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早期發現失智症 仁寶攜新創進軍全球醫療市場
宏碁、仁寶等業者近幾年紛紛投入智慧醫療領域,已逐漸開花結果。科技部8日召開記者會,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劉益宏的腦波AI精準輔助診斷系統即將上路,劉益宏以該技術創立的宏智生醫拿到仁寶新台幣1億元的增資,仁寶總經理翁宗斌和金寶總經理陳威昌分別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科技部表示,劉益宏運用腦電波信號處理、電子電路設計、人工智慧演算法等不同領域技術,再與認知神經科學專家
智慧醫療三大主軸 陽明交大AI亮點多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即將展開,在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之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下簡稱陽明交大)持續推動智慧醫療在教學、臨床、跨領域之間的應用。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所所長暨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表示,2021年的醫療展,陽明交大有三大主題,包括雲端醫療、科技防疫團隊、模擬病房。 同時也是台北榮民總醫院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的楊智傑分析,在健康醫
提升護理職場環境 才能落實以病人為中心
蔡騰輝/台北 創造良善的護理職場環境,才能真正提升醫療服務效率。醫院臨床醫療與照顧服務,許多都需要依靠不眠不休的護理人員輪班系統,才能達成適切的醫療照護服務。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學系系主任暨特聘教授童恒新表示,為了提升護理職場品質,智慧排班系統的運用相當關鍵亦增加團隊透明度與信任度。訪談多位不同醫院護理排班者都表示,目前很難找到適用的智慧護理排班系統被廣泛運用,期待智慧化的方
重症照護效率提升5倍 雃博俯臥位氣墊床增加氧合並減少壓瘡
蔡騰輝/台北 COVID-19(新冠肺炎)重症病患肺部塌陷,這些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患者容易有血氧濃度急遽下降和「氧合」困難問題,因為需要12~16小時趴著接受高通量氧氣治療,但都需要至少5位護理人員穿著隔離衣協助翻身與常規治療。因此,30年來致力於呼吸器與氣墊床研發的雃博,推出自主研發的俯臥位ARDS治療氣墊床Pro-care Optima Prone,希望協助減
臨床需求少量多樣 遠距醫療如何找到賺錢機會?
蔡騰輝/台北 面臨少量多樣的遠距醫療應用場景,數位醫療服務提供者面臨有別於以往資通訊與傳統製造業大量生產的事業發展狀況。在臨床需求多樣性且十分講求安全與有效的狀況之下,目前遠距醫療廠商已能協助多種情境應用、平衡區域間醫療資源,但仍需從既有商業活動中,找到更多商業模式。 遠距醫療應用情境多元 針對現階
防範疫情捲土重來 李偉強:超前部署數位醫療生態
蔡騰輝/台北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打疫苗。隨著疫情的發展進程不同,公共衛生體系與民眾通力合作之下,全球性的病毒感染情況或有好轉的跡象。然而,隨著全球化發展,大型傳染疾病再起的年數已快速縮短,如何建立未來健康生活,不少專家都認為超前部署數位醫療健康生態實為關鍵。 疫情給全球上了一課 數位健康意識抬
偏鄉缺的是急重症醫療 專家找尋遠距醫療真正市場
蔡騰輝/台北 生活在大都會,大醫院和小診所林立,一般人看醫生並不是難事。健康醫療照護專家認為遠距醫療已能提供無電梯老舊公寓的病患,及偏鄉部份慢性病與輕症病人應用,但量體較大且真正能支撐產業發展的市場,廠商或許應該向海外銀髮市場出發。 疫情期間的遠距醫療 線上諮詢和衛教安撫
加速落實分級醫療 遠距醫療必須完成的五件事
蔡騰輝/台北 居家辦公(WFH)邁入第三週,衛福部也將各科別遠距醫療服務延長至6月14日。在不影響既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下,遠距醫療若要協助各院醫療量能降載,以及達成全民大健康目標,從醫療衛星網路的建立到健保給付的增加,初期可能有五件事情需要產業共同協力。 隨著疫情發展,採檢人員安全、急診檢傷流程、隔離病人管控、疫苗購買與施打優先順序等醫療體系發展與公共衛
【遠距醫療專題—臨床篇2】諮詢量激增48% 遠距醫療提升慢性病患與長期照護量能
蔡騰輝/台北 COVID-19(新冠肺炎)感染力高,目前重症病患中約33%以上為65歲以上長者,無論是否罹患慢性疾病,與年輕人相比,目前長者受疫情影響健康的比例仍大。此外,由於疫情升溫,近月來遠距醫療和線上醫療諮詢的數量激增快50%。對此,不少醫院和科技廠商合作,提供遠距醫療會診與線上諮詢服務,希望降低疫情對於民眾健康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