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開跑 4主軸產業、8廠商有意進駐
屏東科學園區正式啟動,目前鎖定4大主軸產業,包括智慧農醫、綠色材料、太空科技以及其他新興科技等,同時已有8家廠商表達進駐意願。
三菱地所預計2024年進行載人飛行車試飛
東京都政府推動一項先進空中移動(AAM)服務計畫,選擇日本大型不動產公司與綜合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為營運商,合作夥伴包括日本航空(JAL)、企業集團兼松株式會社,其中兼松株式會社有參與英國AAM垂直機場(Vertiport)基礎設施與無人機服務供應商Skyports的B輪募資。
英AAM新創Skyports獲得新加坡科技工程注資
英國先進空中移動(Advanced Air Mobility;AAM)垂直機場(Vertiport)基礎設施與無人機服務供應商Skyports Ltd.日前完成最後一次B輪募資,投資者之一為計畫在新加坡設置空中電動計程車航廈的航太業者新加坡科技工程公司(ST Engineering Ltd.)。
亞航和Skyports擬於馬來西亞合建eVTOL起降設施
馬來西亞亞航航空集團(AirAsia Aviation Group,以下簡稱亞航)將和英國先進空中運輸(AAM)基礎設施開發商Skyports合作,研究在馬來西亞開發空中計程車起降設施的事宜。
騰訊發布新一代四足機器人
騰訊Robotics X機器人實驗室於8月8日發表新一代四足機器人Max。Max具備良好機動性,能在複雜地形上準確移動,還有出色的自主學習能力,幾小時內就能學會新的智慧步態。此外,Max配備強大導航功能,可即時辨識地形條件、建立地圖模型,找到樁面中心點,過樁速度提高了4倍。
歐盟碳稅新增塑膠類 科技業減塑需再加把勁
歐盟2021年7月公布「Fit for 55」套案,當中對企業及產品供應鏈影響較大的是「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規範特定商品進口至歐盟時,繳交排碳費用。而這項方案在公布1年之際,於2022年6月再進行修正,相較於先前草案,新草案雖然將緩衝期延緩1年,但徵收範圍更廣,除了新增有機化學品、氫和氨外,特別是還擴大到科技業
激盪600項創新應用 TDX以數據孕育智慧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及永續城市議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其中交通數據不僅僅與載具、基礎建設相關,更與食衣住行各方面都有密切連動。
減碳從建築物做起 德國萊因助企業節能
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2年初發布《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針對未來10年世界將遭遇的嚴峻風險進行調查,調查對象來自公部門、私營部門、學術界、社會約1,000名決策者,並公布前十大風險排名,其中環境類風險即佔5項。
亞馬遜擴張配送網導致碳排驟增
儘管亞馬遜(Amazon)提出了要在204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訴求,但疫情期間網路購物需求激增,亞馬遜積極擴張配送網路,導致2021年亞馬遜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減反增。
杜拜電力透過虛擬電廠強化分散式能源整合
杜拜電力與水利局(DEWA)透過虛擬電廠(VPP)強化智慧電網中電池儲能設備、電動車充電站、太陽能光電、其他彈性負載等分散式能源(DER)的整合,DEWA宣稱這項創新措施是中東地區第一個案例。
網紅平台行銷支出 TikTok超車Facebook、兩年後再超YouTube
都說TikTok對Facebook、Instagram造成極大威脅,後者早期還不以為然,但如今不僅業績表現受影響,且在諸多功能和服務上還處於被動追趕;只能說Meta Platform之前過於自信、自滿,未能洞察市場趨勢和年輕族群需求,市場競賽已從領先局面被打成落後態勢。
TikTok新商標透露進軍音樂服務計畫
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已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申請「TikTok Music」商標。申請內容指出,這項新服務能讓用戶購買、播放、分享、下載音樂、歌曲、專輯、歌詞、現場串流影音,用戶還能編輯、上傳歌單封面,並為歌曲、專輯寫下評論。
Instagram新功能不讓TikTok專美於前
抖音(TikTok)的快速崛起讓許多社群平台紛紛推出新功能,希望能複製TikTok的成功模式。Instagram雖因用戶負評撤回了模仿TikTok的全螢幕介面,但仍會繼續垂直相片格式的測試。
AI垂直市場商機大 緯昌搶進智慧冷鏈市場
緯創集團旗下緯昌與銳俤攜手,打造冷鏈物流智慧管理解決方案,合攻冷鏈物流市場。緯昌總經理鄭耶光表示,將持續探詢各種AI+5G的垂直市場商機,除冷鏈物流外,也會針對建築、公安、保全及工廠維運等,與該市場夥伴合作,預計年底前,會推出AR眼鏡相關解決方案。
Google Maps推新功能 盼成消遣娛樂規劃首選App
Google的搜尋業務日益受到Instagram與TikTok等App的挑戰,為了成為人們發現與規劃消遣與娛樂的首選App,最新版的Google Maps推出數項新功能包括100個地標的空照與進階沉浸影像、更詳細的腳踏車騎乘路線、位置分享可在前往/到達/離開特定地點時通知好友。
美降低通膨法案助攻 綠能廠或加碼投資
南韓綠能企業有望受惠美國參議院通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近來,南韓綠能業者韓華解決方案(Hanwha Solutions)傳考慮加碼投資美國太陽能廠,並擴大在美影響力。
牛電計劃2023推鈉離子電池電動自行車
中國智慧都市行動解決方案業者牛電科技執行長李彥表示,正尋找替代性新電池技術。根據中國證券報於8月6日的報導,該新創計劃於2023年啟動配有鈉離子(sodium-ion)電池的兩輪式電動車。
微軟盼氫燃料電池成為資料中心電源的未來
微軟(Microsoft)已使用零碳排的氫燃料電池取代柴油發電機,作為資料中心緊急電源。
「要當傳統工業的iPhone」 博世科智能推無線數據管理系統
「雖然大家都在講數位轉型,但傳統工業要轉型真的有夠困難,」博世科智能(Blutech)聯合創辦人及行銷總監陳文峰表示,團隊視察某些傳統產業工廠發現,很多工廠還在手抄電表數據、或是買了數位電表卻無預算可以布線;當供應鏈客戶要求他們端出碳排數據,這些工廠才不得不開始推動數據管理,卻往往事倍功半。
製造業邁向「零IT」時代? Synergies推AI流程自動化平台、5G IoT閘道器
AI新創訊能集思(Synergies)曾獲評選為全球20個最有潛力的AI公司,其從2018年起就展開跟富士康的密切合作,創辦人暨執行長張宗堯長期觀察台灣製造業笑說,大部分台灣企業很難像台積電一樣招募到那麼多博士,足以對每個製程細節精益求精;要克服製程上「人才」的挑戰,可以運用AI輔助決策,找出製程解方、讓管理方法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