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積導入小間距LED顯示模組 打造全台首座電影級XR虛擬攝影棚
LED驅動IC廠聚積搶攻Mini LED虛擬攝影棚的成長商機,聚積表示,2022年上半在延展實境(XR)顯示應用成長顯著,但下半年不僅面臨全球通膨壓力,影響客戶拉貨態度較為保守,並出現部分關鍵零組件缺料問題,預期Mini LED應用XR虛擬影棚的出貨成長力道也將趨緩。受到整體客戶的訂單能見度較短,聚積認為,下半年旺季效應不明,但有機會與上半年持平。 XR虛擬攝影棚等新應用需求
省下一半時間 中小企業綠電採購平台上路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顯示,儘管有許多大環境因素擾動,2021年再生能源新增產能年增率達到6%,當時已然創下新紀錄,而隨著戰爭等因素增加,預期這項紀錄將在2022年打破。 但再生能源價格居高不下,IEA表示,在過去一年中,用於太陽能的多晶矽成本有顯著成長,鋼價、銅價也持續走高,總體而言,各類型的再生能源原材料成本都有15~25%的漲幅。 台灣非核
智慧車不只是裝著四個輪子的手機! 盤點智慧座艙三大發展趨勢
從早期的美劇《霹靂遊俠》、到電影《鋼鐵人》、《變形金剛》,數十年以來,我們不難在科幻電影情節中看見「人機共駕」與「智慧語音助理」的存在。人類與座艙的高度協作,早在李麥克和夥計共同打擊犯罪、變形金剛大黃蜂與男主角山姆的協作、以及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Sr.)所飾演的東尼‧史塔特(Anthony Stark)與其語音助理賈維斯(Jarvis)的互動裡為我們展示。
2年前呼吸器急缺讓小眾市場發光 工控觸控應用逆勢成長
全球消費性應用需求下滑,衝擊供應鏈成長前景籠罩陰霾,但利基型應用如工控及醫療等需求仍延續熱絡,觸控面板解決方案廠創為精密表示,目前觸控面板產能利用率達9成,隨著汐止新廠逐步到位及增加新產品線,2022年營運成長性將優於2021年水準,毛利率可穩坐40%以上。 董事長暨總經理趙書華表示,不同於與其他同業競爭對手,創為20多年來的市場定位明確,專注於利基型應用市場,並未經歷同業在
PChome拼獲利成長 上雲、VR測試增
PChome網路家庭國際資訊22日舉行股東會,執行長暨總經理蔡凱文會後對媒體表示,供應鏈缺貨和物流問題緩解,對下半年消費動能保持樂觀,集團也會增加資料上雲,小規模測試VR等創新科技之應用。 股東會由PChome董事長詹宏志和蔡凱文等人列席,並未對股東以外人士開放。股東會表訂11點結束,卻延長了近1個小時,集團人士也稱情況罕見。會後由蔡凱文、投資長兼策略長周磊出席線上記者會。
資安攻擊事件年增率50% AWS:強化雲地混合安全部署
資料宛如新石油,也成為近年來駭客最主要的獲利方式。其中,資安勒索事件在雲地混合的複雜環境中尤為明顯。根據全球網路安全方案領導業者趨勢科技(Trend Micro)台灣資安事故調查團隊(Incident Response)近十年統計顯示,台灣資安勒索攻擊事件自2016年起不斷增加,2021年上半的年增率就達到50%。日前,亞馬遜(Amazon)AWS舉辦資安說明會,提出混合雲資安建議,並強調企業需要
越南電商成長迅速 郊區農村服務待升級
越南的電子商務和電子物流在過去10年間發展快速,是全球成長最快也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儘管如此,越南的電商和物流市場同時也正面臨一些挑戰,包括城鄉差距,物流業數位化的不足以及政府政策等。 據Vietnam Investment Review報導,能者物流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2~2021年間,越南的電子商務和電子物流成長快速,商品交易總額(GMV)從2012年的7億美元增至
從高精地圖到無人車應用 勤崴:自駕的完成有賴循序漸進
「自駕車短時間仍難以落地,究竟是技術問題,還是法規問題?」勤崴國際總經理黃晟中在專訪中不只一次丟出這道命題,他認為,所有技術皆是漸進式的,難以在缺乏上路條件、商業化機制的情況下一步到位,在自駕車議題亦然,現階段並非技術門檻難以跨越,而是法規推進過於保守。 自駕上路難一蹴可幾 全面聯網
電商龍頭表現開紅盤 積極擴大物流、綠色綜效
電商產業可說是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2年期間,受惠頗深的產業之一。不過,隨著疫苗施打率逐步提升,整體疫情狀況也在逐步趨緩,「與疫情共存」預期將會成為未來的生活模式。在這樣的狀況,消費者是否會繼續重度仰賴線上,或是回歸實體行為,不僅會影響到電商產業發展,也是產業界拭目以待的境況。 就目前台灣本土電商業者而言,網路家庭PChome與Momo購物1月營收表現皆開
OMO賣家增88% 疫情下數位管道漸成剛需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為企業組織、個人帶來的影響延續至今,台灣在2021年5月時本土疫情升溫,不但促使宅經濟興起、遠距商機蓬勃,也加快企業組織數位化的腳步。電商解決方案業者SHOPLINE於近日發布《2022網路開店白皮書》,統整2021全年數據,剖析與疫情共存的全新產業模式。 疫情帶動零接觸經濟、宅經濟崛起,維持社交距離更成為防疫新常態,新的生活模式也明顯讓過去日