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5G加速大數據分析 運算技術成發展關鍵
人工智慧(AI)與5G等科技加速了處理大數據與分析的速度,在晶片上加上AI功能的各式AIoT晶片與裝置需求大幅攀升,工研院指出,面對新一代晶片少量多樣與多元需求特性,傳統晶片設計模式將轉變為小晶片系統設計,或是走向微縮製程的路,才能解決龐大數據在高速運算過程中,兼顧運算效能且降低耗能,下世代記憶體技術也就成為發展關鍵。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世杰指出,因應整車智慧化
5G應用落地桃園 鄭文燦:台廠百年一見新契機
國發會自2016年成立「亞洲.矽谷」計畫以來,持續推動桃園地區產業生態系發展,承接2020年5G開台後的落地應用,國發會與桃園市政府首開5G開放網路驗證平台,提供企業於實驗場域進行5G相關應用落地實測。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30日出席「台灣5G生態鏈產業實現在桃園」論壇時提及,台灣發展5G產業生態系共有兩大優勢,其一為中華電信已在桃園青埔成立受國際聯盟認證實驗室,保障5G相關應用
高速運算與數位科技 迎向後疫情新日常
2019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不光對全球經濟帶來極大衝擊,也對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面向,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進入運用數位科技加速轉型的新常態。 在後疫情時代中,無論工作型態、日常生活、產業轉型等改變,許多專家均認為已無法回到過去模式,也凸顯出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科技正扮演因應變化的重要力量。 致力於提升台灣高速計算與網
長庚攜手思科、英特爾與國眾 打造AI資訊中心
長庚醫院宣布攜手思科(Cisco)、英特爾(Intel)、國眾電腦,4方合作共同打造高速運算AI資訊中心,預計未來可提供相關實驗室高速運算需求,如醫療AI核心實驗室、基因醫學核心實驗室、幹細胞與轉譯癌症研究所、癌症基因體研究中心,加速提升長庚醫院智慧醫療的效能。 長庚醫院2018年成立醫療人工智慧核心實驗室,2021年進一步與思科、英特爾、國眾電腦聯手,打造高速運算AI資訊中
活用超級電腦三大利器 台灣基因分析實力躍上國際
隨著人類基因體全序列定序完成,帶動全球各界投入基因與遺傳疾病的研究,期盼為人類健康尋找更多可能性。而在次世代定序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術問世之後,由於資料分析能力更強,加上相關技術、設備不斷進步,自然也成為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推手。在全球積極投入次世代基因定序的風潮下,在醫療領域有亮眼成績的台灣,自然也有眾多團隊投入相關研究。 如而
中國附醫運用Power BI成功救回病患性命
台中訊 疫情加速醫療院所數位轉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為因應疫情帶來的衝擊及疫後病患就診行為的改變,透過2大策略加速數位轉型:1.導入Microsoft Azure,與台灣5家醫學中心等級醫院,共同合作開發最先進的人工智慧(AI)醫療應用,並大幅縮短16萬人基因定序運算所需時間,更有效評估基因序列和患者病情之關聯性。 2.將Power BI視覺化數據分析
為精準醫療作準備 資料分享平台上線
莊衍松/台北 為協助政府建構健康大數據系統及資料分享互惠平台,強化既有生技醫藥研究與產業,並帶動新興產業和新醫療技術服務之發展,科技部轄下的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表示將協助打造生醫資料分析及分享平台,並與中央研究院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人體生物資料庫攜手合作,提供人體生物資料庫所需之龐大計算分析及釋出服務,為精準健康的工作奠基。 科技部表示,目
【陽明交大校長專訪】醫療與電子雙峰交會 激盪台灣新一脈創新
蔡騰輝/台北 台灣醫療科技持續發展,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替台灣帶來絕佳的數位轉型與科技應用場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自2021年2月併校以來,首任校長林奇宏與副校長暨校務長李大嵩,接受DIGITIMES電子時報專訪,分享學校科研成果、產學接介策略、電子人才培育、健康醫療生態型塑理念。 問: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這些年從張懋中校長、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