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才能進大樓!3D鏡頭自動追蹤訪客數與路徑 智慧城市 》安防監控 2020/04/24
保持社交距離成為疫情期間避免傳染的重要手段。諸多國家為了減少人們陌生接觸的機會,下達封城等措施,在商場、賣場等人們採買生活必需品的空間內,亦限制了最高進入人數。 而多年投入於雙鏡頭影像辨識技術研發,開發3D立體影像分析的滿景資訊,將具備深度偵測能力的影像技術用於人流辨識。滿景資訊指出,雙鏡頭3D辨識方案在疫情期間的需求大幅上升。滿景行銷部協理陳仙華表示,根據出貨市場觀察,在歐
消毒才能進大樓!3D鏡頭自動追蹤訪客數與路徑
提高效率外 即時回饋才是智慧檢測重頭戲 智慧製造 》智慧機械 2020/04/22
上銀科技旗下上銀光電自去年初開始導入智慧即時全檢設備,大舉改善過去薄膜太陽能板採取人工抽檢的低效率,不過,導入自動化檢測的目的真的僅在於提高檢測效率嗎?上銀光電總經理林明堯認為,更重要的意義應在於能夠即時將品檢資訊反饋給前後製程。 對製造業者來說,品質與良率一直都是業者最關心的課題,台灣IBM曾指出,若從應用端需求來看,目前台灣製造業對於人工智慧(AI)以及物聯網等技術的運
提高效率外 即時回饋才是智慧檢測重頭戲
大數據能否成為落實誠信的最後一哩路 碎片式保險成外送員解方 智慧城市 》智慧金融 2020/04/20
2019年10月,3天內2起外送員死亡引起社會對外送員的勞動權益關注。外送員的工作場景與一般上班族不同,肩負分秒必爭的訂單在虎口般的道路上作業;工作時間分散,卻又承受著遠高於常人的工作風險。 伴隨新興服務而來的勞動權益與商業保險議題,成為平台業者、保險業者與主管機關的新難題。如何針對新型態工作場景,進行風險評估,進而訂出精確的保險費率,對此DIGITIMES專訪國泰產險副總經
大數據能否成為落實誠信的最後一哩路 碎片式保險成外送員解方
主動篩選檢測與隔離對象 AI可望守住防疫延長賽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4/14
人工智慧(AI)發展至今,已成為眾多產業領域輔助優化決策的一項工具,在醫療領域也不例外,不過業界卻指出,過去真正於醫療產業中落地與推廣的AI應用,事實上並不算多。然這波疫情卻有望成為轉折點,尤其科技防疫成為各國掌控疫情的手段之一,沛星科技首席AI科學家近日也分享AI如何幫助醫療人員抗疫,以協助全球儘早終結這場,目前尚未看到盡頭的防疫延長賽。 數據、決策與現代健康醫療息息相關
主動篩選檢測與隔離對象 AI可望守住防疫延長賽
【專家觀點】台灣實現AI落地製造業 關鍵靠這三大策略 智慧製造 》智慧機械 2020/04/07
過去10年間,許多先進國家都將智慧製造視為重點發展項目,包括2011年德國的「工業4.0」與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畫」、2014南韓的「創新3.0」、 2015年日本提出的「機器人新戰略」與中國「製造2025」。台灣也自2014年起力推5+2產業創新計畫,將「智慧機械」列為重點項目,旨在將台灣由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創造就業機會並擴大供應鏈輸出;更在2016年通過「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
【專家觀點】台灣實現AI落地製造業 關鍵靠這三大策略
全球大關機 TomTom統計印度道路壅塞降90%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4/01
印度自3月24日晚間開始為期21天的封城,根據TomTom圖資業者所公開的即時道路資訊,在過去7日內,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道路壅塞指數最多降低了90%。同樣的途徑,現在幾乎只需過往一半的旅行時間。 圖說:紅線為新德里在過去七日內的道路壅塞程度,背景灰線為2019年同期
全球大關機 TomTom統計印度道路壅塞降90%
POI資料成移動產業重要節點 機器學習提升資訊更新速度與正確性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3/13
伴隨邊緣運算與感測設備的升級與輕量化,移動載具所能蒐集到的數據,以及移動場景中可以產生的消費者數據越來越多,「道路」已然成為極富商業潛力的場域。而在進一步提煉其商業價值之前,為了掌握瞬息萬變的道路狀態,圖資相關產業率先投入了POI轉譯等數位基礎建設。 那麼精確的城市POI定位,能為移動產業帶來哪些助益呢?關鍵在於,以精確定位為基礎衍生的行動服務或是App越來越多,然而公共道路
POI資料成移動產業重要節點 機器學習提升資訊更新速度與正確性
攜手荷蘭 善農整合軟硬打造整套方案 智慧城市 》智慧農業 2020/03/06
隨著世界人口不停增加,糧食危機一直是近年備受矚目的焦點,隨著智慧農業快速發展,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希望解決問題。致力於智慧化農業設備與種植顧問服務的新創團隊善農科技,他們與全球最大的花卉出口國荷蘭合作,打造包含智慧溫室、農地硬體布建、農地精準監測、種植顧問服務等整合軟硬的整套解決方案,希望解決溫室空置、世界農產不足、慣行農法等問題,並為下個世代培養更多年輕的農業管理者。
攜手荷蘭 善農整合軟硬打造整套方案
無人化防疫 導入機器人成剛性需求 智慧製造 》機器人 2020/03/03
COVID-19( 新冠肺炎) 啟動各界防疫機制,卻讓一度被視為沒有人性溫度的無人化商機捲土重來。全球疫情不見緩和,何時可控仍是未知數,而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則是現階段防止疫情擴散的有效手段之一。因而透過機器人替代人與人接觸反而成為現下的「剛性需求」。像是目前台灣在物品配送、場域清潔、病患分流等場域中,都已具備足夠且成熟的服務型機器
無人化防疫 導入機器人成剛性需求
自駕巴士上路 實驗沙盒排除了哪些法律?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2020/03/02
自駕車體高度的資通訊產品比例,其結構與一般車輛的差別,以及其衍生而出的新興服務模式,都不見容於當代的交通法規。是以在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中,強調在實驗條件下對既有法令的排除,以保障新興技術的實驗彈性。 2020年2月18日,通過經濟部技術處審核取得實驗車牌的台灣智駕,將於未來一年內於台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實驗服務。台灣智駕執行長沈大維表示,此次實驗主要排除了道路交通安全規
自駕巴士上路 實驗沙盒排除了哪些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