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創投的運作策略分析
在過去的十年中,企業創投(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CVC)在美國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VC) 創新生態系統變得愈來愈重要。應付新創公司的挑戰,新創投資成為大公司的必要戰略,以快速整合新興技術或增加產品範圍,CVC成企業研發(R&D)計劃和創新的關鍵組成。愈來愈多的美國和國際公司設立了新的CVC部門來進入新興的領域,不僅來自高科技業,還來自傳統產業。
越南新創2021年吸金能力強悍 疫後數位轉型可望再創新亮點
根據越南國家技術創業和商業化發展局的數據,該國新創企業於2021年吸引超過13億美元的投資,是2020年的4倍。該國目前擁有超過3,800家新創公司,其中包括3家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VNG、VnPay和MoMo,還有11家估值分別超過1億美元的公司。 Vietnam Express報導,超過200檔基金投資越南新創,其中大部分是金融科技、電子商務、物流、保險、房
高鋼價時代 手工具、扣件業等下游業者如何延續外銷佳績?
歐盟碳稅、台灣碳費將陸續上路,鋼鐵業被列為第一波課徵對象將首當其衝,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因此表示,未來鋼鐵成本每噸至少要多30至60美元。而面對高鋼價時代來臨,未來恐不只是個別產業或企業的競爭,而將是供應鏈競爭,因此不只是上游鋼鐵業,中鋼也呼籲中下游業者也需積極朝高值化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透過建立更緊密的上下游夥伴關係,才能擺脫碳有價所帶來的壓力與束縛。 歐盟碳關稅初步看來對
保有數據自主性 製造業興起開放平台建立
面對快速的產業局勢變化,升級與轉型不只是科技業的事,傳統產業的腳步也在加快。然不管對象是誰,業者在尋求外部資源建構智慧化解決方案時,能否建立彼此信任是推動整個計畫前進的關鍵,而面對多數業者不願透露的「商業機密」,市場也看好未來諸如開放標準化平台的商業模式更易於受到業者青睞。 工業自動化業者指出,在數位轉型的推動上,科技業與傳統產業從思維到做法都很不一樣。許多傳產業者有意願改變
付兩倍薪水讓IT人員當染整工 旭榮集團如何操盤數位轉型?
近年製造業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顯學,然對於許多企業主而言,嘗試新的改變與再造是一場未知的賭注,但成功的經驗或許可以作為借鏡,值得效仿與學習。 由TAIROA主辦的國際論壇於上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期間落幕,邀請多位中生代領導人包括永進機械、上銀集團以及旭榮集團暢談數位轉型發展趨勢。談到傳統產業如何實現數位轉型,甫獲獎受業界肯定的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也提到,他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
減碳只是開始 碳數據引爆製造業新商機
自歐盟2021年七月打響碳稅第一槍,企業節能意識轉趨主動,很顯然地2021年下半年製造業對於「減碳」二字已經滾瓜爛熟。而因應市場對於節能減碳的需求,2021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當中,所有關於能源管理、綠能相關的應用與解決方案,果不其然都成為業者駐足的焦點。 像是東元今年更以「低碳工廠」為名,動態展示高效節能馬達以及冷卻水塔的節能方案,透過轉換成IE4高效節能馬達與變
產業共組大聯盟 跨界分享數位轉型落地經驗
鎖定中部傳統產業協助業者數位轉型,企業軟體大廠鼎新電腦結合近百家廠商,21日在台中軟體園區成立「數智夥伴大聯盟」,透過平台搭橋,讓生態系夥伴從OT、IT到專家知識各面向提供解方,與傳產業者面對面對話,同時,鼎新也設置不同產業的模擬場域,讓想要數位轉型的企業得以透過實景體驗了解何謂智慧製造。 鼎新電腦副總裁潘泰龢表示,以往生態系著重於如何讓過往分工明確、壁壘分明的IT與OT兩端
循環經濟時代來臨!台泥以碳循環創綠經濟
近年減碳、排碳議題大勢所趨,傳統製造業如何進行減碳計畫備受矚目。台灣永續能源硏 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台泥為全台十大製造業中少數為傳統產業列別,然近年的產業創新為能源企業,對環境有利。 在花蓮和平鄉的台泥DAKA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提供地方就業機會,簡又新強調,是近年企業倡議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ESG)上相當成功的企業。台泥DAKA開放生態循環廠截至目前爲
傳產自動化需求看漲 機器人展大秀硬實力
台灣製造業面臨「五缺」危機,其中缺工更是一道難解習題,傳產面臨要跟高科技搶人,若不轉型,將來恐怕形成人才斷層。看準未來各行各業對自動化都有需求,2021年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持續聚焦機器人應用,展示從水五金、汽車到鑄造產業的解決方案。 特別是因應產業屬性的不同,如今各家業者不再只是強調單機功能性,而是從產業需求出發,打造軟硬整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製造業忙擴產投資 加速智慧自動化佈局
製造業動能回春,業者忙投資。經濟部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第3季製造業國內固定資產增購達新台幣4,960億元,寫下歷年單季新高。 在全球景氣逐步回升,市場需求強勁帶動下,產業對於設備投資的需求明顯升溫,不僅半導體、電子業積極擴產,正值轉型之際的傳統產業也透過改善製程設備加速升級,如今製造業智慧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此也成為業者在布局新產能時鎖定的投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