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格紊亂 台廠角逐機器人商機遇亂流?
看好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市場大爆發,台廠積極搶進,惟市場尚在萌芽期,不論是對AMR業者或是終端使用者來說,都還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 市場無統一標準 廠商坐地起價? 由於AMR是近十年才開始出現商業應用,因此對市場來說,有許多遊戲規則事實上並未完全確立。工研院機械所副組長張彥中表示,目前AMR市場上針對像是採購規格制定
洛克威爾攜手台灣閥件業者 跳脫純硬體製造思維
產業逐步邁向智慧工廠,同步提升工業自動化需求。洛克威爾(Rockwell)台灣區總經理譚世宏表示,製造業對數位轉型需求自疫後爆發性成長,看好後疫情時代龐大數位轉型商機,業者也尋求夥伴積極「轉型」。 洛克威爾近來大舉進行計畫性收購,跳脫純硬體思維,針對不同產業需求攜手生態系夥伴打造完整解決方案,包括近來與台灣閥業隱形冠軍偉允合作開發智慧閥件應用,並於2021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
台灣智駕彎道超車 超前部署車聯網打破國界限制
「有朝一日,人、車、路無縫溝通的介面誕生,像現在智慧型手機的通訊軟體般跨越電信業與國家的隔閡,台灣智駕成為下世代的警廣,我們的目標就達成了!」這樣的願景,已是台灣智慧駕駛(以下簡稱台灣智駕)在自駕車市場摸索近3年半後確立的營運方向。 台灣智駕執行長沈大維與市場開發總監劉宜鑫共同表示,當開放道路上的自駕車已經進入戰國時代,不僅是傳統車廠轉型爭霸,全球科技巨頭Google、Tes
從「慢速」車+車聯網切入自駕賽道 台灣智駕換檔加速
近年新能源議題蓬勃發展,本土傳統大廠、新創紛紛投入自駕車載具的創新運用,然本土自駕車產業一直以來都是以硬體出發,台灣智慧駕駛(以下簡稱台灣智駕)執行長沈大維表示,做一般自駕車,競爭不過大車廠,乾脆轉往服務自駕車。 台灣智駕執行董事、市場開發總監劉宜鑫表示,台灣智駕準備從研發自駕車駕駛技術轉型軟體開發,切入後端系統、車段管理系統,行車控制中心、路側設施的串接,開展自駕車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