廠商合作,並先後成為NVIDIA生態系重要的軟體夥伴。 作為NVIDIA Jetson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