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8千萬怎麼用? 亞大基因3大服務奠定後防疫科技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5/27
針對COVID-19(新冠肺炎)的分析與疫苗與藥物的研發,亞大基因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張明台表示,雖然病毒與宿主之間的基因體分析都相當重要,然而因為病例數較少,也讓台灣的研究相形之下有些掣肘,不過仍舊看好在基因分析流程與資通訊科技整合與交流的情況下,台灣的醫療與前端研究都會有不錯的發展。 各式病毒研究 同時不更改既有流程地協助
募資8千萬怎麼用? 亞大基因3大服務奠定後防疫科技
中國生醫新創題目多元 新藥百花齊放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5/18
分析醫療數據之前,需要清楚定義分析的目的與設計方法,生醫新創希望藉由融入醫療場景與醫療專業人員的工作流程,同時輔以機器學習等技術,提升產業價值,對此AWS首席雲端運算企業顧問博士張俠分析,從市場動態看來,尤以基因分析與影像處理為多,而這些技術也都能有效提升預防醫學、精準醫療的落地速度。 中國基因檢測需求多 聚焦個人醫療資料與新
中國生醫新創題目多元 新藥百花齊放
ICT走入醫材大觀園 各院各異需求萬紫千紅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5/13
在醫療產業數位轉型浪潮蓬勃發展的當下,針對醫療院所的基礎建設、醫療器材廠商的供應鏈生態系挪移的市場動態上,英華達副總經理曾慶安分享,技術融合法規、付費生態、使用者體驗都是創新醫材發展的關鍵。 融入既有的使用者體驗 更能順著法規而行 從資通訊的角度切入醫療照護服務,曾慶安分享與醫院互動的經驗說道,醫療物聯網(IoMT)、人
ICT走入醫材大觀園 各院各異需求萬紫千紅
台灣遠距醫療走向國際關鍵 從隱形冠軍建立品牌做起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5/07
台灣的生醫新創從醫療各領域的點線面陸續發展服務,以現在的市況觀之,品牌塑造與專業氛圍都還在醞釀當中。若是生醫新創的品牌能夠像各大醫院、診所的科室與手術一樣形成產業、病人、跨領域之間 「一提到就想起」 的明確,那更有機會將事業在台灣以及全球拓展。
台灣遠距醫療走向國際關鍵 從隱形冠軍建立品牌做起
長照保險或可切入銀髮照護核心「服務給付」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4/30
在高齡照護、預防醫學、智慧長照的領域中,不少醫療院所與智慧健康的科技解決方案服務商,都希望藉由科技來輔助管理個人健康,像是透過穿戴裝置、在居家裝設若干記錄行動的醫療物聯網設備,然而,在銀髮終端使用者的體驗與習慣上,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主任劉芳分享,立即性的回饋、用戶社群之間的交流、第三方保險的配套方案,或許都是能夠提升銀髮與科技互動的關鍵。
長照保險或可切入銀髮照護核心「服務給付」
醫療健康共創生態 北醫張佳琪:跨領域的奧妙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4/30
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藉由科技之力輔助高齡健康照護,台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院長張佳琪表示,科技人對於醫療與健康的領域,不可避免存在若干認知落差,然而這也就是 「跨領域」的奧妙 ,不僅能夠共創、交流、激盪出火花,更有機會提升雙方產業的永續發展。
醫療健康共創生態 北醫張佳琪:跨領域的奧妙
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 VR提供結構式長照應用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4/29
科技長照需要新方法,也需要長照領域服務知識與細節, 整合兩邊的「眉角」 需要的不只是細心,更需要不斷交流。北醫跨領域學院和必揚實境科技合作VR老人體驗應用,在專業知識與人員的整合上,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主任劉芳表示,需要擁有第一現場經驗的居服員與社區醫學的專業,整合高齡健康管理的領域知識。讓「眉角」成為「每腳」讓更多受過訓練的學員「走」入社區、深入家庭,也才能
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 VR提供結構式長照應用
VR長照換位思考體驗 必揚與北醫從教學著手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4/28
由於許多研究和單位都預測2026年,台灣超過65歲的高齡人口即將突破總人口的20%,面臨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社會各界希望推動新式法案、設立照護健康據點、透過遠距居家醫療照護設備,提升長期照護生態系的完整。然而,長照其實是相當「以人為中心」,並且即便有諸多科技應用也需要有專業受過訓練的人員懂得如何操作使用,也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對此,與必揚實境共同合作「 VR長照環境導覽體驗
VR長照換位思考體驗 必揚與北醫從教學著手
長照黃金數字躍然紙上 北醫高齡健康巧用沉浸式VR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4/28
長者的日常沒有炫麗的科技,然而,多元科技卻可以輔助 「以人性溫暖」、「以服務為核心」的高齡健康管理 更有溫度,產業人士也更有熱情。全台約11萬人有照服員執照,真正投入長照領域約3萬多人,再加上超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台灣的高齡健康管理急需注入不一樣的活水。北醫與必揚藉由虛擬實境(VR),同時協助教師的專業能夠傳授更多人,學生也能在創新的科技中,持續感受人文的韻味。
長照黃金數字躍然紙上 北醫高齡健康巧用沉浸式VR
軟硬體驗證為核心 穿戴市場訂閱制小試啼聲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4/10
市面上的穿戴裝置五花八門,從蘋果(Apple)的Apple Watch、Garmin、Fitbit、小米、華碩等國內外科技大廠,都希望藉由在智慧型手機以外的載具,與使用者有更進一步的互動,不僅提升 品牌黏著度 ,更能讓遠距醫療健康有落實的機會。 然而,穿戴裝置能夠收集與測量的功能那麼多,到底準不準、有多準、數據收集時的資訊安全、法規遵循等等,是否
軟硬體驗證為核心 穿戴市場訂閱制小試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