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 Capital對新創投資與合作的實踐分享
Lam Capital是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的子公司,是一家企業創投(CVC) 。關注於半導體生態和製造的投資機會,例如人工智慧(AI)在製造業中的應用、製造創新,主要圍繞在工業4.0。
最有價值太空新創Relativity Space受SPAC青睞
生產3D列印與可重複使用火箭的Relativity Space是目前最有價值的私人太空新創公司,也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最希望合作的對象之一,不過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Tim Ellis並不感興趣,反而偏好透過私募融資,迄今已獲得13億美元、估值於2021年6月達42億美元。
遠距上課新模式 機器人分身代替重病男孩上學去
根據路透(Reuters)報導,德國學童Joshua Martinangeli因病無法上學,但這位學生仍可利用替代機器人做為數位分身,與他的老師和同學互動。這個替代機器人坐在Joshua的位置上,為他發聲,當他有話要說時,替代機器人會發出眨眼的訊號。
Rocket Lab購併SolAero 打造太空事業一條龍新商模
發射與太空系統業者Rocket Lab規劃太空解決方案垂直整合,日前宣布收購太空太陽能產品與精準航太結構供應商SolAero Holdings,Rocket Lab的人造衛星製造業務取得組織內的關鍵供應商,SolAero Holdings獲得產能支援可規模化放量以充分供應客戶需求。
量子電池有成為下一代大容量與小型化儲能媒介的潛力
據報澳洲阿德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研究團隊與英國合作夥伴已成功驗證對實現量子電池(quantum battery)至為關鍵的超吸收(superabsorption)概念,將顯著改變再生能源取得與儲存方式,並在量子電腦與微型電子裝置等其他應用一展身手。
微軟發布新版Office for Mac 原生支援Apple Silicon裝置
微軟(Microsoft)發布新版Office for Mac生產力套件,更新Excel App,100%原生支援Apple Silicon晶片。
越南新創2021年吸金能力強悍 疫後數位轉型可望再創新亮點
根據越南國家技術創業和商業化發展局的數據,該國新創企業於2021年吸引超過13億美元的投資,是2020年的4倍。該國目前擁有超過3,800家新創公司,其中包括3家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VNG、VnPay和MoMo,還有11家估值分別超過1億美元的公司。
中國網信辦推新規加大監管行動App
中國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CAC)針對行動應用程式草擬了《移動互聯往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受規範的對象為可影響輿論的App;媒體認為此舉的目的是加大對科技公司的監控力道。網信辦歡迎公眾對此草案表達意見,收件截止時間為2021年1月20日。
人造衛星也環保 日本2023年將木製衛星送入太空
創業將達331年的日本木材建設公司住友林業(Sumitomo Forestry),現在要開拓令人意外的新事業:太空事業,該公司與日本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進行宇宙木材計畫(LingoStella Project),預定在2023年把木造人造衛星(LingoSat)送上太空,提供迥異於現有衛星概念的產品。
亞太跨境電商邁入黃金期
根據勤業眾信(Deloitte)發布的一份新報告「亞太地區科技授權的數位貿易」,預測數位貿易將進一步加速,並在未來3年使該地區進入數位貿易的黃金時代。數位技術使全球賣家能夠無任何進入障礙地參與全球貿易。
越南新創魅力難擋 200億美元外資挹注
後疫情時代越南新創再度掀起籌資熱,部分本土新創吸引至少1億美元的資金。隨著該國新創生態系統逐漸成熟,預計將帶動更多的籌資和交易活動。
SparkLabs Taipei Demo Day登場 宣布進軍南台灣
新創加速器SparkLabs Taipei於6日舉辦第六屆Demo Day,本屆Demo Day共有7組新創團隊展現成果。SparkLabs Taipei管理合夥人邱彥錡表示,由於2021年全球市場動盪,更加凸顯出科技創新帶來的價值所在。
2022東南亞新創點將錄 資金、人口、場景有到位
2021年全球投資人不只開始密切關注東南亞當地科技生態,投入的資金也帶動為數眾多的獨角獸因而崛起。2022年包括Pinto、Bybit、Agive、Puruan、Syfe、Bukwarun、Bukukas、Gajigesa、Wage Lee、Splendid、Evermos、North Veri、Una brand以及Rainforest等10多家東南亞新創都值得關注。
盤點2021年東南亞獨角獸 獨鍾SPAC上市模式
2021年對新創來說充滿挑戰,但東南亞也見證幾家獨角獸的誕生,還有許多科技大廠的上市,顯示東南亞的新創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越南行動錢包MoMo躍升為獨角獸 估值逾20億美元
越南最大的電子錢包MoMo在最新一輪融資(E輪融資)中向瑞穗銀行(Mizuho Bank)領投的4家投資人籌集了2億美元,使其估值超過20億美元,正式躋身為越南為數不多的獨角獸行列。該公司希望在這場充斥著投資人資金的激烈競爭中,擴大與其他數10家數位支付新創公司的差距,而最新一輪融資也支持MoMo成長為一款多合一智慧
星科技大學開發可生物分解的纖維素紙張電池
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學(NTU Singapore)的研究人員開發將電極以網版印刷方式,雙面列印在以水凝膠強化的纖維素紙張的無毒鋅電池,既使彎折或扭曲也不會中斷供電,電力耗盡後埋入土中僅需1個月即可完全生物分解,可望成為彈性、穿戴式電子裝置的創新電源。
零售業的元宇宙!Dent Reality開發零售店應用AR App
倫敦新創公司Dent Reality已籌得約250萬英鎊(約340萬美元),該公司將利用這筆資金發展自家團隊與服務,瞄準零售業的元宇宙(Metaverse)商機,並開發零售商店專用的擴增實境(AR)平台。
垂直農耕獨角獸D輪募資2億美元拓展國際市場
2021年12月歐洲的垂直農耕(vertical farming)新創Infarm宣布繼2020年募資1.7億美元後,將由QIA(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領銜2億美元的D輪募資,計畫用於拓展加拿大、日本、歐洲、美國等地的國際業務,並擴大在亞太與中東地區市場的滲透率。
Hitachi運用AI與IoT協助澳洲蕉農數位轉型
日立(Hitachi)的美國IT部門Hitachi Vantara以「智慧農場(Smart Farm)」數位解決方案,協助澳洲昆士蘭省的蕉農Bartle Frere Bananas進行生產與配銷等整體作業的數位轉型,運用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技術提升農場效率與生產力。
Planet Labs人造衛星照片在農業的新興應用
原本人造衛星的農業用途主要是變異率應用與建立管理區等,地球觀測業者Planet Labs指出人造衛星的新興農業應用包括監測最佳管理實務、追蹤作物氣候學、取得農地實際界線、監測農地試驗、提升飼料使用效率、辨識作物種植與收成日期、改善產量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