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格紊亂 台廠角逐機器人商機遇亂流?
看好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市場大爆發,台廠積極搶進,惟市場尚在萌芽期,不論是對AMR業者或是終端使用者來說,都還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 市場無統一標準 廠商坐地起價? 由於AMR是近十年才開始出現商業應用,因此對市場來說,有許多遊戲規則事實上並未完全確立。工研院機械所副組長張彥中表示,目前AMR市場上針對像是採購規格制定
半導體人才匱乏 南台灣補缺口也育EV
半導體已經成為台灣經濟、產業甚至是外交上的「護國神山」,而近年來電動車、元宇宙、AI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更加凸顯半導體的重要性,加上世界各大半導體廠都在積極擴產,使得人才缺口愈來愈大,成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隱憂。 半導體人才匱乏有多嚴重?根據統計,2021年台灣整體半導體人才需求約近3萬人,但實際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僅1.2萬人,供需失衡嚴重,讓業界大老不得不出面喊話,聯發科董事長蔡
台積電淨零再出招 零廢中心2023正式營運
台灣是全球供應鏈重鎮,在淨零減碳之路上一舉一動皆受各界關注。目前全球已有131國承諾淨零,台灣雖是全球供應鏈重鎮,卻還在後段班。 由國內8家指標性企業倡議成立的台灣氣候聯盟,集結台積電、友達、台達、光寶、宏碁、和碩等重量級大廠,台積電歐亞業務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與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友達董事長彭双浪23日受邀出席「攜手台灣ICT供應鏈邁向淨零未來」國際論壇時不約而同做了上述表示
減碳是一門好生意 台達電海英俊:8大廠發揮影響力、眾小廠結合夥伴力
無論是政府或企業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刻不容緩,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聯合國變遷小組IPCC發布的科學報告指出氣候變遷的風險已迫在眉睫,同時這也攸關企業生存契機。 對此,海英俊指出,氣候變遷問題為全球議題,台灣政府也很清楚淨零碳排積極與否將會影響台灣各廠對外的國際貿易,現在貿易與氣候變遷息息相關,台灣各界若在減碳方面不夠積極,也會遭國際夥伴抵制。面對台灣目前的減碳困境,全台平均每
智慧城市展首度北高雙主場 五大亮點一次看
2022智慧城市展首度以台北、高雄雙主場展出。今年邁入第九屆的智慧城市展,不僅是台灣ICT量能輸出海外的最佳舞台,更是亞洲最大物聯網盛事,而今年展會有哪些亮點值得一睹? 今年展會主題圍繞「數位轉型再創智慧城市新高峰」,展出內容包括醫療、交通、建築、教育等各專業領域,台北與高雄總計共約450 家廠商參展、1,500個攤位,分享各種物聯網智慧解決方案。 不畏
2022智慧城市展 數位轉型淨零生產議題大會師
2022智慧城市展將於3月22日在台北、24日於高雄展開,智慧城市中含有智慧醫療(SHE)、智慧交通(ITS)、智慧建築(IBE)、智慧教育(METAEDU)、淨零共好館,具有幾大亮點,包括當周台北、高雄雙主場;提供各產業供應商綠色供應鏈解方;搶進5G智慧杆全球商機。主辦方表示,今年規模較去年成長50%,使用近1,500個攤位,參展家數北高約450家,預計吸引專業人士超過12萬人次。
扮演智慧城市脊樑骨 智慧建築成長潛力大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顯示,2018年時全球約55 % 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中;但隨著都市化的發展,預計2025年時,將會有68%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中。伴隨大量人口湧入,都市如果缺乏相關規劃,很容易就將產生資源分配上的問題。而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等技術的成熟,則讓智慧城市被視為是解決都市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面對智慧城市近年在全球各地快速的形成風潮,各地方政府皆以從
疫情展韌性,一路黑翻紅 工具機聯展登場大搶智慧製造商機
智慧機械是台灣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基礎,台灣兩大工具機展首度攜手合作的「TIMTOS x TMTS 2022」工具機聯展於21日登場。今年展會聚焦「智慧製造」及「智慧關鍵零組件」兩大主題,展出包括工業4.0、智慧製造解決方案以及工具機完整產業供應鏈等,共有來自16國、950家廠商參展。 雖目前國際上仍受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影響,運輸成本居高不下、原物料價格揚
充電設備市場起而行大小通吃 成功方程式為高彈性與客製力
「由於電動車基數仍少,充電站營運是絕對不可能賺錢的,而設備部分的確得呼應大廠所說,主要市場會在海外,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忽略台灣市場的價值。」工研院起家、研究電動車三電系統十餘年的起而行綠能總經理簡金品表示。 充電市場百家爭鳴,新進者繁多,以目前台灣充電市場上名氣較為響亮的業者如裕電、華城、遠傳、北基等業者來看,其多仍以「充電營運」為主要業務。 而單純在「充
追求車樁黃金比例 台廠進軍全球供應鏈強調「本分」
隨著電動車市場近年蓬勃發展,充電樁需求也爆量成長,不過整體市場仍有緩不濟急跡象。面對全球充電樁商機,多家切入全球充電樁供應鏈的零組件業者認為,雖然在減排淨零趨勢下,充電樁日後將成為基礎建設的一環,但仍需隨著技術與時俱進,才能隨時滿足客戶需求。 據Gartner預測顯示,2022年全球的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總體出貨量將從2021年的400萬輛增加至600萬輛以上,為了要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