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o打造超越軟硬體的新興市場解決方案 彌補30億人科技落差
美國創業家Barrett Comiskey在20幾歲就發明了數億本電子書所仰賴的電子墨水技術,又榮登全美發明家名人堂(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留名青史,賣掉第一家公司E-Ink Corp.後,大可早早退休享受人生。但沒過多久,Barrett Comiskey就開始了另一段創新的旅程,想解決的問題和Google Loon與低軌衛星(LEO)殊途同歸。
新創推AI解析生物資訊客製化服務
透過資料分析提供客製化服務的新興商機正在成形。以AI演算法分析客戶的網路蹤跡等資料來找出偏好,然後主動向客戶提供廣告或新聞,這類型服務大眾已越來越熟悉。 還有一種新穎的商業模式,收集比網路點閱偏好更私密的生物資訊,加以分析後提供客製化的健康建議、藥品或營養品、化妝品、運動規劃等服務,使消費者對於品牌產生高黏著度。由於涉及高度敏感的個資,這類客製化商業的資安也更加重要。
能源服務新商模 「即服務」模式應運而生
越來越多組織為達碳排淨零目標而願意外包能源效率提升計畫,歐洲最大私有公用事業公司Enel,成立新子公司Gridspertise配合能源轉型進程加速,提供數位電網服務解決方案協助全球電力配送業者升級電網,另外印度新創Smart Joules則提出「即服務」(As-a-service)模式,針對整個設施或特定設備的不同節能主體,發展出相對應的商業模式以及收費基準。 據路透(Reu
1H21東南亞新創公司交易數刷新紀錄
根據新加坡創投公司Cento Ventures發布的2021年上半東南亞科技投資報告,東南亞新創公司的交易於2021年上半達到393筆的全新紀錄,高過2020年以及2019年同期的327以及375筆。 Deal Street Asia和VIR報導,上述期間投資新創公司的總額達44億美元,低於2020年以及2019年同期的58億和64億美元。交易金額的下降主要歸因為目前正在尋求
Asia Venturing : 2021獨角獸家數創新高 後疫情時代展望
繼2020年強勁表現後,2021年新生獨角獸的數量再次創下歷史新高。截至2021年9月,全球有超過800家獨角獸企業。據《亞洲銀行家》報導,按地理區域劃分,美國在獨角獸數量方面仍佔主導地位,其次是印度和中國。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個數字背後的深層含義,並探索獨角獸在亞洲的機會,DNX Venture Partners的負責人Richard Koo和RISE的亞洲負責人Casey
Disney+於11/12正式登台 挾六大品牌搶攻台灣OTT市場
華特迪士尼於8日舉辦的線上記者會中宣布,Disney+串流影音服務即將於11月12日在台灣正式上線,Disney+挾著旗下六大品牌—迪士尼、Marvel、星際大戰、皮克斯、國家地理、Star一同登陸台灣市場,並將會提供1200部電影及超過16,000集影集給予觀眾,同時更提到,每年將會產出超過100部新作品持續更新影音資料庫。 迪士尼提到,Disney+資費月租為新台幣270
驚人成就全球首屈一指 遠創智慧將台灣ETC經驗輸出海外
高速公路是城際交通的大動脈,為了提升車行速度與用路人的便利性,台灣從2004年開始以BOT方式委託遠東集團下的遠通電收負責營運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也就是大家熟悉的ETC,從剛開始的問題叢生到17年後的現在,遠創智慧副總經理兼技術長吳忠潔指出,台灣ETC已經成為全球多數國家前來取經的成功案例,遠創智慧近年已著手規劃輸出,要將台灣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海外市場。 台灣的ETC系統歷經
點一串網址就能遠距醫療 台中光田醫院增進醫病關係
2021年醫療照護界的關鍵字,絕對圍繞在零接觸、疫苗、遠距醫療、數位大健康等議題上。面對重創全球數十億人生活的COVID-19(新冠肺炎),不同醫療院所提供著各異的實體醫療照顧服務,同時搭配不同虛擬諮詢和關懷服務,希冀能攜手共度全球傳染病肆虐期間。 新一代虛實整合視訊看診系統 讓診診都變特診 COVID-19全球2.19
創投女力 Kickstart Ventures副總 Joan Yao:科技讓社會企業長成獨角獸
印尼獨角獸新創公司Gojek起初是一家社會企業,這讓許多只知道他們後半段成功故事的人感到十分意外。菲律賓Kickstart Ventures副總裁Joan Yao近期參加由DIGITIMES策略夥伴Anchor Taiwan創辦人與CEO邱懷萱(Elisa Chiu)主持的Women in Venture XIII爐邊談話時提到了Gojek成立的初衷是藉助科技解決社會問題,卻長成了獨角獸,並分享她
印星將開放跨境數位支付 亞洲整合再一椿
路透(Reuters)、Economic Times報導,印度與新加坡將於2022年7月起向彼此開放跨行數位支付工具,以實現即時且低成本的跨境轉帳,這背後反映的是亞洲地區跨境數位轉帳持續朝一般自然人滲透的趨勢。 印度的跨行支付平台為印度國家支付公司(NPCI)所開發、並於2016年底也就是約莫廢鈔期間推出的統一支付介面(UPI),新加坡則的PayNow則是由新加坡7家銀行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