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精準農業新紀元 5G、AI和物聯網走入農地 智慧城市 》智慧農業 2021/01/08
5G網路科技具有低延遲和高頻寬的特性,再結合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將在日常生活實現遠距控制的理想。全球各地農場開始善用5G網路潛能,紛紛在農場部署物聯網應用。 據The Star報導,農民把感測器安裝於網子,每當有成熟的果實掉落,隨即會通知農民,以掌握果實最佳的新鮮度和品質。農民也透過5G和物聯網收集大量原始資料,得知何時是最佳的採收、播種、施肥和灌溉的時機。農
智慧精準農業新紀元 5G、AI和物聯網走入農地
丹麥年產千噸綠蔬垂直農場 台灣科技輸出成就 智慧城市 》智慧農業 2020/12/28
高緯度北歐國家冬季缺乏日照,難免有農耕空窗期,以致糧食短缺,室內垂直農場可望克服這種自然限制。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郊區導入台灣的農業科技,興建室內垂直農場,預計每年生產近1,000公噸綠色蔬菜。 據Futurism報導,丹麥新創企業Nordic Harvest跟台灣源鮮智慧農場(YesHealth)合作,共同打造塔狀農業設施,搭建高達14層立體層架,把總種植面積擴充為7.5萬平方
丹麥年產千噸綠蔬垂直農場 台灣科技輸出成就
農民的數位轉型 精準農業有何挑戰? 智慧城市 》智慧農業 2020/12/25
精準農業正風行,農場主紛紛開始探索如何善用物聯網(IoT)、感測器等智慧科技提升生產效率。不過農民在邁向精準農業的過程中會面臨哪些挑戰呢? 美國農業科技網站Farms.com於日前舉行精準農業線上研討會,會上北達科他州立大學(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農業學者指出,精準農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降低農民採用科技的成本,譬如假設買一架無人機要8,00
農民的數位轉型 精準農業有何挑戰?
擴大數位落差 5G或讓貧農更貧? 智慧城市 》智慧農業 2020/11/10
邁入數位時代,農業生產也開始科技化。無論追蹤家禽狀態還是剷除害蟲,都已經有應用程式(App)可以輔助。對現代農民來說,少了科技就會落後競爭者,尤其5G科技普及後,更可能加大數位落差。 據富比士(Forbes)報導,國際熱帶農業研究中心(CIAT)最新研究指出,在第二與第三世界國家,手握科技力的農業生產者與相對科技弱勢者之間的鴻溝正在加大,後者之所以落後,可能是因為沒有裝置、所
擴大數位落差 5G或讓貧農更貧?
2020募資突破30億元 新創6種與企業合作模式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0/22
創新思維的建立與既有產業的碰撞與融合,都是新創生態指數成長的過程。台灣過去幾年創業題目多元、市場紛呈,無論是創投(VC)、企業投資部門(CVC)、政府單位都積極輔導和育成新創,從技術研發、應用微調、商業模式等進程來走向市場。 台灣新創逐漸受世界肯定 針對政府對於新創的協助與生態型塑上,科技部產學司科長吳醒非表示,科技部成
2020募資突破30億元 新創6種與企業合作模式
美、以將倍增合作之先進科技研發投資 智慧製造 》機器人 2020/10/07
以色列時報報導,美以兩國研發基金會(BIRD)將倍增其於資訊安全、機器人、先進通訊與無線通訊、先進製造、醫療照護與人工智慧(AI)等有戰略重要性的尖端科技領域的投資。 BIRD負責人Eitan Yudilevich表示,在AI方面,還有機器學習與智慧交通會被列入擴大投資額度的領域清單中。這些都是美國和以色列雙方亟欲保持競爭優勢的領域。 但此計畫仍需獲得
美、以將倍增合作之先進科技研發投資
微軟攜全美第三大農業合作社 開發農業科技平台 智慧城市 》智慧農業 2020/08/10
微軟(Microsoft)跟美國第三大農業合作社Land O’Lakes展開長年合作計畫,雙方將共同解決農業所面臨的挑戰,建立一個農業科技平台,藉由人工智慧(AI)來規劃耕作週期和保護土壤,進而提升產量,也計劃在牛隻身上安裝感測器接收資料。 據Windows Central報導,微軟和Land O’Lakes宣布進行多方合作來推動農業科技發展,達成強化供應鏈、提升永續性和縮短
微軟攜全美第三大農業合作社 開發農業科技平台
日農業無人化趨勢 網軍空軍回歸陸軍 智慧城市 》智慧農業 2020/05/19
在日本政府鼓勵下,日本智慧農業實驗與應用正逐步推廣,如NEC與調味料大廠可果美(Kagome)合作,在葡萄牙實驗番茄種植人工智慧(AI),或是無人機新創業者Aerosense於北海道進行農田空中檢測等,都有良好表現。如NEC從2015年迄今的統計,肥料用量平均減少20%,產量增加30%,讓雙方都有信心。 但是,日本在AI、IoT、無人機的農業應用,已經慢了海外半拍,農業型態差
日農業無人化趨勢 網軍空軍回歸陸軍
「食」在安心 區塊鏈助追蹤生鮮食品出口 智慧城市 》智慧零售 2020/05/18
生鮮食品講求時效性,近年來食安事件層出不窮,食品來源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重視。由於區塊鏈(Blockchain)擁有不可竄改與去中心化等特性,可以有效追蹤從生產到物流的完整供應鏈,沃爾瑪(Wal-Mart)和家樂福(Carrefour)皆紛紛投入區塊鏈技術,讓民眾吃得更安心。 據Cointelegraph報導,澳洲農業科技新創Aglive宣布透過區塊鏈技術,成功追蹤澳洲牛出口至
「食」在安心 區塊鏈助追蹤生鮮食品出口
協作型機器人Burros 提高農作物產量 智慧城市 》智慧農業 2020/03/23
人類面臨人口大幅成長、氣候變遷等問題,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報告顯示,2050年世界人口將高達91億,將有可能造成糧食危機,為此各國政府與研究組織一直開發機器人、自動化設備,來提高糧食產量及生產效率。 根據The Robot Report報導,農業科技新創Augean Robotics研發一款名為「Burros」的協作型機器人(Cobot)幫助農民耕作,該機器人能收集大量
協作型機器人Burros 提高農作物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