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病理科數位化新兵 新創ViewsIQ勇闖東亞醫療AI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1/03/11
簡化醫療檢查檢驗流程,一直以來都是醫療科技創新的一大目標與題目,加拿大生醫新創ViewsIQ推出「數位病理軟體平台Panoptiq」,希望在不改變臨床流程的情況下,降低再教育訓練的繁冗、加速遠距病理溝通與連結效率、提升數位資訊即時分享;創辦人Kenneth To表示,相當看好台灣、日本、中國等東亞市場,也坦言各國生醫新創都面臨了人才、資金、市場、技術等挑戰。
2021病理科數位化新兵 新創ViewsIQ勇闖東亞醫療AI
【回顧2020智慧醫療篇】從COVID-19到醫材創新 5大趨勢總動員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2/15
又到了歲末年終盤點整年醫療科技發展的時刻,2020年最熱門關鍵字,非「COVID-19」、「新冠肺炎」莫屬,而因為此全球性傳染性疾病所衍伸出來的「零/非接觸」、「負壓隔離病房」、「遠距醫療」、「線上協作」醫療科技需求,也讓台灣資通訊軟硬體、工業製造、金屬工業、塑膠工業、系統整合廠商等各生態系全員出動。 以下我們可以從「冠狀病毒的防疫、檢測、疫苗、新藥開發等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回顧2020智慧醫療篇】從COVID-19到醫材創新 5大趨勢總動員
三位一體的AI醫材工業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1/04
金屬工業支撐著台灣中南部許多在地與跨國企業,而在未來供應鏈與垂直領域的交融之下,在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醫療領域都有許多的發展。許多骨科手術或是牙科等領域都有可能會用到金屬類,然而,達成國際標準的醫療器材安全確效,也才可推升台灣產業提高附加價值。 下一波經濟發展 邁進 高值差異
三位一體的AI醫材工業
從口罩到機器人 醫療展囊括防疫醫材供應鏈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10/19
2020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聚焦防疫產業生態系以及智慧醫療各式應用,其中,除了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而起的口罩國家隊與防疫醫療科技應用以外,健康與照護科技也有許多值得大家關注的創新服務。
從口罩到機器人 醫療展囊括防疫醫材供應鏈
數位病理創業熱 深度學習助醫院管理與品質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9/16
透過病理學研究,能夠瞭解疾病起因、發展、變化,同時也藉由這樣的基礎知識結合臨床操作,輔助醫師診斷和處方。而病理切片的分析,現在已能藉由搭載人工智慧(AI)演算法系統來協助加速,也大幅提升醫療技術人員、法醫技師、細胞學家、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 病理醫療人員荒 深度學習來幫忙 針對在大
數位病理創業熱 深度學習助醫院管理與品質
降低50%候診時間 北榮速推智慧醫務管理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6/10
醫療院所的管理需要整合各科室數據、人員動態、人流、物流、金流管理、醫材與耗材補給系統等,台北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北榮)醫務企管部部主任李偉強分析,要智慧化醫院更需囊括臨床照護、精準照護、醫療管理、人工智慧(AI)、訓練與教育、大數據分析等服務,也分享,在行動服務的面向上,北榮近兩年來也有不少新服務。 看診民眾體驗有感 App 優
降低50%候診時間 北榮速推智慧醫務管理
找出同病毒株不同變異 亞大基因輔助宿主研究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5/26
在醫療中與醫療前的基因研究與病理研究過程中,有許多新創團隊,整合了醫療與科技的跨域知識,加速醫療產業的研究與服務速度,像是雲象科技與亞大基因都從數位病理與基因運算管理平台等B2B的角度推出服務。亞大基因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張明台坦言,與醫學專家們請益與交流後發現,很多時候實驗端與解讀端都有很好的準備,然而卻卡在運算能力與資源,使得研究與檢查結果曠日廢時,也因此,希望提供更多加速的服務。
找出同病毒株不同變異 亞大基因輔助宿主研究
中國生醫新創題目多元 新藥百花齊放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5/18
分析醫療數據之前,需要清楚定義分析的目的與設計方法,生醫新創希望藉由融入醫療場景與醫療專業人員的工作流程,同時輔以機器學習等技術,提升產業價值,對此AWS首席雲端運算企業顧問博士張俠分析,從市場動態看來,尤以基因分析與影像處理為多,而這些技術也都能有效提升預防醫學、精準醫療的落地速度。 中國基因檢測需求多 聚焦個人醫療資料與新
中國生醫新創題目多元 新藥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