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管理走向逐筆追溯 電子管理思維步入車輛產業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9/29
車輛產業的轉型,不只體現在車上設備的電子化上,模組化思維走入車輛產業更進一步改變車廠客戶對供應鏈的要求。不論是對零組件的製程管理回溯、在產品進入市場後的序號追蹤,或是打造通用型產品以規模化生產提高庫存管理的成效,常見於電子產業的管理思維正在逐漸改變車輛產業。 本土:逐顆齒輪序號追蹤 作為美國知名電動車廠供應商,本土股份有
批量管理走向逐筆追溯 電子管理思維步入車輛產業
多樣駕駛輔助系統 促車內資訊產業新面貌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9/29
駕駛科技不斷發展,多樣的駕駛輔助系統正在改變道路資訊的傳遞模式。大量裝設於車輛的感測器,為駕駛帶來許多過往不會注意到的路況資訊,結合車輛電腦的快速運算與連動機制,多樣輔助駕駛的警示機制正出現在駕駛座艙中。 而在自駕科技尚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今日,人機如何合作,以更安全的方式駕駛車輛成為新的道路課題。 路況資訊呈現決定人為接手順暢度
多樣駕駛輔助系統 促車內資訊產業新面貌
模組化生產如何影響車輛供應鏈?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9/29
過往車廠在造車時,會依照車輛定位配置不同規格的設備,如不同升數的引擎汽缸,而在電子產業跨入車輛產業之後,電子產業帶來了全然不同的生產思維,設計出適用於不同場景的通用型元件,將模組化作為製造規模化基礎,以彈性組裝創造不同動力表現的車款。 這樣的生產思維,降低了不同車款銷售消長對供應鏈造成的衝擊,在客戶端,亦提高了維修市場對客戶的瞭解程度,更能預測需求變化,進而提升在存貨管理時的
模組化生產如何影響車輛供應鏈?
車輛產業分級明確 應用層備受期待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9/29
車輛科技的發展面向廣泛,大致可以分為自駕化、連網化、電動化與共享化,4者環環相扣。自駕化將人類從駕駛行為中釋放出來,空閒的時間與注意力催生出車內娛樂需求,連帶提升對車內網路的軟硬體、協定標準要求;而電動化背後,則是能源轉換效率的不斷提升。 電電公會汽車電子委員會常務理事游文光指出,車輛產業的數位轉型即是從底層動力系統到上層的應用、內容服務越趨明確的過程,當中包含底層的動力系統
車輛產業分級明確 應用層備受期待
無人載具朝陸海空3大發展 台廠各應用領域發揮優勢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9/26
經濟部於2019年通過無人載具創新條例,包括無人車、無人船及無人機,亦即交通工具涵蓋海、陸、空範疇;根據2020年KPMG對於各國自駕車整備度所作調查,台灣排名第13,而台灣半導體及ICT產業於無人載具深耕已久。9月21日由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計畫辦公室與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共同舉辦研討會,則針對上述3類無人載具發展,提點台灣發展的優勢及機會。 台廠適合發展自駕
無人載具朝陸海空3大發展 台廠各應用領域發揮優勢
自駕車短期仍需駕駛 人機並行成新課題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8/14
自駕車沙盒實驗案在2020年陸續上路,營運商們紛紛開始不載客、載客測試。依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規範,自駕車上必須有隨車的測試人員,短期內人類駕駛如何與自駕電腦共同掌舵車輛,成為無人載具實驗沙盒、上路實測的新課題。 偕同理立系統、台灣大學等單位於台南進行自駕巴士實驗,並在實驗中負責提供車輛、駕駛員,根基於台中的豐榮客運為國內少數活躍於自駕產業的客運業者,豐榮董事長徐弘豐對
自駕車短期仍需駕駛 人機並行成新課題
ICT業者打入車廠供應鏈 量產、安全性、可靠度是基本功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8/14
汽車零組件的電子化,讓台灣電子廠紛紛加入車電商機的競逐賽事。車輛中心環能與車電工程處協理黃麗芬指出,ICT業者加入車輛產業,在產品生命週期、產品妥善率與可靠度等指標上,應瞭解車輛產業與消費型電子產品的差異。 黃麗芬指出,除了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外,車輛為移動載具,使用場景多變,常有劇烈溫差、顛簸等情境,因此在車輛設備如何在電力供應不穩定、大量機械衝擊等狀態下維持穩定運作,是跨入車
ICT業者打入車廠供應鏈 量產、安全性、可靠度是基本功
台灣大牽手台塑 自駕車駛入養生村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8/07
繼6月底台灣大哥大宣布5G開台,日前台灣大哥大與台塑汽車貨運連袂出席,偕同合作廠商展示兩款客、貨自駕車。此次合作,將於34公頃、住戶約2,000人的長庚養生文化村試運行,在全長約3公里的文化村道路上提供自駕服務。 該計畫成員包含台灣大哥大、台塑汽車貨運、Nokia、艾歐圖iAuto、台灣大學、明志科大、大眾電腦、國眾電腦等業者。由台灣大哥大提供5G專網建置、平台服務與雲端服務
台灣大牽手台塑 自駕車駛入養生村
Winbus撞上安全島 揭自駕車過渡期:人機共存的新難題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8/06
日前由勤威國際、車輛中心共同主導營運的彰濱觀光自駕巴士實驗計畫因人為失誤暫停;4日,車輛在路程尾聲自慢車道朝左切入快車道時,考量無專用號誌時相,車輛由自駕轉切換為人為駕駛,後人員操作失誤導致車輛撞上安全島,所幸無人傷亡。 該由勤崴、車輛中心主導的無人載具實驗計畫,為國內最早上路營運的沙盒計畫,WinBus特別之處在於車內並無方向盤、腳踏板等傳統車輛設備,隨車駕駛用以接管車輛的
Winbus撞上安全島 揭自駕車過渡期:人機共存的新難題
積極推動5G落地 無人載具開始起跑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8/04
隨著5G在台灣正式進入商轉階段,除了一般民眾使用上的需求外,怎樣讓5G更廣泛的普及應用在不同產業領域中,就成了目前電信業者們全力推廣的目標。 先前在5月時,中華電信與勤崴國際、淡水客運攜手依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取得自駕車試車牌,在經過不載客測試後,將自2020年8月3日起,於淡海輕軌崁頂站至美麗新影城站啟動載客運行服務,據悉,這條路線將成為台灣首個上路載客運行的智駕巴士
積極推動5G落地 無人載具開始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