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COVID19巨浪 史丹福王智弘:台灣從練兵與8項關鍵出發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6/05
蔡騰輝 / 台北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衝擊全人類生活方式、商業運作、科技發展,持續點燃防疫科技與智慧醫療話題與需求熱度,台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與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兼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透過美國與台灣連線的方式,分享台灣智慧醫療的機會、近期全球醫療科技發展趨勢、作研究與生意的誠信原則、協助各國抗疫練兵、遠距醫療系統平台的教育訓練和會診價
征服COVID19巨浪 史丹福王智弘:台灣從練兵與8項關鍵出發
南韓智慧隱形眼鏡 有效檢測眼淚中血糖變化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06/04
糖尿病為慢性代謝性疾病,並造成許多併發症,血糖長期過高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與視網膜病變等。隨著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糖尿病患者管控身體狀況也比以前更加容易。近日南韓浦項工科大學(POSTECH)開發一項可以測量血糖和控制藥物的智慧隱形眼鏡,有助於治療糖尿病患者。 據Medgadget報導,這項由Sei Kwang Han教授透過實驗動物發現,這款智慧隱形眼鏡能夠有效地檢測
南韓智慧隱形眼鏡 有效檢測眼淚中血糖變化
反應式醫療轉主動 超前部署更要突破SOP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06/03
「藉由App或是主動提醒系統來瞭解自己身體健康狀況,進而在可能生病之前,提早就醫。」民眾健康這件事,由人來提醒還是更有溫度;因此,透過「系統」來提醒「人」,「人」再來服務與通知「民眾」,是更能落實的方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分析,超前部署就要看到未來3~5年的問題,也舉了慢性病照護、復健科、住院病患等案例分享。 超前部署除了軟硬體
反應式醫療轉主動 超前部署更要突破SOP
遠端醫療幫助糖尿病患 不用跑醫院就能控制病情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5/21
加州大學(UC)和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UCD)針對一些Type 1糖尿病患進行研究發現,COVID-19(新冠肺炎)爆發期間,緊密透過遠端醫療監控健康狀況的患者接受到更好的照護,據Electronics360報導,這些糖尿病患藉由遠端醫療,可避免併發糖尿病酮酸血症(DKA)而需要入院治療。 UC和UCD研究團隊在研究中,聚焦於兩個在家中接受遠端治療的Type 1糖尿病案例。
遠端醫療幫助糖尿病患 不用跑醫院就能控制病情
降低胃潰瘍與穿孔 昌郁巧妙偶合老藥新用 智慧醫療 》預防醫學 2020/05/20
美國FDA就昌郁生技研發的口服新藥XG005的送件前諮詢會議,確認了目前昌郁所完成的臨床前與臨床數據,足以支持該項藥物品的人體臨床試驗申請(IND),同意新藥XG005可直接進入臨床2/3期「供查驗登記用的臨床試驗」(Phase2/3 registration trial),並做為新藥上市申請(NDA)最終階段的兩個「臨床3期樞紐性試驗」(Phase 3 Pivotal Trial)其中之一。昌郁
降低胃潰瘍與穿孔 昌郁巧妙偶合老藥新用
中國生醫新創題目多元 新藥百花齊放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5/18
分析醫療數據之前,需要清楚定義分析的目的與設計方法,生醫新創希望藉由融入醫療場景與醫療專業人員的工作流程,同時輔以機器學習等技術,提升產業價值,對此AWS首席雲端運算企業顧問博士張俠分析,從市場動態看來,尤以基因分析與影像處理為多,而這些技術也都能有效提升預防醫學、精準醫療的落地速度。 中國基因檢測需求多 聚焦個人醫療資料與新
中國生醫新創題目多元 新藥百花齊放
醫療數位轉型關鍵:技術導入時機與整合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5/18
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 在台灣與各國推出了各式各樣的雲端服務,包括分析、應用程式整合、區塊鏈、機器學習、行動應用程式、量子技術、儲存、安全、身分、法遵等,而目前醫療產業的數位科技應用豐富,對此,AWS首席雲端運算企業顧問博士張俠分析,技術與應用以外,協助醫療場域的流程也成為發展關鍵。
醫療數位轉型關鍵:技術導入時機與整合
【遠距醫療專題報導(四)】建立品牌識別與用戶健康識能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4/16
醫療健康的生態系,是由遠距醫療技術供應商、醫療院所等醫事服務單位所組建而成,但更重要的是以醫療照護服務接收者等 使用者為中心 。如何讓使用者有 品牌意識 、瞭解遠距醫療的價值並非一般傳統線下醫療,都是遠距應用產業走在尋找價值鏈冒險旅途中,必須撿起的寶物,才有機會順利過關斬將。 台灣診所多帶起名醫需求
【遠距醫療專題報導(四)】建立品牌識別與用戶健康識能
轉換穿戴窒礙成照護摯愛 科技長照更重生態成員協作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4/09
許多預估數據顯示,到了2026年,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將突破20%,也讓台灣步入 超高齡社會。 對於長期照護的領域,不少人希望透過預防醫學的概念來降低衝擊,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顏鴻順對此分析,在長期照護領域的穿戴裝置應用,必須有 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特別是要結合生態系各成員的業務,才有機會同時讓長者受惠,價值鏈也能應運而生
轉換穿戴窒礙成照護摯愛 科技長照更重生態成員協作
Sony新AR裝置 成視障「第二雙眼」 XR實境 》醫電整合 2020/04/01
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已開發多年,最常見的就是用於遊戲娛樂領域,可以帶領玩家暢遊虛擬世界,體驗栩栩如生的效果,近年來也將VR、AR應用在智慧醫療,協助患者生活起居。 據VentureBeat報導,近日英國新創GiveVision與Sony英國技術中心展開合作,透過AR穿戴幫助視障朋友,成為他們的「第二雙眼」。 此前,GiveVision開
Sony新AR裝置 成視障「第二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