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重工利用VR培訓製造業人才 XR實境 2021/04/01
現代重工業(Hyundai Heavy Industries)子公司Hyundai Power Transformers USA(HPT)使用虛擬實境(VR)培訓人才,除了快速、安全,也有效讓員工對工作內容更感興趣,並提高專注力。 據IndustryWeek報導,隨著阿拉巴馬州製造業不斷擴大,人才的需求也水漲船高,並且都需要身懷對應時下所需的工作技能。因此,阿拉巴馬產業培訓部
現代重工利用VR培訓製造業人才
【數位轉型 台灣最行】勞力密集產線 如何以低成本應用掌控生產力? 智造管理 2021/04/01
疫情期間因為封城,全球製造業面臨生產中斷,後續又因隔離,導致生產力受限,再再凸顯出人力管控對製造業的重要性。《數位轉型 台灣最行》應用篇第十八集,翔威國際副總經理周世杰將過去在電子業的經驗帶進傳統產業,分享如何透過低成本的微應用,更精準掌控勞力密集的生產線。 [video=www.youtube.com/watch?v=0SWZko2wU4o] 翔威國際
【數位轉型 台灣最行】勞力密集產線 如何以低成本應用掌控生產力?
AR打造行動戰情室!中華電攜中華精測推5G實驗工廠 智慧製造 》數位轉型 2021/04/01
台廠持續投入5G工廠實驗,中華電信攜手半導體測試介面廠中華精測,進一步推動5G在製造業落地。中華精測以自家成功的智慧製造實績為藍本,以桃園平鎮廠區作為實驗場域,透過此次合作向外展示五項結合5G的智慧製造應用,包括中華精測自主開發感測器用於即時分析各種化學藥液,或是搭配邊緣運算系統,針對廠內像是AGV、RFID、MES等軟硬體系統,達到設備與製程的智能化監控等,而其中中華精測也將AR結合數位分身(D
AR打造行動戰情室!中華電攜中華精測推5G實驗工廠
台達旗下20餘座工廠 5年內完成智慧轉型 智造管理 》數位轉型 2021/03/31
台達電30日首度對外展示其與遠傳電信、微軟、參數科技(PTC)等共同打造的首座5G智慧工廠。 台達電總裁暨營運長張訓海表示,廠區進行智慧化升級已讓相關生產效益顯著提升,另目前台達電在台灣、中國、泰國等地總計擁有20餘座廠區,桃園廠完成智慧化轉型後,其餘廠區也將陸續在5年內完成改造,藉此讓台達電可進一步開創CT+OT+IT領域整合的新局。 此次台達電將桃園
台達旗下20餘座工廠 5年內完成智慧轉型
Fanuc加碼投資2.4億美元 擴大上海工廠規模5倍 智造管理 》數位轉型 2021/03/31
日本機器人製造商發那科(Fanuc)計畫未來3年投資2.4億美元,跟上海電氣集團合資將在中國上海的工廠規模擴大5倍,佔地431英畝、營建區域30萬平方公尺,未來部署的最新製程將包含機器學習以及數位與協作解決方案。這項投資是發那科對在地商機與競爭者威脅的回應。 根據The Robot Report報導,發那科的機器手臂核心部分仍將維持在其位於日本本州山梨縣的總部製造,機器手臂的
Fanuc加碼投資2.4億美元 擴大上海工廠規模5倍
攜手台灣業者建立示範場域 西門子期以科技創變台灣 智造管理 》數位轉型 2021/03/31
隨著5G商轉落地之後,更多與5G相關的智慧應用也都紛紛從概念落地轉為以試驗場域的方式進入概念性驗證(POC)階段。面對台灣眾多相關應用的蓬勃發展,台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艾偉表示,將透過西門子在工業5G、電網邊緣、互聯交通等領域的技術與全球實績,協助台灣往數位國家、智慧島嶼的方向發展。 艾偉指出,台灣在全球資通訊零組件供應鏈上相當關鍵,且本身擁有完整產業鏈,相較於全球其他國家,
攜手台灣業者建立示範場域 西門子期以科技創變台灣
業者鎖定光電產業 產官學研齊心推動發展 智造管理 》數位轉型 2021/03/30
進一步從液晶面板、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製造業等三大面向,檢視中部地區光電產業發展。從歷年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的工廠營業收入項目中可以觀察到,液晶面板及其組件製造業在2010年創下高峰之後營收漸走衰,但以2018年來看,台中業者的液晶面板及其組件製造業產值仍佔全台的17.8%,雖略遜於2010年時的18.8%,但仍維持於高檔表現。 顯示出液晶面板及其組件製造業近年來雖陷入低潮,
業者鎖定光電產業 產官學研齊心推動發展
與市場搶時間 電子業數位化取代工人智慧 智造管理 》數位轉型 2021/03/30
疫情趨緩,全球陸續恢復經濟活動後,市場端帶來強勁需求,尤其近來電子業景氣暢旺,產能塞爆,甚至有客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明年產能預定下來再說。但目前業者產能均滿載,也只能各想奇招,在生產端投入更多自動化、智慧化,先設法把產能拉到極限,但事實上,不只在生產端,未來產品從投入到產出的每一個環節,都在跟時間競爭與賽跑,因此如何縮短產品生命週期,勢必也成為接下來各製造業的共同課題。
與市場搶時間 電子業數位化取代工人智慧
克服設計盲點走向智慧化 服務機器人後勢可期 智造管理 》數位轉型 2021/03/30
在機電與AI兩大技術的精進下,近年機器人產業出現飛快成長,對製造業而言機器人既是生產設備,也有可能是產線製成的產品,因此業者必須對此技術有足夠認知。在3月大肚山產業創新論壇中,凌? 電腦總經理劉瑞隆就以自身在系統整合產業多年的經驗,針對服務型機器人的發展與機會,發表精采演說。 劉瑞隆指出,依據使用性質,機器人可分成工業型與服務型兩大類,前者是在危險、需大量勞力或精
克服設計盲點走向智慧化 服務機器人後勢可期
電子業產能供不應求 智慧製造如何達成產能最佳化? 智造管理 》數位轉型 2021/03/30
2021年「缺貨」成為產業關鍵字,疫情期間宅經濟、雲端需求本就噴發,如今全球經濟逐漸復甦,AI、5G、物聯網等新科技建置加速,以及各國積極推展電動車等,新需求自四面八方湧來,都使得相關零組件需求大幅成長,包括晶圓、面板及被動元件、載板等零組件供不應求,缺料、缺產能的情況持續擴散,產能供不應求已成定局,台灣電子族群在大啖商機同時,現在也被「還能拿到多少產能」追著跑。 業界形容
電子業產能供不應求 智慧製造如何達成產能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