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展,發現台灣創新實力
人工智慧結合防災 國研院展出地震預警與結構安全監測系統

台灣地處板塊活躍地帶,一年之中大小地震無數,民眾雖早習以為常,但日常防範必不可少。為落實地震災害預防,國研院國震中心展出結合人工智慧的地震預警系統,透過深度學習技術提升地震預測精準度,協助居民提高警覺。國震中心也將於展會現場實地展示該地震預警系統。
國震中心研究員林沛暘表示,該系統分別在地面與建築鋼樑結構上建置感測器進行協同判斷,除可排除非地震所造成的晃動,提升精準度外,該技術更可偵測到所有地震波中傳遞速度最快、且一般人無法感受到的微小地震P波。
並在3秒內判斷後面隨之而來的地震強度,據以發布警報,並根據不同的預估震度來連動對應的防災情境與設備控制,若進一步配合區域設置的系統副站發布警報,可快速協助居民避難,建築及設備應變防災。
國震中心亦展出地震結構安全監測系統,該系統可進行震時監測並記錄建築結構的受震反應,人工作業可能耗時數天甚至數月,拖累震後復原作業,該系統可在震後5分鐘迅速提出結構安全評估,協助相關單位快速應變與復原,特別在大規模地震時,可以大幅減少經濟損失。
國震中心表示,該系統整合區域與現地型地震預警,可提供近震央區域更多的預警時間,適合台灣這種內陸型地震防災使用。未來亦可將之落實於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防災等應用,並協助設備製造商、保全業、物業管理業、自動化控制等產業的防災應變。
- 未來科技展展出百餘項產學研科研成果
- 激盪產學合作火花 攜手邁向科技新未來
- 未來科技展盛大開鑼 廠商慧眼獨具找合作對象
- 國研院晶片中心客製化感測模組 支援16個感測節點
- 中興大學智慧電動單車共享系統 遠端解鎖技超全球
- 同步加速器光源可用於新世代電池開發
- 應答機器人、導航系統傳達即時災情 防災資訊走入民間
- 國網中心推生物標記組織影像智慧辨識平台 簡化檢測流程、邁向精準醫療
- 南台科大貼片式力量感測器 確保貨品遞送無受損之虞
- 交大推光學式血流感測器 讓血壓量測可攜化
- 臺醫光電推腕式血氧監測裝置 患者毋須再跑醫院複診
- 人工智慧結合防災 國研院展出地震預警與結構安全監測系統
- 中央大學展示易燃氣體監測技術 落實智慧城市安全
- 台大地理系推疫情時空預警架構 傳染病風險資訊透明化
- 血檢快速、連網化 心臟病檢測走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