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業者加速物聯網布局 平板電腦成焦點
華為在2022年7月底發表HarmonyOS 3,鴻蒙生態系各式新品也紛紛亮相,智慧體驗與生態系快速發展。中國手機業者近期開始加速物聯網(IoT)布局,特別是平板電腦在中國市場快速成長,成為主要投入標的之一。 據華為發表會介紹,HarmonyOS 3進行全面的更新與優化,在運行流暢度方面,搭載HarmonyOS 3的P50 Pro相比上一代應用程式啟動速度提升7%、觸控流暢度
突破消費者的「選擇障礙」 Appier點出AI提升銷售的關鍵
COVID-19(新冠肺炎)改變全球消費模式,讓網路購物發展突飛猛進,沛星科技(Appier)觀察,與其說現在的消費者站在網路購物和實體消費的交叉路口面臨選擇,事實上現在是零售業發展的關鍵時刻,品牌業者可以把握時機結合網路和實體購物體驗,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上一層樓,尤其借助人工智慧(AI)技術,可以提供更具沉浸式且直觀的購物體驗。 面對虛實整合的新零售時代,品牌業者也面臨
中國新創師承日本宗師 大型可彎曲太陽能板可望量產
2018年創立的大正(江蘇)微納科技(下稱大正),在2022年7月成為全球首家大量製造大型可彎曲鈣鈦礦太陽能板廠商。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大正已投資人民幣8,000萬元(約合1,180萬美元),在江蘇省建立了一條年產能10兆瓦的生產線。並將在2023年投資人民幣2億元,將年產能擴大到100兆瓦。 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力轉換效率大概只有10%,約為傳統矽晶
榮耀發布多款新品 欲打造跨域應用智慧生活場景
據Pandaliy報導,中國科技品牌榮耀在2022年7月21日的發布會上,公開了多款新品資訊,其中包括超微(AMD)Ryzen版本的筆記型電腦(NB)MagicBook 14、平板8、智慧型手機X40i、電視螢幕顯示器智慧屏X3與藍牙耳機Earbuds X3。CEO趙明在會上表示,傳統設計思路往往侷限於單一產品只解決單一場景的需求,榮耀從前端設計上做出區別,以產品組合服務多元場景。基於Magic
Denso公開番茄工廠 展示人性化農業概念
少子高齡化的日本,亟待引進自動化技術取代人力,但自動化農場工廠又引發大規模失業疑慮,如何平衡成難題;日本汽車零組件大廠電裝(Denso)為展現其構想,在2022年7月12日再度公開該公司在日本三重縣的自動番茄農場,提供政府與農工產業參考。 這個番茄農場由2018年8月設立的農業科技新創,電裝出資比例49%的AgriD經營,2019年12月開始營運,整個農場面積6.5公頃,溫室
群創小金雞助攻肺癌篩檢 首創雙能X光感測器一拍可三得
雲嘉南萬人行動X光早期肺癌篩檢正式啟動,採用群創光電旗下睿生光電所開發的雙能X光平板感測器(Dual Energy X Ray FPD),睿生總經理李志聖指出,該感測器拍攝一次X光,可得到一般傳統X光,軟組織以及硬組織等三種影像,是全球首創的發明專利。 肺癌連續11年占台灣癌症死因之首,國健署宣布LDCT肺癌早期偵測計畫啟動,7月1日起具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可補助肺癌篩檢。成大
潮濕環境螢幕觸控也靈敏 蘋果獲美專利
蘋果(Apple)日前傳出已從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SPTO)獲得一項名為「潮濕環境下的電子裝置功能調整」新專利。據SlashGear報導,依照蘋果專利文件描述,未來iPhone或iPad等電子裝置如果使用該項技術,在螢幕並非乾燥的狀況下,例如螢幕表面沾到水、剛洗完手就觸碰螢幕、正在下雨等,電子裝置依然可以不受影響地靈敏感應觸碰操作。這項技術若能進一步發展,未來使用者想在水底透過螢幕的觸控功能靈活操
站穩北美居家監控市場 新創阿福管家再推首款攝影機
主打以舊手機就可建置即時監控服務的台灣軟體新創阿福管家(AlfredCamera)正式跨足硬體開發以擴充產品線,12日宣布將推出首款網路攝影機「AlfredCam」,並鎖定美國為第一個海外販售市場,台灣則最快將於2023年開始販售。 阿福管家也計畫藉由首款硬體產品的推出,打造更完整的居家安全監控系統。未來用戶將可自行結合阿福管家軟硬體方案,以DIY方式打造出專屬的居家保全系統
RaaS在有機農業的智慧除草服務應用
人力短缺已成為驅動耕地除草自動化以擺脫人力密集作業的關鍵經濟因素,FarmWise Titan耕耘機運用機器學習模型與機器視覺技術自動分辨耕地上的目標作物、有益植物、雜草,再以機械方式從根部自動精準清除雜草,並確保目標作物與有益的植物能保持完整。
駭客攻擊不斷演進 混合工作常態化恐成資安新破口
全球邁向數位轉型之際,新型態資安威脅防不勝防。資安廠商Fortinet指出,過去企業對於資安防護多以IT角度出發,但數位轉型當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企業應思考數位新時代之下資安架構設計如何從使用需求出發。 觀察2022年資安趨勢與挑戰,Fortinet台灣區總經理吳章銘則指出,從疫情改變企業營運模式甚至到區域政治角力戰,都有可能讓新型態資安攻擊不斷演化,企業所面臨的網路安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