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採用 AI比例成長 中、印最積極
IBM日前發布《2022 年全球AI科技使用現況》報告,資料顯示全球企業採用AI科技的比例持續成長,達到35%,較2021年增加4%。中國大陸及印度企業最為積極,而影響企業使用AI的主要因素為專業知識有限 (34%)、價格昂貴、缺少AI建模的工具和平台。 報告顯示,以所在國家來看,58%中國企業及57%印度企業表示已部署AI科技,接著是義大利(42%)、新加坡(39%)、阿拉
防止「漂綠」 金管會訂企業溫室氣體盤查規畫
雖然印度、中國大陸等國家對於燃煤的使用仍有堅持,但從《巴黎協定》到《格拉斯哥氣候協議》的制訂,都不難看出國際對於改善氣候變遷與推動永續的企圖心。「永續」代表的並不只代表企業價值,更是競爭力根源。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主任委員黃天牧表示,如今的企業在經營時必須兼顧包容與永續,此乃國際發展趨勢。事實上,在國際發展趨勢方面,運用金融市場影響力的案例從2003年就開始出現
以色列新創Claroty談工控 製造業應提升資安韌性
以色列工控資安新創Claroty指出,2021年影響企業虛實整合系統(CPS)的勒索病毒攻擊創下新高,製造業者除了提升自身的網路安全防禦力,也應增進「資安韌性」。該公司有意擴大亞太布局,計畫於2022年7月在南韓新設辦公室。 Claroty 提供工控、醫療保健及企業環境的資安解決方案,由董事長Amir Zilberstein、首席事業發展官Galina Antova 及科技長
疫情顛覆零售業 電商數位行銷力決定復甦力
COVID-19(新冠肺炎)改寫零售業規則,線下與線上銷售此消彼長。阿里巴巴報告顯示,疫情導致全球7成中小微企業營收下降,但各主要經濟體之電商流量都大幅成長。雅虎(Yahoo!)購物中心數據顯示,疫情帶動多項產品營收上揚,而PChome網路家庭則將東南亞視為跨境電商的新戰場。 阿里巴巴27日於全球中小微企業日發布報告指出,COVID-19(新冠肺炎)導致全球多達70%的中小微
寶僑採用Azure以奠基與拓展數位製造平台
寶僑(Procter & Gamble;P&G)與微軟(Microsoft)簽約,採用Azure雲端運算服務以聚焦提升自動化製造能力、資料運用、數位分身(Digital twin)技術、人力效率、生產力,以實現可規模化的預測式品質、預測式維護、受控制的出貨、非接觸式作業、製造永續最佳化。 根據CIO Dive報導,寶僑已運用Azure IoT Hub與IoT Edge實現機器
TikTok對手非FB YouTube Shorts月觀看人數破15億
據華爾街日報(WSJ) 報導,Alphabet旗下Google日前披露,YouTube Shorts的每月觀看人數超過15億,說明該短視訊服務在推出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已達與競爭對手TikTok相當的規模。Google接下來也打算開放讓Shorts接受廣告投放,但要如何與創作者分潤,目前則尚未公布。 YouTube表示,此次公布的YouTube Shorts觀看數是針對「4月在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6】麥格納力爭2030年達成碳中和
近年來,ESG已成為全球關注議題。國際社會無一不重視ESG與聯合國發布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對於汽車產業來說,巴黎協定提出2050達成零碳排的目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隨著歐盟、美國、日本、中國大陸等地區提出了嚴格限制碳排放的法規,這不僅僅是一級汽車製造廠必須面對的挑戰,更會牽動整體汽車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身為汽車產業Tie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4】亞馬遜的包裝、運輸與能源永續作為
亞馬遜(Amazon)是全球最大的網路購物零售商,營業以線上購物為主,且在全世界各國建立本地化的網站。若將亞馬遜按事業體區分,可分為北美電商、國際電商和亞馬遜網路雲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AWS)服務3個事業體。其中AWS服務提供企業租用雲端運算伺服器服務,響應全球企業雲端轉化的趨勢,2013-2021年營收成長19倍,也成為亞馬遜營收動能。亞馬遜要如何滿足遍及全球、大量的網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9】現代汽車打造循環經濟與氫價值鏈
隨著碳排放議題獲得重視,全球電動車市場也跟著蓬勃發展,在2021的銷售規模相較2020年成長109%。南韓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作為世界第四大車廠,早已開始布局,將汽車技術研發主力由燃油車轉至各類電動車,其優異的策略管理能力,發展氫生態系等相關創新作為更是為其打造出新的成長動能。 現代汽車成立於1967年,主要產品包括了最初的燃油車,到現今發展油電混合車、氫燃
比亞迪吃下日本電動巴士70%市佔 市場競爭升溫
2015年中國大陸主要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BYD)與英國巴士製造大廠ADL(Alexander Dennis Limited)合資在英國生產純電動巴士以來,運作順暢、市佔逾半。此外,已取得日本電動巴士市場70%市佔的比亞迪,希望進一步提高日本電動巴士銷售數量,不過將面臨當地與其他國際廠商的強力競爭。 根據Pandaily與報導,2022年4月比亞迪宣布旗下巴士的總里程數已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