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瑞德西韋毒性低 陽明交大AI篩出老藥新用3大優勢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2/24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院長楊進木教授帶領的團隊,透過人工智慧(AI)、大數據找出4款具有抑制COVID-19(新冠肺炎)活性效果的潛力老藥,並且在毒性低、效果好、免疫力提升效果好等3大優勢下,預計2021年6月時,可望藉老藥新用的方式,提升全球人類對抗病毒的能力。
比瑞德西韋毒性低 陽明交大AI篩出老藥新用3大優勢
【蔡騰輝專欄】台灣遠距醫療痛點 夠痛嗎?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2/03
未知帶來恐懼,焦慮帶來改變。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統計,截至台灣2月2日上午7時,全球至少223萬5401人染疫死亡,至少1億333萬3479人確診。影響所及達193國的狀況下,台灣一年多來,科技防疫成效穩定。感謝辛勤醫療人員持續穩定控制疫情,不過近期本土案例與醫院感染事件,著實提升各界對於遠距醫療的關注度,以及探討台灣遠距醫療的發展,也讓過往
【蔡騰輝專欄】台灣遠距醫療痛點 夠痛嗎?
AI預防醫學奧義展現 長照5G到底可不可行? 智慧醫療 》預防醫學 2021/01/28
銀髮照護科技越發豐富,不少新創公司都希望從影像、紅外線、Wi-Fi等訊號,來診測銀髮長者的步態變化,進而在身體開始衰弱之初,就可以預先介入,協助增加肌力、體力、營養等,讓長者狀況不惡化,甚至提升健康。 觀察了銀髮長者的照護需求約莫4年的銀色大門創辦人孫士姍分析,以「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的角度來說,使用者、使用者家屬、專業的醫療照
AI預防醫學奧義展現 長照5G到底可不可行?
馮世寬:巧用醫療同理心與商業智慧 落地醫療科技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1/20
如何定義智慧醫療?這個問題想必所有醫療×科技×生技×醫藥產官學研醫法政的人士都希望能有明確答案,然而,從既有資源整合出發,進而先從現有的健康、醫療、照護服務的流程效率,促進組織的營運順暢度、成員的工作科技技能、民眾/病人/住民等客戶滿意度與治療成效,似乎是近些年各大醫療院所著手進行的方向。2021年榮民醫療體系資訊整合成果研討會,就展示了以台中榮民總醫院為輔導中心,著手進行串接與整合遍布全台12所
馮世寬:巧用醫療同理心與商業智慧 落地醫療科技
【王欽堂專欄】科技與疫情 催生「大健康產業」新護國神山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1/15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貫穿整個2020年後,並沒有看到趨緩的跡象,許多國家的染患情形仍然持續上升,或正面臨第二、三波疫情。跨年間許多人期望送走2020,迎來2021,就會恢復往日產業榮景,解除邊境管制、出國遊玩,可能要失望了。 時間來到2021年,隨著首批疫苗供應的大幅提高,大家關注的重點已經從快速研發疫苗的壯舉,轉移到分配疫苗的艱鉅任務,國與國之間將會展開一場誰該
【王欽堂專欄】科技與疫情 催生「大健康產業」新護國神山
再生醫材科別機會多 先建置冷鏈與臨床協助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2/25
目前台灣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與美國HCT/Ps 361的規範範疇類似,將人體組織包含在器官移植的範疇當中,也因為不能買賣器官,因此現在再生醫材公司多以服務費的形式提供清洗、包存等服務;另一方面HCT/Ps 351,則是由特管辦法,以及日後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來規範,包括細胞療法、基因療法、生物製劑等。 再生醫學兩大法 從人
再生醫材科別機會多 先建置冷鏈與臨床協助
竹科創新計畫領航 台灣醫療新創百花齊放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12/22
竹科管理局從2019年起連續兩年啟動「竹科醫療器材產業創業環境創新計畫」後,培育了台灣大量醫療新創團隊,透過創業輔導、商機媒合等機制,這些新創團隊都交出了令人驚豔的成果,在2020年「肆意勃發 凌雲高飛 竹科40新創展翼成果展暨產業交流會」中,11家新創業者在現場展出各類智慧醫材產品。 在現場展出一站式細胞療法臨床前驗證平台的「路明思生技」,是以試劑與臨床前客製化分析服務為營
竹科創新計畫領航 台灣醫療新創百花齊放
專家齊集診斷新創困境 智慧醫療加速轉型腳步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12/22
新創是國家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透過創意與技術的結合,創造出源源不絕的新商機,不過相較於成熟企業,新創團隊的資源相對不足,對市場動態、企業經營的掌握也有成長空間,因此本次活動中,特別由亞太加速器網絡協會理事長黃經堯主持「數位轉型加速智慧醫療創新發展」專題講座,並邀請具代表性專業人士參與討論,針對智慧醫療新創的發展提出建議。 黃經堯表示,台灣在科技與醫療兩大產業都是全球重鎮,
專家齊集診斷新創困境 智慧醫療加速轉型腳步
名人講堂:拆解你的基因秘密 個人化醫療商機可期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12/10
綜觀精準個人化醫療商機,2026年市場規模約達1,090億美元,6成跟基因定序有關,精準醫療商機在2020年至2026年很有機會創造約達11%的年成長率。全球各國學界競相投入展開大規模研究,海內外科技業者、生技業者也緊抓精準醫療商機。基因科技結合大數據已成為產業大勢,精準醫療時代來臨,未來市場對於基因定序的需求將更上一層樓。 之所以決定部署基因定序領域,動機在於過去我曾苦於基
名人講堂:拆解你的基因秘密 個人化醫療商機可期
智慧醫療蛋白區 如何落實數據應用與改善流程?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11/20
療院所的數位轉型,從流程、人員、器具、管理、生態成員資訊互通等各種層面都在同步進行,在醫療服務向外擴散至社區、偏鄉、鄰里的過程中,遠距醫療(Telemedicine)與行動健康(Mobile Health)的互相搭配都相當重要,而以遠距健康的應用來說,得以落實的關鍵步驟與前置作業包括人員科技素養、科技同理心,以及全國上下預防醫學適能的提升。 多元數據平台和科技
智慧醫療蛋白區 如何落實數據應用與改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