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邁向「零IT」時代? Synergies推AI流程自動化平台、5G IoT閘道器
AI新創訊能集思(Synergies)曾獲評選為全球20個最有潛力的AI公司,其從2018年起就展開跟富士康的密切合作,創辦人暨執行長張宗堯長期觀察台灣製造業笑說,大部分台灣企業很難像台積電一樣招募到那麼多博士,足以對每個製程細節精益求精;要克服製程上「人才」的挑戰,可以運用AI輔助決策,找出製程解方、讓管理方法升級。 據統計,台灣製造業對AI導入的意願高達九成,但企業難尋I
耐能AI晶片靈活跨域 醫療車用商機一把抓
專研邊緣AI解決方案的耐能智慧(Kneron),2021年宣布進軍自動駕駛市場。耐能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近日透露,繼打入豐田汽車(Toyota)供應鏈後,新合作對象包括歐系、中系、美系一線傳統車廠;年出貨量約達300萬~400萬顆晶片,2021年營收達新台幣5億元,2022年預計倍數成長。 耐能2015年創立於美國聖地牙哥,除美國總部外,目前設有台北、新竹、深圳、珠海、杭州等
強強攜手 三地能源高雄首座AFC智慧儲能案場啟用
將綠能布局視為今後轉型三大方向之一的三地集團,先前透過旗下北基國際投資設立三地能源品牌,展開跨足綠能光電、電動車充電、能源儲備、綠電銷售等市場布局。由三地能源投資建置的高雄第一座AFC智慧儲能系統,27日正式啟用。同時,三地能源預估將建置5座AFC智慧儲能系統,協助增加台電電網供電韌性。 據了解,三地能源積極布局進軍包括太陽能光電、電動車充電、儲能及綠電銷售等新能源市場,這次
發電、儲能、電網淨零排放商機可期 綠金產業鏈有多大?
近年受全球極端氣候影響,各國對於節能減排或淨零排放均陸續制定更明確的政策目標及時間表,其迫切性也帶動了淨零排放相關綠能商機。除了原本太陽能、風能等潔淨能源產業外,包括儲能、智慧電網甚至碳權交易等,都成為業者進入市場的選項。 供應鏈業者表示,在淨零排放等政策引導下,對於潔淨能源需求大幅提升,帶動了儲能、智慧電網、微電網等產業的發展。不過,除了因為政策帶動外,全球產業界對所謂碳足
節電效率38%、環場閃爍沉浸式觀賽 新竹球場亮麗重生
歷經三年多改造,新竹球場終於重回中華職棒賽場,全球電源與散熱管理業者台達電子以智慧照明及控制系統參與重建工程,協助打造全台首座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LED智慧照明棒球場。而台亞子公司光磊先進顯示科技與日本日亞化學(Nichia)技術合作共同開發製造的全新先進智慧顯示器,也成為新竹球場重生的新亮點。 台達電表示,這次導入的高效率數控型LED智慧照明系統解決方案,相較於傳
電力交易商機夯 新捷能加入能源服務戰場
看準能源轉型之下的電力共享經濟,新創公司新捷能資訊以能源數據為核心建立雲端輔助服務平台,日前正式投入營運,將瞄準在台灣電力輔助市場中,提供全方位的能源轉型服務。目前已搶下逾四成的市佔率,吸引包括翰可國際、中華電信、泓德等業者與之合作。 淨零碳排成為各行各業顯學,當中能源轉型更被視為當務之急,不過由於台灣是孤島,幾乎沒有外援,獨立電網對台灣來說也是一大隱憂,因此即便再生能源發展
中華電信結盟台達 部署5G智慧產線
中華電信攜手台達電子部署5G專網智慧產線。台達位於龜山工業區的桃園二廠導入中華電信5G專網,分別在智慧物流、智慧分析及智慧訓練上有所推展。透過5G結合產線自動化、人工智慧與雲端運算能力,將協助台達桃園二廠優化製程及改善生產效能,並提升設備稼動率、製程平衡率等重要指標效益。 此次台達位於龜山工業區的桃園二廠導入中華電信5G企業專網建立智慧產線,發展多項重點項目,包括運用在AGV
工總攜手30家公協會以大帶小 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
隨著國發會已於2022年3月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企業加快腳步自組淨零行動或氣候聯盟的單位愈來愈多,全國工業總會也響應宣示減量目標,邀請共30家公協會共同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擬透過大帶小,帶領各產業公協會與企業會員逐步建立碳管理能力。 全球企業自發性響應減碳,相關淨零排放聯盟組織也紛紛成立,目前像是在台灣已有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發起的「台灣淨零行動聯盟
歐、美、中充電基建商機有多大?台廠切入車鏈各有眉角
隨著各國禁售燃油車的法規趨勢明確,讓電動車銷售量近2年持續上升,也同步帶動了對充電樁這類基礎建設的需求大規模成長。由於充電樁屬於基礎建設,多半會由在地業者主導,供應鏈業者認為,若能從零組件供應,進一步與客戶合作跨入營運端,則能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 由於禁售/限售燃油車已經成為全球趨勢,讓電動車業者近年銷售量均獲得高度成長。不過,隨著電動車數量激增,對於充電站及充電樁的需求更是
永續經營是發展目標更是責任 長榮如何Ever Green?
長榮海運企劃本部副總經理王培均表示,永續經營是企業發展唯一道路,更是必須盡到的責任。長榮目前的發展戰略,均是以ESG為出發點。 長榮在1984年開啟環球航線,2008年便擁有第一艘環保貨櫃船。事實上,與飛機、火車、陸運相比,航運的排放量其實相對低,但全球有90%的國際貿易是藉由航運,因此在全球減碳的氛圍下,國際間對此格外關注。 長榮海運不僅受到國際海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