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捷運工程導入數位分身 世曦推動「三化」轉型
工程與營建業不僅僅是傳統產業,更是一項非常龐大而複雜的多工整合專案。建築工程導入數位科技可在許多方面改善整體營運流程,同時也能降低工時延宕的機會、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世曦工程從2007年自中華工程顧問工程司分割成立以來,就負責台灣多處交通基礎建設的興建。 台灣世曦工程副總經理林曜滄表示,近年世曦工程積極推動數位轉型,進行設計3D化、設計自動化及營運管理資訊化等三化轉型,像是透過
傳統食品工廠轉型 小美冰淇淋搭上智慧潮
如何對上消費者的口味,成為傳統食品產業順應智慧製造趨勢的一大推動力,近來許多食品工廠也跟進導入物聯網技術與精實管理,不論是因應食安挑戰或是更貼近消費市場需求,都彰顯傳統食品工廠加速產業升級的決心。家喻戶曉的「小美冰淇淋」也搭上這波智慧工廠熱潮,導入物聯網(IoT)技術、遠端作業模式,將傳統食品工廠大改造。 一般來說,傳統產業導入智慧製造通常先以數位化為開端作為數位轉型基礎,許
Asia Venturing III:疫情催促傳產加速擁抱數位轉型
當前正處於變化快速的工業4.0時代,傳統產業領導企業也不落人後,運用科技創新,取得在新時代中的競爭優勢。DIGITIMES與策略夥伴Anchor Taiwan共同主辦的Asia Venturing第三場圓桌論壇主持人,史丹佛大學美亞科技管理中心主任Richard Dasher指出,數位技術帶來了變化,挑戰所有商業最基本的互動連結。企業與供應夥伴、企業與消費者以及企業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係已經改變,而
Asia Venturing III講者專訪:lululemon台灣總經理Gulshan Kumar
林昭儀/專訪 圖說:lululemon台灣總經理Gulshan Kumar 。 (Gulshan Kumar提供) 全球運動時尚市場2020年規模總計3,535億美元,Comprar Acciones投資公司估計該市場未來6年將以3
Asia Venturing III講者專訪:捷安特執行長特助楊孟學
林昭儀/專訪 捷安特執行長特助楊孟學(Marcel Yang)接受DIGITIMES專訪,分享捷安特創新的秘訣以及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對自行車產業帶來的新機會。 他將與Lululemon台灣總經理Gulshan Kumar及馬來西亞RHL創投管理合夥人Rachel Lau同台參與由史丹佛大學美亞科技管理中心主任Richard Dasher主持
水五金產業導入AIoT 智慧水龍頭衝出國際
廖家宜/台北 有「水龍頭王國」之稱的彰化鹿港水五金聚落,近年積極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透過導入智慧製造跨入國際市場高品級供應鏈,這也讓水五金產業對於自動化及智慧製造的需求日漸增加。由金屬中心推動以廠商出題,產業供應鏈解題的方式,近來協助廠商從產品設計開發到鑄造、精雕、檢測等導入智慧製造,開發智慧水龍頭,更與學界合作強化傳產數位行銷,透過電商平台推廣台灣的智慧水龍頭。
Asia Venturing III講者專訪:RHL Ventures管理合夥人Rachel Lau
林昭儀/專訪 東南亞已經成為全球的另一個新創企業重鎮,該區域新創公司2020年估值總計3,400億美元,吸引許多創投公司和新創企業慕名而來,提供當地更多的創新能量。擔任馬來西亞RHL Ventures管理合夥人的Rachel Lau在DIGITIMES專訪中分享對當地創新趨勢的洞察。 Rachel Lau將與Lululemon台灣總經理Gulshan K
【專家觀點】AI智慧擷取轉譯 人機協作效率極大化
廖家宜/台北 從去年到今年間,一場COVID-19(新冠肺炎)打亂許多企業在生產型態上的腳步,卻也加速了企業在數位轉型以及實踐工業4.0的時程,為確保在產線上順利整合人與機器,人機協作(HMI)為主軸的智慧生產有了快速的發展。 根據研究機構Global Industry Analysts的報告顯示,2020年即便在疫情影響下,全球人機協作的解決方案市場規
何時實現真正自駕?MIH鄭顯聰拋兩種情境
林昭儀/紀錄 由DIGITIMES 與策略夥伴Anchor Taiwan共同舉辦的Asia Venturing (II) Tech-driven Mobility座談,MIH 執行長鄭顯聰(Jack Cheng)、QEV Technologies商務長Monika Mikac及與談人科技投資專家 Vitaly Golomb 針對未來智慧交通與電動車(EV)技術與市場趨勢進行
【專家觀點】共創時代來臨 未來的IT將是指揮家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專欄 疫情不僅帶動企業對轉型的需求,也帶來新考驗,包括數位技術支援、遠端管理和溝通工具、軟硬體及資安環境整備等,如何把整個數位轉型的架構建起來更是一個重要議題。企業對於IT人才的需求逐漸提升,未來的IT人才更需要重新被定義。面對已知的IT人才荒,中小企業又該如何因應呢? Top down的轉型避免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