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Nest Cam電池版支援太陽能充電
Google於2021年推出了首款由電池供電的Nest Cam監視器,讓使用者可在家中任何地方輕鬆安裝,雖然提升了部署的方便性,但是單靠電池供電難免會讓使用體驗打折,最近Google又為此款Nest Cam增加了可透過額外的太陽能板來充電的功能,如此一來不但可提供更穩定的供電,也讓整體功能獲得了提升。 據9To5Google報導,此款Nest Cam監視器所使用的太陽能板是由
太陽能電池輕巧寫佳績 東大怎麼辦到的?
日本政府決定推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的技術與事業發展,2022年7月12日又公布新成果,日本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的研究團隊將同屬薄膜太陽能電池的PSC與CIGS做成疊層電池,創下光電轉換效率26.2%的佳績,並為可撓式輕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30%門檻找到出口。 目前單層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即使是最高的各種矽晶或非晶矽太陽能電池
不用再等垃圾車 家樂福無人垃圾回收站內湖上線
上班族有福了,未來不必再追垃圾車。家樂福攜手晧揚環境科技打造「iTrash智慧無人回收站」提供24小時的垃圾收集與資源回收服務,該服務結合秤重計費、回饋獎勵與悠遊卡支付等三大功能,讓丟垃圾變得更聰明方便,同時還可以讓民眾切身體會到一天到底排了多少碳,藉此來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iTrash預計14日起將在家樂福台北內湖店與三民店率先營運,未來也目標持續擴展至全台北市12個行政區。
微軟資料中心儲能供電理想 2023年或在愛爾蘭實現
微軟(Microsoft)日前宣布將在愛爾蘭興建新的資料中心,並在當地設置電池儲存電力。預計2023年啟用後,不只可作為預備電力,還可望供應給當地電網使用。 據The Verge報導,微軟資料中心已有鋰離子電池,在停電時仍可讓機器運轉。此外,該系統也可供應電力給需要更多電池來儲存電力的電網。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後,需要電池儲存電力以備不時之需。因此,當電網需要更多電力時,微軟在愛
大同攜手西門子能源淘綠金 布局從陽光迎向海風
機電大廠大同董事長王光祥日前確立了大同在既有核心業務外,將聚焦於綠能、儲能及電動車動力系統等綠金產業發展,為強化相關布局,大同與西門子能源(Siemens Energy)宣布共同攜手合作,也將過往以太陽能為主的綠能版圖,進一步拓展至離岸風電領域。 大同指出,這次與西門子能源合作,主要是打造有利於環境永續發展的風力發電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將以西門子能源GIS氣體絕緣開關設備,搭載
美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佔比 首度超越核能
據SUN DAY Campaign分析由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最新發布的美國能源報告資料指出,包括生質能源、地熱能、水力發電、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等被所謂的潔淨能源加總發電量約佔美國4月總發電量的30%。 以4月單月來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加總要比核能發電量高出約17.96%。當月風能發電量為46.217GWh,太陽能發電量則為13.484GWh,兩者相加為59.70
加入SBMC推動減碳目標 信邦積極尋求綠色商機
為了避免受到單一產業起伏影響,供應鏈業者紛紛發展新應用領域,連接器/線業者信邦早在2012年就確定了醫療、汽車及航太、綠能、工業、通訊為主的發展方向,並持續在不同垂直產業進行耕耘。 長期投入汽車、綠能相關領域發展,信邦不僅已經切入汽車充電槍相關領域,日前亦宣布加入由山葉(Yamaha)、本田(Honda)、比雅久(Piaggio)和KTM集團所創立的可更換電池機車
打造新能源超商 台泥助小7導入環保不斷電系統
統一超商(7-Eleven)亞洲第1萬家門市—亞萬店於12日在台南市安平區開幕,台泥協助統一超亞萬店打造「新能源超商」。 這次建構的新能源模式,結合了台泥近年投入的綠能、儲能、電池與水泥本業的綠色建材,能穩定供電兼顧減碳。7-11亞萬店不僅是全台首創導入綠電加儲能做為不斷電系統(UPS)的超商,同時也是全台第一個建置DC/DC新世代充電站的超商,針對充電樁而言,據了解供應商為
省下一半時間 中小企業綠電採購平台上路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顯示,儘管有許多大環境因素擾動,2021年再生能源新增產能年增率達到6%,當時已然創下新紀錄,而隨著戰爭等因素增加,預期這項紀錄將在2022年打破。 但再生能源價格居高不下,IEA表示,在過去一年中,用於太陽能的多晶矽成本有顯著成長,鋼價、銅價也持續走高,總體而言,各類型的再生能源原材料成本都有15~25%的漲幅。 台灣非核
亞馬遜力推Micromobliity 採電動腳踏車與步行送貨員送貨
亞馬遜(Amazon)在全英開設數個微移動(Micromobliity)中心,首度開始採用載貨電動腳踏車與步行送貨員取代貨車來運送包裹以減少碳排,在環境永續目標取得更多進展。 根據Engadget報導,倫敦Hackney區的微移動中心預計每年能以電動腳踏車與步行送貨員,進行100萬趟運送以取代數千趟的貨車運送,初期服務範圍將涵蓋倫敦市超低排放區(ULEZ)超過10%面積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