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測試運用AI臉部辨識 追蹤COVID-19確診者與親密接觸者
2022年1月南韓將在人口稠密的富川市進行一項由政府資助、可能有侵犯隱私疑慮的先導計畫,運用結合人工智慧(AI)演算法與人臉辨識技術的系統,分析逾10,820個監視攝影機收集的視訊,追蹤COVID-19患者與親密接觸者的移動以及配戴口罩與否。 根據路透(Reuters)報導,2021年3月美國紐約Columbia Law School指出,全球政府紛紛運用新技術與擴大公權力來
8倍速邊緣AI 辨識自駕高速影像也沒問題
NEC影像分析AI因連續獲得人臉辨識世界最佳評價而知名,現在該廠又提出更精進的漸進式物體影像辨識,讓硬體資源較低的邊緣運算AI,在進行高精度大量目標影像處理與辨識的時候,速度能提高8倍,預定2022會計年度(2022/4~2023/3)上市。 現在NEC已有高精度物體辨識的AI產品,只要有高效能GPU伺服器,在不需要即時處理的狀況下,已能滿足業者需求。然而諸如車站出入口人臉辨
Line助商家「與疫共存」 以科技、影音添OMO柴火
通訊平台業者Line於18日舉辦Line Converge 2021 Autumn行銷年會,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指出,疫情爆發至今近兩年,持續為生活帶來眾多改變,無論是工作、社交等皆然。 Line於台灣擁有約2,100萬名用戶,顯示出台灣用戶使用Line作為社交管道的仰賴度頗深,陳立人舉出,根據內部統計,本土疫情大爆發後,Line傳訊量月成長23%。Line也挾著大量
日廠以AI強化癌症輔助診斷應用
疫情趨緩後,日廠的AI輔助診斷技術將轉回疫情前的主軸,以各類癌症為中心,強化技術發展與擴大應用範疇。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目前NEC的大腸癌AI輔助診斷事業發展較快,2021年1月在日本正式發售,7月以WISE VISION Endoscopy附加功能Cx20名義,在歐洲取得上市許可。 目前歐洲醫療市場,內建大腸癌AI輔助診斷系統的設備售價平均400萬日圓(約3
訊連轉型計畫逐步實現 人臉辨識、多媒體續為成長雙引擎
軟體業者訊連科技於27日召開2021年第3季法人說明會。訊連科技執行長黃肇雄表示,訊連近年積極轉型,在商業模式方面自過去的買斷、零售轉向SaaS模式,同時也從多媒體跨足人臉辨識技術應用與美容科技,更進一步精進人工智慧(AI)與擴增實境(AR)等技術。轉型除了逐步彰顯出成效之外,也更能確保訊連科技在未來發展不會遭遇任何瓶頸。 2018年末,訊連積極轉向訂閱制以來,訂閱人數持續增
NEC公開數位化新戰略 企業醫院共用AI與平台
日本NEC公開最新的2025中期經營計畫,在奧運帕運結束後的9月起,陸續公布核心數位轉型戰略細節,強調擴大與海外雲端服務大廠如AWS的合作,結合自家的5G、AI、與生物辨識等醫療相關技術,建立完整的數位轉型服務,並與醫療事業產生連動,推動長期成長。 經營目標方面,NEC提出2025會計年度(2025/4~2026/3)核心數位轉型事業,營收達2020會計年度4倍的5,700億
疫情下的奧運、帕運 保全革新有哪些?
東京奧運與帕運是日本廠商展示新技術的機會,但相對於Sony、NTT、Panasonic等廠,賽事前夕與比賽期間不斷宣傳自家技術,負責保全核心技術的NEC,等到賽事結束的2021年9月6日,才對外公開該廠在奧運、帕運期間應用的技術。 根據NEC公布資料,該廠奧運期間的重點保全技術,共有五項:一、應用LTE技術的專用無線通訊系統;二、防疫用各賽場人流擁擠度顯示系統;三、以人臉辨識
日本線上診療永久法制化 系統引進速度成瓶頸
范仁志/綜合外電 疫情讓日本在2020年4月開放透過網路的線上診療,但只是應急措施,疫情結束後就要恢復原狀;經過1年實驗累積經驗,讓本來持反對態度的日本醫界轉而制定明確的線上診療規定,因此日本政府在2021年展開線上診療永久法制化作業,進一步推廣遠距醫療。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線上診療不僅能提升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品質,照顧物理上行動不便的高齡
日本疫情加速遠距醫療也加速 NTT推醫院用免費服務
范仁志/綜合外電 日本疫情在2020年3月底進入社區感染階段,成為4月放寬遠距醫療服務的推手;而2021年隨著變種病毒傳播,疫情再度擴大。根據NHK統計,7月29日的每日染疫人數首度突破1萬人,8月13日首度突破2萬人、19日首度突破2.5萬人,關於遠距醫療的規定也在6~8月不斷更新,帶來更多廠商提供新服務。 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目前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