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訂目標、擬策略到實務導入應用【數位轉型 台灣最行】掌握完整數位轉型知識
嗶嗶!穿戴裝置警示COVID-19接觸風險 Google Play或支援
開發社群XDA-Developers近日針對最新版Google Play Services發表了一份拆解報告,內容揭露Google未來可能在App中加入接觸風險通知支援(Wearable Exposure Notification)。一旦用戶接...
失眠治療革命 穿戴腦波計配AI診療
糖尿病、高血壓甚至失眠之類病狀,治療上的難處之一是患者難以配合,因為血糖血壓與腦波會隨時變化,定期回診檢查只能檢查當下狀況,不一定能測得發病當下資料,因此在穿戴式科技漸趨成熟的20...
【王欽堂專欄】科技與疫情 催生「大健康產業」新護國神山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貫穿整個2020年後,並沒有看到趨緩的跡象,許多國家的染患情形仍然持續上升,或正面臨第二、三波疫情。跨年間許多人期望送走2020,迎來2021,就會恢復往日產業榮景,...
全球11項疫苗進臨床三期 台灣精準健康法規望其項背
從1995年3月1日開辦的全民健康保險,收集著許多醫療院所申報的資料,同步有不少醫學文字與影像病歷資料,而各界之所以爭相使用、利用、應用,就是希望透過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RW...
日政府因疫情調整照護機器人補助方向
日本少子高齡化,讓需貼身照護人數增加,而照護人力不斷減少,因此2010年代日本經濟產業省與厚生勞動省便積極補助照護機器人研發,2020年的COVID-19(新冠肺炎),真人照護可能成為傳播途徑之一...
COVID-19染疫否?穿戴式裝置追蹤體溫助防疫
最新研究發現,由於每個人的體溫基線都有些微差異,因此透過穿戴式裝置持續追蹤體溫,比起隨機的體溫測量,更有辦法在民眾出現COVID-19(新冠肺炎)症狀前,提前預測疾病的發生。據Fas...
「MR君」科技賣藥 日醫藥行銷陷裁員危機
全球疫情下醫療相關產業理應大發利市,但東洋經濟(Toyo Keizai)卻報導,日本藥品界大裁員潮將至,一方面是藥事研發人員需求,將因材料研發AI的進化而緩慢減少,或被IT人員取代,另一方面,則是...
超級電腦基因運算 日本盼帶動癌症治療新機
人類對人體基因研究,從結構、個別作用、定位排序、到2010年代又有進化,美國自2015年起,進行基因即時比對與標靶治療法(Targeted Therapy)研究,英國從2018年、日本在2019年12月20日,...
手機可測COVID-19病毒 15~30分鐘知結果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研發出連接智慧型手機的病毒檢測技術,從鼻孔取樣到手機顯示檢測報告,竟然只要花15~30分鐘。據DigitalHealthNews報導,隨著COVID-19(新冠肺炎)...
可檢測更多「心」病 AliveCor演算法獲准FDA
美國醫療設備新創公司AliveCor的便攜式心電圖(ECG)演算法套件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根據MedCity News報導,總部位於加州山景城的AliveCor開發了可與手機App搭配使用...
DIGITIMES智慧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