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業與科技應用並進 桃園打造永續智慧城市
面對中美關係、氣候變遷、紅色供應鏈等國際情勢,甚至是半導體產業前來投資,或是台灣回流等產業動態,均成為台灣無法逃避的新挑戰。在此情景下,全國甚或是城市的能源轉型、低碳轉型、數位轉型成為首要課題。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是一座快速發展的城市,除了人口之外,「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中,約有18%落腳在此,因此,桃園積極朝永續、智慧發展規畫。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
微軟、IBM攜手推永續 賦能製造業淨零轉型
繼2022年6月初推出「永續雲」服務後,台灣微軟(Microsoft Taiwan)24日再攜手台灣IBM、鴻海、友達、台達電及新創公司,宣布成立台灣ICT永續綠戰隊。相關人員表示,台灣是微軟的戰略夥伴,也預告微軟資料中心即將落地,將進一步擴大產業生態鏈價值。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致詞時表示,微軟已宣示203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2050年要回收公司創建以來所有的碳排放,具
台灣ICT永續綠戰隊成立 助企業ESG「健檢」
ESG風潮興起,落實淨零碳排不僅是企業的目標,也是政府積極想達成的里程碑。台灣微軟(Microsoft)在Microsoft GreenTech Day高峰論壇正式推出微軟永續雲(Microsoft Cloud for Sustainability),幫助業者透過自動化與數位化加速永續管理進程。與此同時,台灣微軟也宣布匯聚台灣夥伴成立台灣ICT永續綠戰隊,以資通訊產業力量,一起達成台灣2050淨零
競爭者眾多 電信業者憑何優勢角逐5G專網「新藍海」?
5G網路的部署內容小至天線,大到核心網路,都需要龐大的資本投資。對於一些「不差錢」的大廠來說,為了避免資安漏洞與延遲問題,更屬意使用與公網完全分隔單獨運作的專用頻段來自建5G專網。不過大多數的企業,仍無力負擔一個專網的建置,考量市場成熟度與成本結構,不管5G專網採用何種建網模式,電信業仍在其中佔有主導地位。 企業專網分為專頻專網與商頻專網,前者由政府指配4.8~4.9GHz為
製造業仍為5G專網大戶 高度碎片化市場成供應商挑戰
雖然5G初期以消費市場率先進入商業化,不過長期來看,5G結合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垂直應用領域中帶來革新,才是未來5G發展關鍵。根據愛立信(Ericsson)「5G商業潛力報告」指出,在所有垂直應用市場中,製造業則是引領5G專網市場成長的關鍵應用領域,然而,製造業雖是一個需求很大,但同時也是高度碎片化的市場,這也意味著,面對各異的場域時,5G專網的建設不只是單純構建硬體設備,而是需要同時滿足產業
從吊扇走出減碳革命 勤美分享ESG模範生怎麼做?
談起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是近2年所有上市櫃企業必修的科目,氣候變遷下更掀動ESG浪潮。據了解,台灣是全球供應鏈重鎮,在淨零減碳之路上一舉一動皆受各界關注,然目前全球已有131國承諾淨零,台灣雖是全球供應鏈重鎮,卻還在後段班。 以賽代訓,奠定全台製造業ESG模範生地位 除了本地8家指標性企業倡議成立的台灣氣候聯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3】電動車龍頭Tesla的六角環保策略
受到社會環保意識抬頭、企業節能減碳以抑制氣候暖化的潮流所帶動,電動車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Tesla始終是最吸引人目光的閃亮巨星,事業體涵蓋了電動車研發、全自動輔助駕駛(FSD)系統、太陽能源事業等。雖然大眾關注焦點多集中在執行長暨創辦人Elon Musk個人風采和爭議,全球各大ESG機構評量標準不一或有可議空間,但Tesla的環境作為還是有值得參考之處。 近日因為標準
產業AI化尚未普及 如何創造最大推力?
DIGITIMES首度以產業AI化、AI產業化為主題舉辦「Taiwan AI EXPO」,一連三天展會邀請多位重量級產業專家分享對AI的洞見,包括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以及廣達技術長張嘉淵等。而其中作為新創代表,近年以拿下兩岸最大鋁箔製造廠的全廠AI檢測方案打開知名度的開必拓數據也參與其中,並透過新創視野,觀察近來產業AI化的發展現況。 開必
市場規格紊亂 台廠角逐機器人商機遇亂流?
看好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市場大爆發,台廠積極搶進,惟市場尚在萌芽期,不論是對AMR業者或是終端使用者來說,都還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 市場無統一標準 廠商坐地起價? 由於AMR是近十年才開始出現商業應用,因此對市場來說,有許多遊戲規則事實上並未完全確立。工研院機械所副組長張彥中表示,目前AMR市場上針對像是採購規格制定
半導體人才匱乏 南台灣補缺口也育EV
半導體已經成為台灣經濟、產業甚至是外交上的「護國神山」,而近年來電動車、元宇宙、AI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更加凸顯半導體的重要性,加上世界各大半導體廠都在積極擴產,使得人才缺口愈來愈大,成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隱憂。 半導體人才匱乏有多嚴重?根據統計,2021年台灣整體半導體人才需求約近3萬人,但實際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僅1.2萬人,供需失衡嚴重,讓業界大老不得不出面喊話,聯發科董事長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