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Gestures借力AI 提升以鏡頭為基礎手勢辨識科技
動動大拇指就能打開車門,在機場不必碰觸自助報到機就能完成手續,這些都不再只是電影情節,而是現代科技可以實現的事。加拿大新創公司Motion Gestures將鏡頭為基礎的手勢辨識科技帶到不同產業,革新現代社會中的使用經驗。 Motion Gestures於2017年由Kashif Kahn和Arash Abghari成立,利用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替鏡頭為基礎的手
軟體定義汽車趨勢下的四大關鍵技術人才需求
「五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議題近期受停電、氣候變遷影響,再次浮上檯面,此外第六缺「缺晶片」為眾所皆知。缺人才,也從短期問題變成結構性失衡,人才短缺問題實為刻不容緩。 面對全球電動車(EV)產業蓄勢待發,產業人士指出,汽車產業面對新四化:電動化、智慧化、聯網化、共享化的趨勢,也就代表著,將會有愈來愈多新能源動力系統發生;自駕與駕駛輔助系統也漸成熟;車聯網應用於交
【春節編輯精選】改變未來出行運輸服務模式的MaaS
農曆過年長假,如何規劃出遊交通行程,往往讓人傷透腦筋!自駕出遊,就得面對全台公路大塞車的問題,若想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公車鐵路的銜接轉乘、購票支付的瑣碎過程也讓人煩心不已。 未來,將會有一種出遊規劃方式,只要輸入起訖地,就能一次完成交通工具轉乘規劃和購票支付動作,解決過去公共交通服務因為沒有整合和銜接的服務斷層,並進一步結合共享、共乘服務,將有機會轉變消費者購車自駕的念頭,改善
AI、VR、AR和區塊鏈 將驅動元宇宙發展
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和區塊鏈(blockchain)等新興科技,將可望整合在一起,驅動元宇宙技術發展。VentureBeat網站認為,時下最夯的元宇宙概念蘊藏龐大成長空間,目前流行的科技和元宇宙差異在於後者具備的沉浸式技術,這也是Meta、微軟(Microsoft)、NVIDIA等業者重點投資的部分,這也可能是下一世代的網路技術。 其中,AI可
掌握MaaS產業人才關鍵 AI、雲端、數據、UX四大專才
全球經濟迎來強力復甦,五缺成為產業備受矚目的議題,缺晶片為眾所皆知,然缺人才從短期問題變成結構性失衡,由此觀之人才短缺問題實在刻不容緩。 近日鴻海在電動車產業布局上將開出至少1,100個職缺即將進駐新店寶高園區,職缺內容涵蓋軟體開發與半導體設計;中華電信則為拓展智慧城市,強化5G應用,大舉招募雲端專業人才;趨勢科技近日預計開放雲端開發、資料科學家等領域,近500個職缺。
「充電慌」是否成形?車廠、傳產、新創齊跨充電樁戰場
電動車普及,充電樁必為最大商機,此外,隨政府減碳政策、各國也祭出2025年佈建充電樁目標,未來「充電慌」是否成形,將成為近年成為最受市場關注的議題之一。 著眼未來市場,台廠供電樁軟體供應商以不同背景進入充電樁戰局,如車廠背景的裕電能源,建置、經營充電樁經驗超過10年,從設備研發到營運管理一手包辦,創下全台最多充電樁的企業。事實上,不只裕電,電機起家的華城電能、以新創身分進入市
社會情緒學習新創MEandMine獲緯創領投 以AI及數位科技擴展應用
矽谷社會情緒學習(SEL)新創公司MEandMine近期成功獲得緯創和亞馬遜(Amazon)等重要企業投資種子輪資金後,執行長黃文馨(Elinor Huang)表示,2022年將在歐洲與亞洲市場的拓展上加速進擊,並將開始整合人工智慧(AI)與數位科技在產品上,以強化使用者經驗與應用成效。 MEandMine2020年獲選為時代基金會Garage+精選新創50強,是一家以科技教
汽車產業軟硬體合作成共識 Arm:思維需轉變成以軟帶硬
2021年度的產業關鍵字,絕對非電動車莫屬,產官學界都提出未來車產業必須與軟硬體合作,過往台灣建構在硬體製造、代工的模式,隨著任何載具都往軟體自動化發展,台灣的科技產業應善用過往累積的產業能量,走向軟硬體整合的解決方案,大方向上具有硬體產製的工藝結合軟體應用服務,進行系統性的創新技術研發。 Arm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表示,從過去IT產業來看,大部分是硬體決定軟體的架構
Asia Venturing III講者專訪:捷安特執行長特助楊孟學
林昭儀/專訪 捷安特執行長特助楊孟學(Marcel Yang)接受DIGITIMES專訪,分享捷安特創新的秘訣以及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對自行車產業帶來的新機會。 他將與Lululemon台灣總經理Gulshan Kumar及馬來西亞RHL創投管理合夥人Rachel Lau同台參與由史丹佛大學美亞科技管理中心主任Richard Dasher主持
何時實現真正自駕?MIH鄭顯聰拋兩種情境
林昭儀/紀錄 由DIGITIMES 與策略夥伴Anchor Taiwan共同舉辦的Asia Venturing (II) Tech-driven Mobility座談,MIH 執行長鄭顯聰(Jack Cheng)、QEV Technologies商務長Monika Mikac及與談人科技投資專家 Vitaly Golomb 針對未來智慧交通與電動車(EV)技術與市場趨勢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